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学教育
民国十四年(1925),杨虎城将军驻防本县,遂倡率并招集岐、宝、凤、眉、千五县各界人士集资募捐,在本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今虢镇小学)东侧购地兴建渭滨初级中学,民国十六年(1927)秋,首批建校工程竣工,陕西省立第二中学(下称省立二中)由凤翔迁来虢镇,即借宿渭滨中学,当年招收本县及邻县学生200余名开始授课(课程设置不详)。民国十九年(1930)春,省立二中迁回凤翔,其校舍遂被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全部占用。
民国二十七年(1938),陕西省立西安第二中学(下称西安二中)迁至本县六川店。
民国二十九年(1940)2月,私立惠工小学校长黄自芳等人集资30011.8元,(旧币)创办私立大华中学,校址在县城北八角寺(今宝鸡市辖),首任校长黄自芳,聘请教师4名,借用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一分校课桌凳130套,招收初中补习班1个,是年3月开课,8月从社会招收初中一年级两班,计65名学生。同年,私立惠工小学内设中学部,招收初中一年级两班,计学生86名。
民国三十年(1941)2月,私立大华中学由县政府接收,更名为宝鸡县立初级中学(下称宝中),首任校长董学舒,扩大招生两个班100名学生,因校舍窄危,分出部分学生迁至城内城隍庙上课。嗣后,宝中在县西关太白庙新建校址,半年后乔迁新址。此间,全校共有教师11名,学生290余名,设初中班6个,简师班一个,学制均为三年;课程分6科19门,社会科设公民、历史、地理;言文科设国语、外语;算术科设几何、数值、三角、算术;自然科设物理、动物、植物、化学;艺术科设图画、手工劳作;体育科设生理、卫生、体育。同时设有童子军训、防空、警卫等补充教材。民国三十二年(1943),宝中首届毕业生肄业国内专科院校者3名。同年,西安二中迁于虢镇城隍庙,共八个班,设有高中部。
民国三十三年(1944),河南省私立励行中学迁来县城东关狄家坡(今宝鸡市金台区),8月开学,招收本县学生两个班。至此,县境共有初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1所(西安二中)。
民国三十四年(1945),河南省商丘高中迁址本县蟠龙乡大韩村。是年,西安二中英语教师王培成与妻李文英,在虢镇火车站小学址,创办私立培英初级中学,教师12名,学生200余人,分设三级四个班上课。年底,西安二中奉省教育厅令迁回西安,本县以此为基础筹建陕西省立虢镇中学(下称虢中)。次年9月,虢中正式建成,新招初、高中班各一,与原在校生合并,约300余名学生,分6班按初、高中授课。同年,河南省私立励行中学、商丘高中迁回原籍。2月,驻宝陆军特种兵联合分校李汝炯联合本县工商界知名人士9人,筹集资金,创建私立建华初级中学(校址今宝鸡市谭家村),招收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三个班。
民国三十六年(1947),全县初级中学课程设置,统一施行教育部规定:一年级设公民、国文、英语、算术、代数、生理卫生、博物、历史、地理、美工、音乐、童子军训、体育、教学复习;二年级增设物理、化学,减去博物、算术;三年级增设三角、几何,减去生理卫生、化学、代数。教学时数,每周均为37课时。同年,私立培英初级中学停办。
1949年7月本县解放,新的县城内有私立建华中学和虢中。
1951年8月,宝鸡专署决定,将虢中高中部并入宝鸡中学(市辖),虢中即改为初级中学。次年,县人民政府接收私立建华中学,改名为宝鸡县立第一中学(下称县立一中)。课程设置,除童子军训、公民等课以外,保留了民国时课程,教学中增设了部分新的内容。
1956年春,县立一中迁址石羊庙,学生220名,三个年级,五个教学班。是年,虢中复设高中部,招收两个高中班,学生90名。并在坪头小学、磨性山小学附设初级中学班。
1957年,宝鸡县第二初级中学(今坪头中学,下称县二中)成立,同时撤销坪头小学附设初中班。县二中设三个年级,五个教学班。同年,陵厚寺小学又附设初级中学班。此后,虢镇镇、虢镇车站、慕仪村、俱家村、大韩村、李家原村按照民办公助原则,创办民办初级中学6所。
1958年,成立宝鸡县第三初级中学(今杨家沟高中前身,下称县三中),磨性山小学附设初中班并入县三中,当年招新生4班。同年,俱家村小学、天王小学、斜坡小学再设初中班,11月县制撤销。
1961年9月县制复设,县辖初级中学有坪头、石羊庙、贾村、天王、县功、宁王、清溪、周原、杨家沟等9所,完全中学虢中1所,在校学生3560名。初中学制3年,高中3年。招生由县以学校所在地为中心,统一划定区域考试招生。根据宝鸡专署统一命题,初中(16周岁以下)考语文、算术,高中(20周岁以下)考政治、常识、语文、数学、外语。择优录取。同年,杨家沟、石坝河、蟠龙、县功公社创办农业中学4所,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3年;课程设置有政治、语文、数学、农业基础知识;教师由社队聘任,并拨给适当教学实验田地,其收入可作为办学和师生生活补贴。
1962年,贯彻《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对初级中学课程设置,由原27科缩编为15科,初、高中每周均定为30~33课时,并规定每学年增劳动课一个月。同年底,宁王、清溪中学撤销。次年,全县推广杨家沟中学把农村实用知识作为教学要点的意见,中学教学开始向实用转化。
1964年,部分社队自创半农半读中学10所,其学制、招生、课程设置、资金均与农业中学相同,因此亦称农业中学。次年初,县人民委员会即成立半农半读领导小组,拟定《关于试办半农半读教育规划(草案)》。4~11月,全县共创办这种农业中学43所,其中社办17所、队办23所、社队联办3所。至此,全县共有农业中学59所、89个教学班、3578名学生;有普通中学14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9所、民办中学2所、驻县工厂子弟中学2所。
1966年6月18日,虢中学生贴出首批“大字报”,点燃本县教育系统“文化大革命”之火。瞬间,全县各中学教学秩序大乱,学生高喊“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口号,离开课堂,走出校门,出现了停课闹“革命”的局面。1967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复课闹革命”指示后,部分学生返校,组织“战斗队”,揪斗“走资派”,批判老教师和所谓的“资产阶级教育路线”,教学秩序久久不能恢复。
1968年5月23日,县革委会发布了《关于学制改革实施方案》,将中学“三三制”改为“二二制”,耕读小学和民办小学并入农业中学或民办中学,组成七年一贯制学校214所。文化课设置有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语文、农基、军体、讲用等。同年,马营、千河、杨家沟、贾村、坪头、天王、周原、县功、蟠龙等县办中学停办,设施移交公社后,均分配给小学。次年3月,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