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管理
壶口瀑布解放前,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里交通不便,景区几乎无任何设施。
解放后,景区交通状况大为改善,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对建设和管理壶口名胜区正在按照规划设计加紧建设。
第一节 管理设施
过去黄河壶口瀑布,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旅游设施。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壶口风景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对景区的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与科学管理。
1983年6月,中共宜川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了“壶口瀑布旅游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壶口旅游点,由文化局负责,并开始搞小范围的旅游设施建设。
1984年,宜川县政府正式成立了“黄河壶口瀑布旅游管理处”,编制3人,由县文化局主管。
1987年6月,管理处移交宜川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归口管理,名称未变,管理人员6人。
1989年4月成立宜川县外事办公室。1992年成立宜川县旅游事业局,与宜川县外事办公室两个牌子,一套人员,主管宜川旅游事业,负责上级党政军部分来直接待工作。有人员7人。
1993年陕西、山西两省在山西省临汾市召开了“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总体规划评审会”。县政府设立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开发领导小组和旅游事业局,下设壶口瀑布旅游管理处和旅游开发公司。颁布了“关于保护壶口风景区景点景物,公共设施及林木的通告”,还提出了景区近期开发建设计划。
第二节 旅游规划
由宜川县外事办公室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共同主持,由西安冶金学院主编的《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于1989年底完成,整个规划分17部分。概述如下:
一.概述
二.旅游开发条件
三.风景名胜区性质与规划原则
该风景名胜区的性质为:以壶口瀑布为主体,以黄土高原为背景,以黄河峡谷为纽带,蕴藏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四.规划范围:
北至衣锦村及衣锦渡口;南至蟒头山、老吉堡;东至高祖山及管头山主峰;西至安乐山主峰以及包括甘草在内的仕望河谷。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在陕西宜川县境内的面积为100平方公里,在山西吉县境内的面积75平方公里。
五.风景区保护规划
将风景区划分为1~5级保护区。
六.景区划分与景点组织
壶口瀑布风景区共划分为8个景区:
1.中心景区(为一级保护区):是以壶口瀑布为主体的峡谷空间,面积27平方公里。
2.仕望河谷景区,面积18平方公里。
3.石堡寨景区,面积17平方公里。
4.蟒头山景区,面积25平方公里。
5.安乐山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
6.黄河峡谷景区,由仕望河口至老吉堡黄河峡谷段,面积25平方公里,并设置水上游览专线。
7.南村坡景区,面积27平方公里。
8.高祖山景区,面积20平方公里。
七.环境容量与客源预测
近期:(1996~2000):50万人次,(外宾5000人);
中期:(2001~2010年):120万人次(外宾1.2万人)。
八.游览内容、方式及日程安排。
九.旅游接待设施建设规划。
十.旅游管理机构。
十一.旅游商品规划。
十二.绿化规划及技术措施。
十三.旅游交通规划。
十四.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十五.电力、电讯工程规划。
十六.建设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七.附图(9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