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西城与西乡县历代县治所在地的关系
一西乡县历代县治地及平西城渊源
在探讨辨析西乡县平西城遗址之前,为了行文方便,须先了解一点,前代史家通过对《水经注》、《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读史方舆纪要》等书的综合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即“平西城”、“平阳城”、“定远城”和“白湍村”实系一地多名。前者是官方行政名称,后者是自然村名,如现象在某个县区乡的治所建在某个自然村一样,无论呼其行政名称也好,或者呼其自然村村名称也好,反正是指同一地点。这个结论被以后史界所认同。
再者,为了正确理解各代志书内容,探寻平西城遗址,还须说明“洋州”的兴废变迁和隋唐以迄元代前期的“西乡县治”(县级政府驻地)的具体地方,拙文即以此文发轫,觉得很有必要。
洋州,《旧唐书.地理志》:“西乡……后魏于此置洋州,以水为名”。《元和郡县志.山南道》“西乡县”条下云:”武德元年间置洋州,州理(州级政府驻地)在西乡,后移兴道。洋水东去县八里”。民国薛博庵《西乡县志》(以下简称《薛志》)注引《太平寰宇记》:“废帝二年于今西乡县置洋州,以水为名”。这些记载一是说明洋洲初建于西魏废帝二年(553)。二是说明因州治靠近洋水(今西乡泾洋河),故名洋州。三是指明洋州驻地距洋水八里。按其所指的地理位置,兼参众史印证(详见后文)洋州治所在今西乡县杨营乡的四季河,这是毋庸置疑的。西魏初立的洋州,至隋大业二年(606)撤销。到了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复于西乡四季河立洋州。唐天宝元年(742)改洋州为洋州郡,治所仍在四季河。天宝十五年(756)洋州郡移往兴道(今洋县)。唐素宗乾元元年(758)又将驻兴道的洋川郡改为洋州,逾迈有唐一代……。这段洋州沿革,散见于《隋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薛志·舆地志》等书的记载。
现在让我们再了解一下西乡县治的变迁史。
据父老递代相传,今天的西乡县城是元代从“蒿坪山之阳”迁来的。《薛志·城池》亦云:“宋建县于蒿坪山之阳。元末皇椢公赤及都屯戌西乡,改迁今治。”张肇栋老先生根据耆老传闻和有关史料记载。对“蒿坪山之阳”的县治旧址,作为多次访问和实勘,从大面积的遗址残物证实了隋至元代西乡县治的具体地点是今城东北郊区蒿坪山(上有蒿坪山寺遗址)东麓的四季河。这里频临泾洋河(古名洋水,百姓呼为祥河。详见《薛志·洋水细注》与牧马河(古名马源水、木马河)的汇合处之西岸。《元和郡县志·山南道》在记载唐宪宗年和年间(806-820)的“西乡县”条下称:“西乡县,上,西北至州(洋州当时已迁洋县。见上文)一百里……洋水,东去县八里。”《御地纪剩》亦称南宋时的西乡县“在州(南宋洋州仍在洋县)东南八十里。这些史料综合说明设在” “蒿坪山之阳”即今四季河的西乡县治,经历了隋、唐、五代、两宋和元前期数代,历时七百多年(不含以前设州时间),这是千真万确的。
隋以前的县治又在何处呢?北宋乐史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时期的《太平寰宇记》称:“后魏正始中仍于今西乡县(即北宋西乡县治四季河)西五十里丰宁戌置丰宁郡及丰宁县。”据此推知丰宁县治(原西乡县治在北魏时的易名)在今西乡峡口②。隋大业二年(606)撤销四季河的洋州建置;同时改丰宁县,恢复原西乡县的名称,并将县治从峡口迁到四季河原洋州的治所。《隋书·地理志》(成书于唐):“西乡,旧曰丰宁,置洋州及洋州郡。开皇初废郡,大业初废州,改县曰西乡……有洋水”。《元和郡县志·山南道》:“洋州,本汉(朝)汉中郡成固县地。先主分成固县立南乡县,为蜀重镇。晋改为西乡县。后魏宣武帝正始中于丰宁戌置丰宁郡。废帝于此置洋州,因洋水为名。隋大业二年废洋州,置洋川郡。武德元年复于西乡立洋州”。《薛志·舆地志·沿革》亦云:“炀帝大业二年……仍改丰宁为西乡,移于废州廨治”。三书所纪,也都说明改丰宁,复西乡,迁徙旧治四季河这一事实。由此可知无论伊说西魏废帝二年(553)至唐天宝十五年(756)的洋州或洋川郡,或是说隋至元代的西乡县治,都是指四季河而言。其间有一段时间还是州县同驻四季河。这一结论信而有证,无需置疑。
前面这些史料的记述和考究,乍看离题较远,其实它是探索平西城遗址必不可少的前奏。
二平西城遗址在西乡县古城子(今西乡县古城镇)
平西城,本是东汉定远侯班超为了征收封地租赋而设聚敛机构的驻地。
《太平寰宇记》“平西城,《后汉书》云,班超平定西城成功,封定远侯,凡三十年告老方归。故城在今县(北宋县治四季河)南,晋置西乡县于此城”。又云:“至太康二年改南乡县(初建县名称)属汉中郡,即改南乡为西乡。即今县南十五里平阳故城也。”《宋书·州郡志》(沈约撰成于萧齐永明六年,即公元488年):“西乡令,蜀立南乡,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更名”。两书所记,第一说明晋改南乡为西乡。其二,晋之西乡县治在平西城(平阳城)。其三,平西城在北宋西乡县治四季河之南十五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