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陈仓区种植业(2)
2011-10-16 17:50:38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一、小麦
    古称“耒”(《诗·周颂·思文》:“贻我耒牟”,“耒”为小麦,“牟”即大麦),是本县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
    小麦,就本县而言,从每年9月中、下旬播种,到翌年6月中、下旬收割,生育期在270天左右。但因地理、气候各地有别,播种、收割时间稍有不同。山区播期最早,收割最晚,即9月上旬(白露)播种,次年6月下旬(夏至后)收割;川道播期最迟,收割期最早,即10月上旬(寒露)播种,次年6月上旬(芒种)收割;塬区播种和收割期居中,即9月下旬(秋分)播种,次年6月中旬(夏至前)收割。
    民国十九年(1930),全县小麦播种面积301900亩,总产150950石,平均亩产5斗。民国二十八年(1939),播种面积346663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9%,总产481862亩,平均亩产1.39石(约208.5斤)。此后,由于田赋和各种苛捐杂税日重,农民负担加重,耕作粗放,总产和亩产均未达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产量。民国三十七年(1948),小麦播种面积扩大到635530亩,总产317765石,平均亩产5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624616亩,总产11261万斤,平均亩产180.3斤。此后,县人民政府将发展小麦生产作为一项大事来抓,除引导农民精耕细作,科学管理外,每年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供农民使用,并组织和调运大批化肥、农药,支持发展小麦生产。1954年,小麦播种面积646444亩,总产13526万斤,平均亩产首次突破200斤大关,达到209.2斤。但在1957年“合作化”和1958年“公社化”运动冲击下,虽播种面积增加,总产和单产出现连年下降。1958年,小麦播种面积661600亩,比1954年增加15156亩,总产10936万斤,比1954年减少2590万斤,单产165斤,比1954年减少44.2斤。1964年,播种面积增加到704700亩,但总产和单产分别降到7650万斤和108.6斤,为历史最低水平。1965年,总产和单产又恢复到1956年水平,播种面积690400亩,总产14336万斤,平均亩产207.6斤。
    “文革”动乱十年,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70万亩左右,最少的1966年685100亩,最多的1975年792500亩;总产有升有降,1966年总产14085万斤,1975年高达24615万斤;单产1969年最低,平均亩产204.6斤,最高1974年312.7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麦播种面积逐年扩大,1979年播种面积为745800亩,1987年扩大为825400亩,1988年、1989年分别为759100亩、791300亩(马营镇划入宝鸡市);总产和单产除1980年因灾减产外,呈稳定增长势头。1989年,小麦总产达到35292万斤,平均亩产446斤,总产、单产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二、玉米
    在本县粮食生产中仅次于小麦,位居第二。它既是主要粮食作物,又是最大地畜禽饲料和饮料工业重要原料,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玉米播种,有春播和夏播之分(俗称早玉米与晚玉米),生育期与高温、多雨、强光、短日照基本同步,有利高产栽培。因地理、气候不同,山区、丘陵区和原区,皆以春播玉米为主,夏播甚微。4月中旬播种,9月上、中旬成熟,生育期130~140天,一般亩产在700斤左右,倘水肥配合好、管理精细,亩产可达千斤以上;夏播玉米,多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下的川道和部分小涧谷地,6月上、中旬播种,9月下旬收割,生育期112~122天,以早播为最佳。试验证明,6月15日前播种,可获稳产高产,其后每晚播一天,每亩减产可达19斤,25日以后播种,一般不能达到完全成熟。夏玉米选用早、中熟品种栽培,生育期短,能高产,全县每年播种面积在22~28万亩之间,占玉米播种总面积一半以上。高产区在渭、千河川道。城关公社西秦大队,每年播种夏玉米1800亩左右,平均亩产600~800斤。1979年,全县有13个生产大队夏玉米平均每亩在800斤以上。1977~1979年,城关和杨家沟公社的15000亩夏玉米,平均亩产750斤,其中5000亩高达800~1000斤。
    玉米在本县何时种植,无考。民国初年,全县每年播种10余万亩。民国三十七年(1948),播种面积515040亩,平均亩产约200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277575亩,总产5790万斤,平均亩产208.6斤。1989年,播种面积377500亩,总产18347万斤,平均亩产486斤,总产和单产分别比1949年增加3.2倍和2.3倍。
    三、高梁
