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春,全县小学统一实行春季始业。同时,将公办小学全部下放大队办。县给各公社委派文教专干1名。管理教师调动、经费发放等事宜。
1972年,各校开始整顿,一度恢复了考试制度。但次年又做为“复辟回潮”进行了批判,鼓动学生做“反潮流英雄”,使刚刚恢复的教学秩序夭折,学生重新拿起“语录”造反。磻溪公社一学生在课堂顶撞老师,树为“反潮流小将”通报全县;天王七年制学校有7名“红小兵”反对闭卷考试制度,被誉为“反潮流集体”。接着,一系列运动接踵进入学校:“学大寨、学朝农”实行开门办学,学生走出校门,以社会为课堂,把贫下中农、工人请进学校,登上讲台,进行阶级、路线教育;反修防修,和“修正主义”路线对着干,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等,一浪高过一浪。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学校教学逐步恢复正常。次年,按教育部新颁《教学大纲》规定,小学统一开设语文、算术、常识、美术、历史、地理、音乐、体育、写字、法律常识、手工课。同年,省教育厅拨给本县“勤工俭学”周转金2万元。分别下发给贾村小学印刷厂5000元、虢镇中学印刷厂8000元、盲哑学校木器厂3000元、虢镇小学塑料厂4000元,扶持校办工厂。
1978年,县教研室配合宝鸡市小学毕业生统考,编印了《小学语文参考资料》和《小学数学复习参考资料》。3月24日召开全县第一次“三好学生”表彰大会,县委全体常委出席了开幕式,给出席会议的238名“三好学生”代表颁发了《三好学生证书》。此时,对文化课提出以“开发智力、加强双基、培养能力”的教学要求。同年,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小学学生开始采用全国五年一贯制统编教材。
1979年,县教育局教研室健全机构,成立小教组、电教队,各公社分别成立学科教研组,学校设年级教研组,初步形成了县、社、校三级教学研究网络。此后,在全县总结推广了虢镇小学教师余秀清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认真、耐心、生动、形象”教学八字风格和宁王小学教师晁纪纲“生字走路”识字法(让学生像走棋子一样在有趣的游戏中识字),以及贾村小学白绪科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启发诱导,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经验。
1980~1982年,全县对286所九年一贯制和七年一贯制学校体制进行调整,撤销高、初中班,恢复为五年一贯制小学。川塬公社每村办1所小学。山区人口分散地区,村办初小,联办完小,把26所小学改为教学点。
1983年,虢镇小学被列为全县重点小学,各公社统一设中心小学一所。其校长由县教育局任免,经费、师资偏优,设备比较完善。是各公社教改、教研的中心。
1984年,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普及初等教育有关指示,本县成立普教办公室,抽调200余名督查人员,分38组驻乡(镇)包村督导,采用村、校订合同、协议,深入农户动员学生入学等措施,到次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巩固率97.1%,普及率96%,毕业率97%。经省、市逐乡、逐校验收,获得《普及初等教育合格县》证书。1986年5月,县委县政府召开普教工作总结大会,表彰先进集体202个,先进个人204名。
1985年秋,县教研室对清溪乡17所小学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后,提出《小学教学常规要求》,印发全县,开展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1986年川塬地区参赛的22个乡镇,2600名小学教师,经过层层赛选,评出县级优质课40节次。10月,又组织优质课教师示教团,分别在川塬乡(镇)设点现场示教。1987年,山区16乡(镇)评选出优质课18节,11月分别在山区16乡(镇)示教。同年,在中、小学开展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共评出校级获奖论文723篇,乡级225篇,县级38篇。
1987年,全县共有小学498年(包括马营镇)。其中完全小学463所,初小35所。完小中乡(镇)中心小学38所。学龄儿童总数53676名,入学率98.4%,小学在校学生67992名(包括工矿子校)。
1988年秋,本县完成小学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此项工作自1984年秋新招一年级新生使用小学六年制全国统编教材起,历时5年,出现1988年初中生源轮空状况,县教育局决定,在六年制未毕业的五年级学生中选优升入初中,分两年完成过渡。1989年,全县小学统一为六年制。
1989年10月,本县第一批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的有川塬13乡(镇)及县直属虢小、车小和企办11所小学,省、市、县联合检查验收,认为达到省颁八项标准要求。
1989年全县先后有11个乡(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征了教育费附加。
