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历史文化>>正文
明.中山王徐达后裔——流落汉中西乡县之谜考(11)
2011-11-20 15:45:47  来源:三秦游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建文崖,建文帝、程济(左西峡)潜隐修行处,据县城三百里就是150公里或100公里不等,点对点,到古城镇就是156公里或106公里的距离。那么流落西乡的魏国公子徐辉祖的儿子“徐编桶爷“(徐均宝),与建文帝在汉中西乡如此巧合的能相聚在一县一地,你不能不说这实在是个奇迹,是否太巧合?作为将门虎子,文才不知道就不说,那么武艺肯定是有的。

    其实这里面还有玄机。作为建文帝是高祖皇帝钦点皇权继承人,如今帝位却被燕王豪夺。古时儒家学说培养的读书人、士大夫阶层,在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价值观的熏陶下,尽管对永乐帝朱棣臣伏,但心理上,还是不认同。这也就是史载建文帝逊国后,尽管各地锦衣卫抓寻,包括身负朱棣使命的户科都给事中胡濙,以颁布御制诸书和访寻张邋遢(张三丰)的名义,遍行郡、乡、邑,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前后长达16年之久;包括郑和下西洋,实则都是成祖要侦缉建文帝的事情。史载,连胡濙为母“丁忧”的请求(官员父母逝世,应守孝三年,称为丁忧)都不允许。一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的一个晚上,胡濙匆忙赶回北京,恰巧成祖北征驻军宣府。胡濙赶到宣府时成祖已经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二人一直谈到四更。看来胡濙是打听到了建文的确切消息,似乎事隔多年建文帝已经没有重夺帝位的想法了,成祖朱棣由此放心,不在究问建文帝踪迹。

    是否真探知建文下落,均扑朔迷离,历史无存查考。但政治是不讲亲情的,岂有知道建文下落不追杀的道理?看看朱棣对待建文大臣手段都知一二,好多手段都是历史首创。但是建文帝确实平平安安在秦巴盆地住了40年,这种安全环境来至于,他从做皇孙太子时辅助理国,才能发挥得人心,和做皇帝四年,施仁政,减赋税,清讼狱、重文臣有极大关系。他收获到百姓之心,士子之心。加之自古讲:“良臣不侍二主,烈女不嫁二夫”,谁敢冒着背负千古骂名来出卖皇帝,而且是正统皇权天授之人。即或是官员听到汇报或告密,也会装聋卖哑,或者暗中照顾、保护通风报信有之。更何况汉中这地方,是建文帝的第二号忠臣,方孝孺“战斗”过的地方。曾被明朝开国名臣宋濂精心雕琢和陶冶下,“进修之功,日有异而月不同”,又被姚广孝誉为 “读书种子”的方孝孺,曾任汉中府学教授达七年之久。其间,他粗衣粝食,兢兢业业地教授诸生,“由是山南皆知向学”,对汉中的教育事业卓有贡献。因尽忠建文帝,不变节不臣服,方孝儒惨遭杀害,诛及十族。也成全其仅次于魏国公徐辉祖的第二号建文忠臣千古赞誉。这么个对于汉中教化有功的人物被害,你可想当时汉中读书人及士人心情是一种什么状态,当建文帝逃难到汉中,一大批士子、读书人、前朝官员均在在其周围暗中保护。

    由此推断,汉中西乡徐、李二姓的始祖“徐编桶爷”(徐均宝)应该有内在联系;也担当起了保护建文皇帝重任,形成了以建文帝“隐潜”之处为中心,在西乡、南郑、通江形成方圆几十、上百乃至于上千平方公里的多层保护圈。这些保护人都是忠于建文帝的文臣武将及其后裔。也可以大胆猜测,西乡明时古道、要塞、隘口均等处均有保护建文帝的旧部散落居住。毕竟建文皇帝能在这居住40年,主要是周围前朝旧部闻之,均有所表现,士人有“良臣不事二主”忠君思想,何况自己的皇帝流落于此,不能不管不顾,三纲五常不能丢吧。--没有这些人的暗中保护,其不可能在此安全居住40年之久。

    以上仅仅为推理。魏国公徐辉祖次子一脉,因建文帝起,也因建文帝落。连逃亡都在一个地方出现,600多年过去了,有谁能给我们还原真实的历史,绝对没有人了。但中山王徐达明朝开国第一人、魏国公徐辉祖的忠勇节义及始祖艰辛创业仍是后人膜拜、学习、铭记的精神。

    解放后,汉中西乡徐、李二姓的始祖“徐编桶爷”(徐均宝)后人也英才辈出。据考有李强奋(原名李应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民主德国大使)、李百泉(陕西汉中军分区党委常委副政治委员)、徐毓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汉中书协主席)等等不在此一一表述。

    欣闻2010年,徐、李二姓的祠堂,在“徐编桶爷”(徐均宝)的后人李其海(汉中市汉台区副区长)、李大算(汉中市茶叶专家、西乡县茶叶局、农业局副局长)、李其彦(西乡县监察局局长)等人的牵头筹款、筹措下,其后人古城镇古城村支书李辉、村长李千全等人积极实施下,将这座民国年间重建祭祖的祠堂,改建为古城老年文化娱乐中心,继续惠及后人,发挥其应有作用。

    “徐编桶爷”坟,既是600多年来,散落在整个西乡县各地及周边区县徐、李二姓人的根所在;也是先祖留给后人一笔珍贵精神财富;更是留给汉中西乡县的宝贵文化遗产,可以作为旅游开发资源和历史渊源。但切记,“徐编桶爷” 坟地周围均是其后人,也是古坟,都是我们的先祖,要保持其原貌开发建设景点等,绝对不能出现迁坟,骚扰其他先祖魂灵不安的事情发生,如出现此类事情,就失去本文的原意。

    本文论证,引用明史、省、市、县志等,然总因时间久远,难免有偏颇之处,难免有不圆全之地方,实属只能起抛砖引玉之功效。将始祖根由及开基创业的基本轮廓展现,以便“徐编桶爷”(徐均宝)的后裔,西乡徐、李二姓人氏,在此基础上继续挖掘、补充、夯实,完全破解其后裔几万人对于“根”所存在的迷惑。同时,再给徐达文化研究会提供一些历史佐证;更是为西乡县旅游事业开发添砖加瓦。
    注:参考文献:黄金《明史》《太祖实录》;毅力《建文帝避难通江考证》;潘京《南郑挂榜崖18字天书之谜》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