    本县高梁种植约有两千年之久,主要分布在塬区和丘陵区,山区及河滩薄地亦有少量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4%左右。民国十九年(1930),全县播种面积2700亩,平均亩产350斤。民国二十八年(1939),播种面积为69238亩,总产1212万斤,平均亩产175斤。民国三十七年(1948),播种面积减少为42830亩,总产450万斤,平均亩产下降为105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高梁种植面积有所扩大。1949年,全县播种面积58180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总产1355万斤,平均亩产232.9斤。1965年,播种面积63041亩,总产2274万斤,平均亩产360.8斤。七十年代以后,全县推广杂交高梁三尺三、晋杂等新品种,逐渐淘汰散芒、住娄罐老品种,面积、产量均有增加。1971年,播种面积扩大到74067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近6%,总产3770万斤,平均亩产达509.1斤,其中川道少数生产队亩产上千斤。1976年,粮食收购部门提高除洁标准(按30%除洁),挫伤社队种植高梁积极性,面积产量逐年减少。1979年,播种面积43015亩,总产1721万斤,平均亩产下降到250斤。1985年,全县播种面积仅15000亩,总产297万斤,平均亩产仅198斤。1989年,播种面积为12800亩,总产611.2万斤,平均亩产478斤。
    四、谷子
    谷子种植本县较早,多分布在塬区和丘陵区,川道亦有少量。谷子系耐旱作物,农家常用作倒茬种植,产量较好,食用可口,有较高营养价值,历来农民喜种。民国十九年(1930),全县播种面积12480亩,总产12480石,平均亩产1石,民国二十八年(1939),播种面积增加到27778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总产38334石,平均亩产1.38石;民国三十七年(1948),播种面积23205亩,总产23205石,平均亩产1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县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49年,播种面积55698亩,总产762万斤,平均亩产136.8斤;1959年,播种面积达65672亩,总产990.7万斤,平均亩产150.9斤。进入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玉米高产新品种增多、生长期短,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71年,全县播种面积55271亩,比1969年减少10401亩,总产1233.7万斤,平均亩产223.2斤。八十年代后,谷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下降趋势。1981年,全县播种面积40104亩,总产327.9万斤,平均亩产81.8斤;1985年,播种面积减少为13124亩,总产218.1万斤,平均亩产166斤;1989年,播种面积14800亩,总产611.2万斤,平均亩产达478斤。
    五、大豆、蚕豆、豌豆、扁豆、豇豆等豆类作物
    豆类作物在本县每年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3%左右。豆类作物多分布在县功丘陵区和西部山区,约占全县豆类作物面积69%;塬区次之,占28%;川道最少,占3%。大豆,山区多与玉米套种,近年推广早熟大豆新品种,在小麦收割后直播渐多;塬区多在小麦收割后,将麦茬地倒成下年早秋作物而种一料豆类。豆类产量在本县低而不稳,近年鼠害较多,常年亩产百斤左右。1981年,全县播种大豆47147亩,总产195.5万斤,平均亩产41.5斤;1985年,播种面积减少为19201亩,总产252.4万斤,平均亩产132斤;1989年,全县播种面积又扩大为52900亩,总产673.2万斤,平均亩产128斤。
    油料作物
    本县油料作物以油菜(古称“云苔”,又名“胡菜”)为主,芝麻、花生、麻籽、荏子亦有少量种植。
    油菜种植,在本县有着良好地生态条件。川道和塬、山、丘陵河谷水浇地,光照条件好,多采用育苗移栽方法,争时复种中玉米,做到一年两熟(部分直播两年三熟);旱地油菜多为直播,与中玉米或其它作物复种,两年三熟(山区一年一熟,与荞麦混种)。适播期:丘陵和山区8月下旬,塬区9月1~5日,川道9月5~10日。收获期为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生育期在270~280天。
    民国十九年(1930),全县油菜播种面积2452亩,总产1937石,平均亩产7.9斗;民国二十年(1931),播种面积2408亩,平均亩产1斗;民国二十八年(1939),播种面积28132亩,总产11253石,平均亩产4斗;民国二十九年(1940),播种面积39919亩,总产25548石,平均亩产6.4斗;民国三十六年(1947),播种面积20057亩,总产18854石,平均亩产9.4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全县油菜播种面积为24545亩,总产765.6万斤,平均亩产311.9斤,为历史最高产量。1950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减少。1954年,全县引进跃进和胜利油菜新品种种植,因抗冻差、易感染菌核病,产量低。是年,全县种植面积达26157亩,总产69.8万斤,平均亩产仅26.7斤;1955年播种面积扩大为33243亩,总产85.1万斤,平均亩产又减少到25.6斤。至六十年代末,全县油菜亩产徘徊在13~46斤之间。七十年代,先后引进110、7211、关油3号、川油7号、陕油401号等品种,按品种适应性分别在川、塬、山、丘地种植,产量逐年提高。1970年,全县播种面积32802亩,总产178.8万斤,平均亩产54.5斤;1975年,播种面积增加到42365亩,总产达647.3万斤,平均亩产152.8斤;1979年,播种面积45382亩,总产626.3万斤,平均亩产138斤。八十年代,在川、塬地区引进ST75—1.7820和秦油2号品种,除严重干旱年份外,亩产稳定在105~252斤。此期出现了一批油菜高产典型。上王乡吴家庄60多亩油菜,平均亩产380斤;周原乡坡子村百亩油菜,平均亩产350斤;固川乡固川村亩产油菜250斤以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