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作物
一、辣椒(又称秦椒)
本县辣椒以细长、鲜红、肉厚、味香辣著称中外,为出口抢手产品。明代始有种植,清代渐多。民国年间,渭、千河川道农民皆喜种植,每年收获后除自食外,大部分在集市出售。辣椒每年4月采取直播方式开垄下种,9月以后陆续成熟采摘。建国后,1969年石羊庙公社李家堡大队马魁,学习耀县辣椒育苗移栽经验,当年育苗移栽3.7亩,平均亩产辣椒干459.2斤。次年又育苗移栽5亩,亩产辣椒干400斤,1972年亩产辣椒干高达1474斤。是年,辣椒育苗移栽技术在千河、城关、阳平、杨家沟、周原、八鱼、马营、磻溪等公社推广,移栽面积10880亩,总产辣椒于195.7万斤,平均亩产179.9斤。1989年,全县移栽面积增加到23400亩,总产416.5万斤,平均亩产辣椒干178斤。
二、烟叶
据传,本县种植烟叶历史较久,以千河乡司家崖、黄家崖叶长、膘厚、澄黄、味佳著称西府。民国时期,川道广为种植,旱原及皇陵山区有少量栽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每年种植面积约3600余亩,1958年种植面积减少到1897亩,平均亩产干烟叶105.4斤。六十年代,引进和推广优良新品种种植,同时改传统晾晒为炉烤烘干(又称烤烟)。1968年,种植面积增加到13920亩,总产173万斤,平均亩产124.3斤。进入七十年代以后,因市场销路不畅,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78年,全县种植8742亩,总产176万斤,平均亩产201.3斤;1981年,种植面积4500亩,总产96.6万斤,平均亩产214.6斤;1985年,种植面积1075亩,总产13.8万斤;1989年,种植面积900亩,总产6.4万斤,平均亩产70斤。
三、棉花
宋末在本县始有种植。清迄民国,川道多有种植,然产量低而不稳。民国二十七年(1938),全县植棉61925亩,总产皮棉14325担,平均亩产23.1斤;民国二十八年(1939),植棉60392亩,总产皮棉17514担,平均亩产29斤;民国二十九年(1940),植棉46355亩,总产皮棉13907担,平均亩产30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植棉面积减少。1949年,全县植棉面积为22111亩,总产皮棉6.5万斤,平均亩产29.5斤;1953年,植棉31086亩,总产皮棉118万斤,平均亩产38斤;1957年,植棉26660亩,总产皮棉61万斤,平均亩产22.5斤。1958年以后,引进岱字15号、徐州209、KK1543等新品种种植,因气候不适,产量很不稳定。1963年,植棉8387亩,总产皮棉13万斤,平均亩产15.3斤;1967年,植棉面积10725亩,总产皮棉105万斤,平均亩产98.7斤。1972年,渭南、咸阳棉区病虫害严重,陕西关中棉区向灌区推移。是年,全县植棉面积扩大到24845亩,总产皮棉198万斤,平均亩产39.6斤。1976年,植棉面积又增加为41087亩,总产皮棉41万斤,平均亩产10斤。1979年,全省调整棉花生产布局,棉区东移,本县无商品棉任务,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0年,植棉18191亩,总产皮棉84万斤,平均亩产46斤;1985年,植棉47亩,总产皮棉1506斤,平均亩产32斤;1989年,植棉25亩,总产皮棉2000斤,平均亩产80斤。
四、蔬菜
本县主要有菠菜、芹菜、韭菜、蒜、莴笋、葱、黄瓜、茄子、白菜、白萝卜、红萝卜、生姜、刀豆、豇豆、马铃薯、南瓜、冬瓜等,川道地平水足,肥源广,历有种植习惯,是本县蔬菜主要产区;塬区和丘陵山区部分,有种植萝卜、马铃薯、大葱等菜习惯,面积很小,农家食用以苜蓿牙、蔓菁、荠儿菜等野菜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五十年代,播种面积每年10000~19900亩;六十年代初,粮食作物减产,生活困难,蔬菜播种面积曾达32516亩。此后,随着粮食生产逐年恢复,蔬菜面积逐年减少,到七十年代面积稳定在23000亩左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城乡经济活跃,蔬菜需求量剧增,特别是蔬菜价格放开后,极大激发农民种菜积极性。1981年,全县播种蔬菜26534亩,1985年播种面积达32000亩,总产6400万斤,平均亩产2000斤;1987年,播种面积35100亩,总产6804万斤,平均亩产1938斤;1988年,播种面积44200亩,总产9014万斤,平均亩产2040斤;1989年,播种面积47700亩,总产7295万斤,平均亩产1530斤。
五、蚕桑
据出土文物考证,本县西周始有植桑养蚕,秦至汉、唐植桑养蚕不衰。此后渐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4年培训技术人员,建立集体桑园68亩,年产茧142担。1966年,从安康、江西等地聘请技术人员11名,为农村培训养蚕技术人员510名。迄1969年,全县植桑96.5万株,桑园面积4205亩,年产蚕茧401担。1971年,贯彻“以粮为纲”方针,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毁桑种粮,桑园被毁面积达65.1%。1974年重整蚕桑生产,培训600余人重建桑园,迄1976年新建桑园443亩,使全县桑园面积累计达到1680亩,养蚕1224张,产茧443担,平均每亩桑园成茧23.8斤,双白杨公社杜村林场,作务的1.5亩桑园成茧达210斤。1980年,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4665亩,年产茧902担;1983年,桑园面积7287亩,年产茧2981担,平均每亩桑成茧41.5斤;1984年,桑园减少为5614亩,产茧1982担,平均每亩桑成茧35.3斤。1985年以来,因蚕桑生产和果品生产市场比价偏低,桑园面积继续减少。是年,全县有桑园2972亩,产茧77576斤,平均每亩桑成茧26.1斤;1986年,桑园面积1321亩,产茧26000斤,平均每亩成茧19.7斤;1987年,桑园面积739亩,产茧20000斤,平均每亩桑成茧27.1斤。1988年,蚕茧价格调整后,蚕桑生产又开始回升。1989年,全县桑园面积2413亩,其中当年新增1130亩,产茧40000斤,平均每亩成茧16.6斤。
