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历史文化>>正文

陈仓区文告文规录(5)

2011-10-7 21:34:21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关于报送《宝鸡县生猪产销一体化试验方案》和
    《依托小城镇建立工业开发区试验方案》的报告
    (1989年1月12日)
    去年五月份,省上决定在我县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进行生猪产销一体化和依托小城镇建立工业开发区两项农村改革试验。半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几上几下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邀请有关专家、教授论证,已制定出两个试验项目的实施方案,现随文上报,请研究审定。
    宝鸡县生猪产销一体化试验方案
    宝鸡县位于关中平原西端,总面积3007平方公里,辖7镇29乡,总人口63.2万,其中农业人口55.82万,是陕西省生猪主产地之一。1986年以来,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瘦肉型猪和陕西省商品猪生产基地县。
    一、生猪生产和经营的现状
    宝鸡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猪生产的良好条件。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逐步深入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基础上,生猪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已逐步由过去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型转入以外调销售为主的商品经济型。1987年,猪肉产量达5811吨,占肉类总产量的90.7%;养猪业产值为1339万元,占畜牧业产值的50.3%,生猪生产已成为宝鸡县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生猪生产也孕育着新的生长点:
    1.生猪规模经营开始萌芽。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民和农民商品意识的增强,全县养猪重点户、专业户逐年有所增加,去年饲养5头猪以上的户达1000多户。周原乡利用交通便利、饲料来源充裕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农户规模养猪。1987年底,全乡生猪存栏达12568头,年内提供商品猪9584头,分别占全县的11.2%和11.7%;养猪业产值达150.2万元,户均171元。阳平镇野寺村坚持走淀粉加工和规模养猪相结合的发展路子,1987年全村生猪饲养量达2800头,年出栏商品猪2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87户,收入达22.2万元,户均2559元。1988年养猪饲养量达到3849头,户均8.3头。
    2.服务体系建设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良种猪繁育及配种站、点41处,引进瘦肉型种猪106头,杂交配种15144头。建成了10个配合饲料加工厂,销售网点67处,近三年累计加工、销售各类饲料达1.1万吨。县、乡两级畜牧技术推广服务组织比较健全,综合办站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21个乡镇的182个村实行了生猪防疫技术承包,包防生猪达3.04万头。现有国营、集体、个体经销网点439个,年购销量达10万多头。经过多年的努力,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科技推广、防疫检疫、购销加工等服务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
    3.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的经营格局。广大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积极参与生猪购销和市场竞争,为搞活生猪经营和促进生猪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现在,全县有各类生猪屠宰运销专业户418家,年购销量达4万多头。这些个体户具有价格灵活、收购方便、网点延广、设备简陋、成本低廉以及亦农亦商诸多特点,是一支新兴的生猪购销大军。这对进一步活跃城乡市场,调剂余缺,方便群众,促进生猪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生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回顾近几年宝鸡县生猪生产和发展的全过程以及目前的实际状况,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产销环节上的不稳定性,生猪生产波动不稳,“买难”与“卖难”交替发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付出了代价;二是地区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发展快于经济基础较差的乡镇,川塬普遍快于山区;三是生产上的分散性,主要靠分户饲养,规模小,商品率底,经济效益差,对市场风险承受力极低,易于出现大上大下的状况;四是价格上的波动性,收购价格和市场销售价格时高时低,不规则的价格波动对生猪生产的不稳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影响和制约宝鸡县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粮食丰欠、生产规模狭小以及价格上的问题外,主要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体制上部门分割,产销脱节。一是生猪生产和经营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自成体系,各自为战,人、财、物分散,宏观管理难以形成整体优势。二是产销脱节,管生产的管不了销售,管销售的管不了生产,人为形成产销环节的断档。生产部门被排斥在市场之外,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难以运用经营机制调节生产,经营部门则无力摆脱生产波动的影响和制约,使生产经营两方面都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三是没有建立健全保护生猪稳定发展的机制,生猪发展缺乏计划性,“多了砍,少了赶”的现象时有发生,核心问题是没有真正把生猪生产纳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轨道。
