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历史文化>>正文
明.中山王徐达后裔——流落汉中西乡县之谜考(7)
2011-11-20 15:45:47  来源:三秦游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大家族县志无载之谜

    打开西乡县志,可以看到本县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刘等族来源,包括从云、贵、川逃灾要饭,落户到县境内的苗瑶等族均有记载,而距县城东西遥望仅6 公里之距的古城徐(李)氏族栖息地却无点滴笔墨记载。不得不说这个几百年来,是个难解之谜?是官府有意掩盖?还是疏忽遗漏,但也不应该,这个地方也是古今交通要道。

    古城地理位置,所处子午古道与荔枝古道交会点上,古时这里南走荔枝道可去四川、云贵,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条并行的米仓古道可去四川通江;走子午古道北可去西安、郑州,子午东道可以过安康到湖北。现在就是210国道和316国道在这交汇。大家看到这交通要道,战略位置显见吧。今人也在感叹始祖不愧名将之后,在逃亡中选择扎根的地方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面之地,更有一旦身份暴漏,就是逃离也有多条路线选择,不会被人家瓮中捉鳖。更何况解放前,古城所在的泾洋河乘船可以到汉江,下汉口,按照当时从南京逃亡的情形看,估计百分之百,“徐编桶爷”逃难就是溯长江而上、到汉江进入西乡境内,乘船进泾洋河到古城,看到似曾相识的家乡,就定居下来开始谋生。从这些方面得出结论,当时的官府或许已知道,但同情忠良之后,有意掩盖;或装不知道就是最好的不担责。更何况汉中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没有缉拿徐辉祖次子画像、文书等类东西;或许官府真不知,这就是历史。

子午古道杀送谱人

    “徐编桶爷”定居古城开始开创基业,繁衍子孙。但凡经过大富大贵,又经过大灾大难死里逃生的人,绝对看淡功名利禄,反觉的生命才是最珍贵,活着就是对父母列祖列宗进了孝道。牢记父训做平常人的要旨,教育后人不在功名上拼搏。为此,尽管是贵胄之后,从明永乐年开始至民国年间均无青史留名的人物出现。读书也仅为识文断字,做个小买卖;习武也就只是防身、防盗看家护院,不追求出仕出名,光宗耀祖这种荣誉。 这也导致偌大一个家族,连个修谱人物都不曾出现。明以来的古代汉中、西乡县志也未记载有徐(李)姓子孙发达者。民国前,凡中国人,都有寻根问祖之习俗。各氏族唯有本族内出现人物,才有这个权利、势力、威望、能力、财力、实力组织人员来编录撰写族谱,这是个浩大工程,同时对自己家族也可浓墨重彩一笔,是个光照千秋教育后代的荣耀事。

    同时,这也说明历经千辛万苦、艰难万险死里逃生的“徐编桶爷”,想在古城这个地方,平淡度日,待机寻访打探父母及家人消息。尽管说落架凤凰不如鸡,但在南京的叔父徐膺绪、大哥徐钦继承魏国公爵位,堂兄弟定国公徐景昌,这些熟悉的人都在,待风波过后随便找寻这些人,古城徐(李)氏家族历史都会改写。但这在古时的汉中,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秦、巴山脉阻隔,惊魂尚定,又被生活、生计所迫,逐渐消磨了与其他兄弟家族相聚的念头和信心,自古云:“哪里黄土不养人,那里黄土不埋人”。据载始祖生子有五,分别娶古城当地姑娘繁衍子孙。

    据传到万历年间,自称从安徽(南京)老家来人联宗送谱的,说着外面时局变化,及徐达家族变迁。这时“徐编桶爷”已早已去世,他的子孙们听着这些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家族历史和国家历史,想到父亲(爷爷)在世时讲述的那些噩梦,家族痛苦记忆犹在。再联想到锦衣卫的暗探遍布全国各地,想到默默无闻已一二百年了,突然身份暴漏,如今偌大家族老老少少,几十上百口人,命悬一线,越想越怕。怎么办? 主事的大房族长叫来几个见过世面地本族子弟,私底下一商量,一场悲剧就上演了。既然是老家族来人,每天都是好吃好喝酒肉侍候着,族内有点名堂的人陪着,海阔天空、天南地北谝着。这些人感到住了这些天了,这边户族、人口、男丁姓名等都一一在册,联宗也连了,续谱也续了,该走了。离别时也是依依不舍,送上盘缠、地方特产、路上吃的干粮,族内还派几个壮汉陪送一程。待送到二十几公里外的子午古道,那山高峡深悬崖峭壁林茂之地,陪送的壮汉分别下了黑手,可怜这几个忠心于光大徐氏家族事业的送谱人被无辜丧命,落个尸骨无存,丢弃荒山深涧喂了狼虫虎豹。世上的事,除非己莫为。这件凶杀案,被离此不远的子午古镇上,当地人所记忆犹新,几百年都过去了,但你要到那去,好客的山里人会问你,客,是哪里人?如你说是古城人,李家,人家就会问你,是那个李呀,若说是徐(李)姓时,人家就会给你讲这个典故事。这都是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给孙子们讲当地典故时,一辈人,一辈人,代代口述被传下来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