六、瓜类
本县隋、唐时已有种植,主要有西瓜和甜瓜。渭、千河川道沙滩地,瓜色鲜、味美成熟早,旱原亦有种瓜习惯,数量少,含糖量高,因缺水俗称“旱瓜”。民国以前,瓜类面积、产量不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全县栽培瓜类面积1100亩,1953年瓜类种植1385亩,1958年减少为858亩。六十年代,瓜类面积在1600~5200亩上下。此后,强调“以粮为纲”,瓜类面积逐年减少。1973年,全县种植瓜类3047亩。1975年,慕仪公社强令生产队将已出苗西瓜和甜瓜苗毁掉,改种粮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土地承包,经营自主权落实,瓜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81年,全县瓜类面积1675亩,1985年种植面积1858亩,总产561.1万斤,平均亩产3020斤;1987年,种植面积6800亩,总产16858万斤,平均亩产2479斤;1988年,种植面积10300亩,总产26206万斤,平均亩产2544斤;1989年,种植面积6700亩,总产14630万斤,平均亩产2184斤。
七、水果
本县水果种类较多,主要有桃、杏、梨、核桃、柿子、石榴、樱桃、葡萄、拐枣、桑椹、枣、苹果等。桃、杏栽植,始于汉代;秦代有柿子栽植,今天王镇伐鱼河岸火罐柿子皮薄、色红、味甜,驰名西府;核桃栽植约始于南北朝。民国二十八年(1939),今新街乡官村、菜园、新街一带核桃栽植面积已达7万多公顷;苹果栽植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杨家沟乡太公庙村农民梁崇宇,从西北农学院引进数株栽植。民国三十七年(1948),钓渭乡陈家崖村有3户地主,在乙家崖建园栽植550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虢镇镇西秦村、土桥村和天王镇孙李沟村以及钓渭乡高桥沟村相继建园栽植,到1966年全县苹果面积达5000余亩。品种主要有红玉、黄元帅和大、小国光。1972年,推广苹果矮化栽培技术。次年,又在沿秦岭北麓至渭河滩地建立苹果生产基地。至1974年,苹果栽植面积达194473亩,年产果1228.9吨。1975年,在所谓“大批农业上的资本主义倾向”中,将发展苹果生产当作资本主义批判,产果进入盛期的果树遭到砍伐。是年,全县苹果面积减少为22517亩。“文革”动乱结束后的1977年,栽植面积略有增加,达到24956亩,总产4661.4吨,平均亩产1867.8公斤。1984年,天王公社八庙大队栽植的5.5亩密植苹果,亩产鲜果达3560公斤。1987年,全县苹果面积66972亩,总产5691吨,平均亩产849.8公斤。1989年,全县苹果面积恢复到86153亩,总产7216吨,平均亩产837.6公斤。今,本县为陕西省六大苹果生产基地县之一,苹果出口每年在300吨以上。据1987年统计,全县有梨园1199亩,产梨276吨;葡萄园1187亩,产葡萄61吨;杏园252亩,产杏36吨;桃园2688亩,产桃489吨;枣园1亩;柿子园326亩,产柿子2261吨;其它果园3017亩,产果74吨。1988年各种水果总产3896吨,1989年3703吨。
八、花椒
本县栽植花椒已久,以西部山区最多,丘陵区次之,川、塬有零星栽植。1955年晁峪乡晁峪村农民邓福汉,采用掺细沙脱花椒籽外壳腊层办法,极大地缩短花椒育苗时间,推动花椒面积成林发展。1962年全县花椒树成林面积达2200亩,但在“以粮为纲”口号下,除凤阁岭、拓石等地残留129亩外,其余均毁于一旦。七十年代初期,花椒生产始有恢复,到1975年花椒总产量达4.32万斤,1979年总产4.29万斤,1980年总产8万斤,1986年总产13.59万斤,1987年和1989年分别增加到15.17万斤、16.86万斤。
九、食用菌
本县食用菌主要有木耳(黑、白)和蘑菇。西周时,先民已采食森林朽木所产木耳,后又截木插入湿阴地,人工培育。1957年,县农副公司在胡店乡仙龙村进行黑木耳人工栽培试点,迄1978年栽培1200架,总产2000斤。1985年,坪头、香泉、通洞、拓石、凤阁岭、新民等乡镇栽培3000余架,产黑木耳8520斤。1989年全县总产达3万斤。蘑菇,在本县过去一直为野生。1979年杨家沟公社巩家泉大队农民李东会学习外地经验,采用架床培育平菇和凤尾菇5平方米,获得成功;1980年千河公社陈家崖大队4户农民,联营架床培育平菇、凤尾菇、猴头菇500平方米,年产菇2.1万斤。1982年,全县养菇2500平方米,总产10万斤;1983年,养菇3500平方米,总产14万斤。1985年,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宝鸡分校学员,采用塑料袋栽培技术,养菇12.5万袋,年产菇达12.14万斤。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