    2.政策上扶持不够,吸引力不强。长期以来,在生猪生产上基本采取的是“刀鞭政策”,现行的有关政策对生猪生产也缺乏较强的吸引力。加之,现行的产销体制,不但难以解决产销的矛盾,而且也影响了现有一些奖励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兑现。生猪生产和其它产业相比,经济效益不高,农民养猪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
    3.服务上不配套,不完善。首先是基础设施较差,县上至今没有建立起种猪繁殖场,良种推广靠引进,仔猪供应没保证;其次,服务网点较少,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山区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配种难,防疫、治病难等实际问题,对生猪生产没有很好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再次,畜牧技术人员少,队伍不稳固,平均一个半乡镇才有一名技术员。加之缺乏经费,培训困难,知识老化,影响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改革试验的构想
    改革试验的总体设想是:从管理体制上突破,在组织和制度上创新,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系列化服务体系,按照商品经济规律,建成一个全新的生猪产销一体化新体制,达到产销衔接,服务配套,推进科学饲养和规模饲养,提高效益,稳定发展生猪商品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目的。
    改革试验的具体内容是:
    1.改革管理体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目前“双轨制”的实际,本着有利于生猪产销一体化新秩序的尽快建立,有利于畜牧业生产稳定协调发展,有利于理顺上下业务关系,有利于搞活畜产品经营和提高经济效益以及适应现阶段工作运行的基本原则,通过调查研究,集中各方意见,反复权衡利弊,经过通盘考虑,宝鸡县生猪产销体制改革采取“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办法,即在不突破现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组建宝鸡县畜产食品局,将原来分属不同部门的生猪生产、经营机构统一划归畜产食品局领导,实行管理一体化。尔后待时机、条件成熟,再成立企业性的宝鸡县畜产食品总公司,实行经营实体一体化。
    2.完善生产服务体系。充实、提高和完善生猪产前、产中的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科学饲养、防疫检疫诸项服务,使之成为上下贯通、相互配套的完整网络,为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
    3.完善流通服务体系。主要是在巩固和理顺现有多形式、多层次流通渠道的基础上,做好生猪的购销、加工、贮运和综合利用工作,搞好市场预测,组织市场供应,广泛同大企业、大城市建立紧密的产销联合和联系,在扩大销售上下功夫,在深加工、精加工上找出路,在综合利用和综合经营上求效益、求发展,以解除生猪大发展的后顾之忧,并逐年减少国家财政对肉食的补贴,最后做到不补贴。
    4.政策配套建设。按照适用可行和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的原则,研究制定出更加灵活、更加具有吸引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主要包括生猪生产风险及价格保护政策、鼓励生猪规模经营政策、各种奖励政策等。
    5.生猪规模经营。采取“示范起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办法,先在周原、慕仪、杨家沟、阳平、钓渭、蜀仓、坪头、新街等八乡镇试行,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同时,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抓养猪大户、专业户的规模经营,也抓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充分发挥群体优势,使全县生猪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力争到1990年底,全县生猪存栏达到15万头,出栏11万头,收入5000多万元,农民增加收入1575万元,国家增加税收94万元。
    6.设立两项专项基金。即生猪发展基金和生猪风险基金。生猪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农户发展生猪生产,重点是规模经营。生猪风险基金主要用于保护规模经营户和加入养猪协会农户的利益。两项基金统一由县畜产食品局专款专用,并接受县财政局、审计局、物价局监督。
    7.组建宝鸡县养猪生产者协会。养猪协会是以养猪重点户、专业户为主体并广泛吸收其他养猪农户自愿参加组成的一个群众性的自我保护和服务组织。主要职能是把养猪生产组织起来,同政府和社会对话,参与市场竞争;交流生产经验,传递科技信息;维护合法权益,保护自身利益。协会的产生应尊重群众的意愿选择,采取民主协商和自下而上的办法,先在实施生猪规模经营的八乡镇组建乡镇分会,然后成立宝鸡县养猪生产者协会。
    四、配套建设项目
    1.新建县“关中黑”母本繁殖场和慕仪乡“关中黑”母猪核心群。
    2.瘦肉型猪实行统一供精,设立山区配种点50个。
    3.建立县畜牧综合监测站。
    4.扩建县食品公司冷库。
    5.新建县畜产品综合加工厂、5000吨浓缩饲料厂、500吨饲料添加剂厂各一个。