1989年底统计,本县共有小学480所(教育部门办473所,其他部门办7所)2929班。其中完全小学423所,初级小学50所,一名教师的学校7所。完小中,乡镇中心小学36所。从事小学教学专任教师29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8%,巩固率95.4%,毕业率77.3%。
著名小学简介:
宝鸡县立第一高等小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宝鸡知县蔡宝善奉命废科举,兴办新学,遂改金台书院(地址在今解放电影院)为高等小学堂,首任堂长李紫源,光绪三十三年(1907)知县杨宜翰扩充。宣统三年(1911),本地土匪入城,学堂焚烧无存。学校遂迁址城西街文庙东侧儒学废署内,改高等学堂为县立高等小学,设三个年级,学生百余名,无初级班。校长谭善石。民国六年(1917),校舍被甘军强占,学校迫迁长寿山。民国九年(1920),改名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民国十五年(1926)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五日)晚,吴山匪首王友邦绑架师生38人,囚于吴山,勒索重金,13名学生致死。民国十六年(1927)2月,学校迁回县城原址,同时将县立第三高等小学并入。民国十九年(1930)改名宝鸡县西街小学。民国三十年(1941)女子小学撤销,学生并入西小,首开男女合校之风(专设女生班)。民国三十四年(1945),河南大学教育系与本县教育科商定,接收西小改为宝鸡县实验小学。民国三十六年(1947)河大返豫,学校交予县城镇,改名县城镇第一小学。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宝鸡市军管会文教处会同宝鸡市人民政府文教局接管,时有学生482人,12个小学教学班,一个幼儿班。
宝鸡县立女子学校
辛亥革命后,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宝鸡县第一所女子初等学校于民国六年(1917)创立。地址在县城内马王庙,首届招收学生10余人,规模甚小,且不稳固,各方面压力迫使学生常辍学。民国七年(1918)陕西靖国军郭坚部驻宝,大肆抢掠,满城慌恐,致使女校停办。半年后,在学界诸贤努力宣传、倡导、奔走下恢复,新增加学生数十人,此后,初具规模。
民国十七年(1928),宝鸡县第二女子初小于虢镇菩萨庙成立。招收虢镇周围学生17名。为了解决女子入学继续深造问题。民国二十六年(1937),县立女子高等小学于县城内城隍庙成立。首任校长王御学,招收历届两初小毕业生中愿继续求学者4班180人。
陇海铁路通车宝鸡之后,正值“七·七”事变爆发,外地工厂、学校迁宝者日多,工厂有男女工人,学校有男女学生,此风气直接影响宝鸡民俗,男女同学风气渐成,女子学校遂失去存在的必要。民国三十年(1941),女子高小与县立西街小学合并,改为新市镇中心小学。
宝鸡县虢镇小学
民国五年(1916),地方人士严汝为、李景星、王西渠等鉴于县内仅一高小又建设偏西,虢镇一带学生求学受抑,遂发起创办。时借虢镇山西会馆为校址,由县劝学所所长杨仁山监修,除商家富户捐款数百银外,修缮费用2000余两白银,概系公款支付。建成之际,正值滇军与北洋军交战,军队几次进驻学校,致使不能招生,时至民国九年(1920)冬,军队撤离方重新修补校舍,开始招生上课,县国民政府命名宝鸡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民国十九年(1930),因学生逐年增多,教室不敷使用,迁址渭滨中学(当时渭中由省立二中借宿,1929年冬迁回凤翔,校舍闲置)。民国二十二年(1933),改称宝鸡县立虢镇小学。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此后一直归县直属,1956年、1957年、1973年、1984年、1986年,人民政府五次拨专款扩建成为县内规模最大、设备较完善的学校。
1981年10月,共青团中央授予该校“红花集体”锦旗。1986年初,县“五四三”委员会命名为全县第一所文明学校。
虢小自建国后在教改方面一直为全县之首,学校设有教改实验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陆续引进了“变序法”、“快乐教学法”、“三环六步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总结实验结果在《宝鸡教育》刊载9篇,其中《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尝试》在西北地区首次小学语文教研会议上交流,受到好评。
1982年,八二级二班学生丁捷作文《我家有只芦花鸡》,在北京高校主办的刊物上发表,著名作家贾平凹撰文评论,作了较高评价。在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中,虢小学生在全国获甲奖一次,三等奖一次。
1987年,虢小有19个教学班,982名学生,71名教职工,图书5000余册,教学仪器245件,体育器材281件。
1988年,本校红领巾护盲小组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助残先进集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