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教育 学校与学生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大约自民初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由于政局不稳,县政府指导不力,教育发展较差。民初虽然倡办学校,但农村除少数学校外多为私塾,沿用旧的教法。以后初级小学逐渐增多,但乡村初小学校学生较少,二三十名不等,教师多为1人,且大部分为1个教室,4个班级在一起,故普遍为复式班上课。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全县仅有完全小学7所。据统计其状况约略如下: 学校数:完全小学7所,初级小学445所,短期小学1所。其中:县立9所,镇立11所,联(保)立334所,私立89所。共计453所。教学班:完全小学32班,初级小学474班,短期小学2班。共计408班。教学班编制:单式35班,复式359班。学生数:13796人(男13458人,女338人)。教职员:545人(男541人,女4人)。每校平均教师1.2人,学生30.5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国民党实行新县制,县政府始设教育科,具体指导学校教育,将一些私立学校逐步改为县立、镇立或保立。自民国三十年(1941)九月起,筹设各镇中心国民学校,全县共设17所(17镇)。同时在各保设立国民小学,经过整顿,将全县220处初小其中的127处定为保立国民学校,95处为国民学校分校。中心国民学校为完全小学,保立国民学校为初级小学,受中心学校领导。此外尚有私立小学(完小)5所,私立初级小学130所。以后中心国民学校又有发展。 临潼县小学学校、教师情况 表29-1
┏━━━━━━━━━┳━━━━━━━━━━┳━━━━━━━┳━━━━━━━━━━┓
┃ 学校类别 ┃ 校 数 ┃ 教 师 ┃ 平均每校(人) ┃
┣━━━━━━━━━╋━━━━━━━━━━╋━━━━━━━╋━━━━━━━━━━┫
┃ 中心国民学校 ┃ 18(包括分校) ┃ 134人 ┃ 7.4 ┃
┣━━━━━━━━━╋━━━━━━━━━━╋━━━━━━━╋━━━━━━━━━━┫
┃ 保立国民学校 ┃ 352(包括分校) ┃ 396人 ┃ 1.1 ┃
┣━━━━━━━━━╋━━━━━━━━━━╋━━━━━━━╋━━━━━━━━━━┫
┃ 私立小学 ┃ 6 ┃ 29人 ┃ 4.8 ┃
┣━━━━━━━━━╋━━━━━━━━━━╋━━━━━━━╋━━━━━━━━━━┫
┃ 私立初小 ┃ 4 ┃ 16人 ┃ 4 ┃
┣━━━━━━━━━╋━━━━━━━━━━╋━━━━━━━╋━━━━━━━━━━┫
┃ 短期小学 ┃ 3 ┃ 3人 ┃ 1 ┃
┣━━━━━━━━━╋━━━━━━━━━━╋━━━━━━━╋━━━━━━━━━━┫
┃ 合 计 ┃ 383 ┃ 578人 ┃ ┃
┗━━━━━━━━━┻━━━━━━━━━━┻━━━━━━━┻━━━━━━━━━━┛
临潼县小学班级学生数情况 表29-2
┏━━━━━━━━━┳━━━━━━━┳━━━━━━━━┳━━━━━━━┓
┃ 年 级 ┃ ┃ ┃ ┃
┣━━━━━━━━━┫ ┃ ┃ ┃
┃ 数 字 ┃ 五六年级 ┃ 一至四年级 ┃ 总 计 ┃
┣━━━━━━━━━┫ ┃ ┃ ┃
┃ 项 目 ┃ ┃ ┃ ┃
┣━━━━━━━━━╋━━━━━━━╋━━━━━━━━╋━━━━━━━┫
┃ 班 额 ┃ 54 ┃ 427 ┃ 481 ┃
┣━━━━┳━━━━╋━━━━━━━╋━━━━━━━━╋━━━━━━━┫
┃ ┃ 男 ┃ 2359 ┃ 15708 ┃ 18067 ┃
┃ ┣━━━━╋━━━━━━━╋━━━━━━━━╋━━━━━━━┫
┃学生数 ┃ 女 ┃ 140 ┃ 1903 ┃ 2043 ┃
┃ ┣━━━━╋━━━━━━━╋━━━━━━━━╋━━━━━━━┫
┃ ┃ 合计 ┃ 2499 ┃ 17611 ┃ 20110 ┃
┣━━━━┻━━━━╋━━━━━━━╋━━━━━━━━╋━━━━━━━┫
┃ 平均每班人数 ┃ 46.2 ┃ 41.2 ┃ 41.8 ┃
┗━━━━━━━━━┻━━━━━━━┻━━━━━━━━┻━━━━━━━┛
民国三十二年(1943)以后,一镇有设两个以上完全小学者,镇以外称分校,后称在镇上者为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其他为第二或第三中心国民学校。民国三十三年(1944),中心国民学校26所(包括分校),学生6467人,平均每校249人,保立国民学校392所(包括分校),学生20501人,平均每校52人,总计学生为26968人。民国三十六年(1947),中心国民学校发展到35所(包括第二、第三中心国民学校),保立国民学校经过调整为359所(包括分校)。学生总数增加到29190人,占学龄儿童的74%。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