    以上配套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筹措的办法,上级主管业务部门扶持,企业自筹,入股集资,发行债券,银行贷款等,分别轻重缓急,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步实施。
    五、试验步骤
    生猪产销一体化试验时间为两年,到1990年底,要拿出综合性试验报告。具体实施步骤是:
    第一步:从试验方案批准之日起到1989年4月底,完成宝鸡县畜产食品局的组建工作,1989年5月1日新机构正式对外办公。
    第二步:从1989年5月底至年底,县畜产食品局在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和理顺上下业务关系的同时,全面实施其他试验项目,年底拿出初步试验成果报告。
    第三步:1990年1月至年底,继续追踪、观察,年底拿出综合试验报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畜产食品局改建为畜产食品总公司。
    六、试验的组织领导
    1.生猪产销一体化试验,由宝鸡县农村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决策和组织。领导小组组长:县委书记蒲俊崇,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忠良,县委常委肖建农,副县长张锋。
    2.试验项目负责人:副县长张锋、农研室主任朱钧、农牧局局长尚明辉、商业局局长张苗英、试验办副主任张鹤轩、农牧局副局长毋宏武、食品公司经理尉别劳。
    3.本方案待上级批准后方能生效。解释权在县试验区办公室。
    依托小城镇建立工业开发区试验方案
    为了利用沿海地区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机遇,贯彻省委、省政府“重点发展关中,积极开发陕南陕北”的经济发展战略,落实宝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于建立工业走廊的任务,探索深化农村改革的路子,加快我县经济发展步伐,拟在我县渭河以北、陇海铁路沿线,建立以阳平、县城、西虢厂区等现有小城镇和大中型企业为依托的工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工业开发区)。
    一、建立工业开发区的依据和意义
    宝鸡县位于关中平原西端,三面环绕宝鸡市区,是一个城市近效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全县经济有了很大发展。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4.3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71亿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2.06倍和4.78倍,粮食总产26.83万吨,比1980年增长40. 8%,年平均递增5.3%,人均生产粮食460公斤。乡镇工业产值2.1亿元,从业人员10.0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0%,财政收入27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6元。
    工业开发区规划在渭河以北的川道地区,以陇海铁路和西宝公路中线为轴线,东与工业重镇蔡家坡接壤,西与宝鸡市毗邻,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3.2公里,总面积为96平方公里。其中可供开发区在千河桥以东、虢蔡公路两侧,长约32公里、宽1公里的经济发达地带,区内辖两镇(阳平、虢镇)两乡(千河、杨家沟),48个行政村,耕地7.86万亩,人口12.9万。该区是我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对该地区提出城郊型发展战略,依托宝鸡市和驻县大中型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依托小城镇,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区内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1987年底,开发区内工农业总产值达3.01亿元(含部、省、市属企业),占全县的68.7%,其中乡镇工业产值占区内工农业总产值的33%,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发展。近三年来,粮食产量在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每年平均以4.6%的速度递增,人均纯收入589元,高出全县163元,上述情况说明,这一地区改革和经济发展对全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尽管这一地区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仍有不少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1.区内工业发展不平衡,约有一半的村组工业仍很薄弱,需要继续发展。2.目前还有10—20%的剩余劳力需要通过兴办工业或其他就业机会进行安排。同时,由于乡村非农产业有较大的就业风险,使得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保持着一种弹性转移,这种转移具有不稳定性,回归率较高。3.现存乡村工业基本处于盲目发展的状况,缺乏统一规划,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很不合理,很难向更大范围和更高层发展。4.由于受到资金、电力、能源等因素的制约,乡村工业的发展速度下一步可能要放慢。5.工农相兼型的经济结构使大部分劳力仍保留着土地承包权,既制约工业的发展,又影响农业的发展。建立工业开发区,通过改革与探索,无疑是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消除不利因素,促进该地区经济繁荣的有效途径,从而使这一地区逐步形成以工为主,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业稳定增长的经济格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