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陈仓区种植业(1)
2011-10-16 17:50:38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第一节 耕作制度
    本县农业耕作制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农民根据本地不同地理、气候和环境,在艰苦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和变革,总结出不同地区的耕作方法和制度。
    西部深山区,土壤瘠薄,气候高寒,加之地广人稀,多为一年一熟(主要种植玉米或洋芋)耕作制度,采用烧山、撂荒、轮作倒茬等办法恢复地力。
    丘陵和浅山区,土地面积大,劳力少,无霜期偏短,水土流失严重。耕作以轮作倒茬方式,靠轮歇、种苜蓿或种豆类等恢复地力。
    垦荒——玉米十黄豆——玉米——小麦——谷、豆、糜等。
    垦荒——扁豆或豌豆——小麦2年——撂荒3年。
    塬区,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利灌溉条件缺乏。作物布局以夏粮为主,夏粮以小麦为主。耕作多为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靠伏翻(深翻)地和增施有机肥恢复地力。轮作方式是:小麦(豌豆)——玉米——小麦——棉花(或小麦)——谷糜——大豆——小麦(或油菜)——玉米—小麦2年。
    川道区,土质肥厚,光照充裕,水利条件便利,人多地少,耕作精细,多为一年两熟。轮作方式是:小麦——玉米——小麦——玉米——棉花或大麦——豌豆——玉米——小麦——玉米——早秋。
    本县耕作制度变革,从农业合作化以来,经历5个不同时期。
    1955~1964年,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中,在“大办粮食”口号下,工作上强迫命令瞎指挥,盲目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使原来比较合理的轮作制度受到破坏,茬口倒乱。10年间,全县耕地增加9.8万亩,粮食总产有减无增。丘陵区和山区,将一年一熟撂荒地改为一年一熟,将一年一熟轮歇地改为两年三熟或三年四熟;塬区和川道,将一年一熟地改为两年三熟或三年四熟,将两年三熟改为一年两熟。全县平均复种指数由1949年的108.8%增加到1955年的118.2%、1964年的122%。
    1965~1972年,随着农田和水利工程兴建,水浇地增加,机耕面积和化肥用量增大,各地采用“两杂一薯”(杂交高粱、杂交玉米、红薯)作物逐步改进耕作制度。1965年,全县播种杂交玉米374.5亩、红薯22508亩;1972年种植杂交玉米31.9万亩、杂交高梁5万亩、红薯3.5万亩,“两杂一薯”面积扩大,造成夏秋粮比例失调,小麦面积减少,地力减退。1969年,夏粮面积83.51万亩,秋粮面积59.81万亩;1972年,夏粮面积79.8万亩,秋粮面积68.81万亩。养地作物豌豆、扁豆等面积由1965年14.82万亩减少到1972年的7.96万亩。
    1973~1977年,川塬灌区和山区、丘陵河谷川地,水肥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基本具备一年两熟条件,但夏秋两熟作物争时矛盾突出。1973年,宁王公社联合大队第四生产队试播小麦、玉米间作套种田12.5亩,取得亩产小麦837斤、玉米1024斤好收成,比两茬单种每亩增产百斤以上。1974年,在川塬水肥条件较好,一熟有余,两熟不足社队扩大间作套种面积6874.5亩,又获丰收。1975年,间作套种面积达10165.7亩,1976年又扩大到200384亩,致使一些水肥条件差的社队减产达30~50%。此后,每年间作套种面积逐渐减少,今每年保留万亩左右,以解决粮食和经济作物两熟争时矛盾,使夏播玉米种在高产期。
    1981年以后,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推广与实行,农民摆脱了集体经济上的指令性生产计划控制,在政府指导下因地制宜,自主耕作,粮食和其它经济作物产量稳步上升。从此,全县耕作制度大致稳定在如下方式:
    川道水灌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或油菜、中玉米一年两熟(少量水稻田一年一熟)。复种指数164.2%。
    塬区:小麦——小麦、玉米,或小麦——油菜、中玉米两年三熟。复种指数145.3%。
    丘陵和浅山区:小麦、谷糜——早玉米,或小麦——油菜、中玉米两年三熟。复种指数114.4%。
    深山区:基本是一年一熟。
第二节 作物与产量
    粮食作物
    本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高梁、糜、谷、薯及豆类次之。
    清代,全县作物面积、产量不详。
    民国二十八年(1939),全县粮食作物面积724320亩,总产739577石,平均亩产1.02石(约合153斤);民国二十九年(1940),播种面积603311亩,总产630724石,平均亩产9.1斗(约合136.5斤);民国三十四年(1945),播种面积489043亩,总产54581800斤,平均亩产111.5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69822亩,总产2.15亿斤,平均亩产169.3斤。1953年,播种面积(含复种面积,下同)1360281亩,总产2.65亿斤,平均亩产194.8斤。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后,全县粮食总产和亩产呈下降趋势,到1965年略有回升。
    1966年,“文革”动乱开始后,县、社、队领导权被夺,班子瘫痪,农业生产处于放任自流,农科机构撤销,科技人员遣散,“批判会”、“讲用会”充满田间地头,违背农时播种,荒芜农田。是年全县播种面积1508700亩,比1965年减少22568亩;粮食总产2.95亿斤,比1965年减少3916万斤;平均亩产由1965年224.9斤下降为195.7斤。1969年,粮食总产量又一次下降到2.76亿斤,平均亩产减少为193.3斤。1970年,全县在所谓“大批促大干”口号下,到处大批“唯生产力论”、“技术挂帅”、“物质刺激”,到处割所谓“资本主义尾巴”,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劳动出现“出工一窝蜂,干活打混工”局面。在生产指挥上主观臆断,盲目推广“两杂一薯”,粮食总产和单产均出现不稳定性下降趋势。1970年,全县粮食总产3.27亿斤,平均亩产220.3斤;1971年,总产4.39亿斤,单产298.7斤。1972年,总产和单产分别减少为3.82亿斤和257斤。1973年以后,虽稳中有升有降,到1978年仍未赶上1971年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各项经济政策逐步落实和农业体制变革,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79年,全县粮食总产在播种面积减少情况下突破5.29亿斤大关,平均单产357.4斤,比1978年分别增长23.3%和26.9%。是年10月至1980年4月,全县双百日大旱,6月21日又遭暴风(11级)、暴雨(半小时降雨达51.2毫米)、冰雹(厚2寸)袭击,城关、千河、周原、石羊庙、贾村、桥镇、通洞、胡店9公社受灾严重,造成全县粮食严重减产。是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略有增加,总产降到3.73亿斤,平均亩产258.5斤。1981年以来,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实行和不断完善,农民精细耕作,粮食稳定增长。1989年,播种面积1313300亩,粮食总产5.65万斤,平均单产430斤。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