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本县人对丧葬极为重视,礼俗隆重而繁琐,从棺木备置、守床送终、发丧成服、穴址勘选以至葬礼、葬仪,均十分讲究。
棺木备置 棺木以木质经久耐朽为选用标准,柏木为上等,松木次之,桐木、杨木最次。按薄厚分,有四寸、三寸、二寸半(二五指)墩子。以页块论,有四页瓦、十大块、十二圆。
本县人给老人做寿材,时间一般选在闰年闰月,取长寿意,棺材前刻“福、禄、寿”等字,后刻香炉、风火轮,有的还要七星板、透花底。
做寿材讲究时间越长越好。上底时,主家要给匠人挂红,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庆贺。
送终 老人病危时,儿女们守其身侧,陪伴生父(生母)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如果死者终前身边子孙众多,被认为是积福后的善终。
净身、穿老衣、点路灯
老人弥留之际,儿女们便将老衣放其床边,待咽下最后一口气,儿女们用瓦盆盛温水为死者擦洗干净身体,再请人为其剃头理发,然后把套好的老衣给死者穿上,并用一块红布苫面,将死者移放专设的灵床上。以柏枝串饼,搁放死者手上,传说阴间多恶犬,死者若遇到,可远祸全身。
灵床下点一盏油灯,称为“路灯”。出殡时,路灯要放在棺材旁边,一同埋入墓穴。迷信传说,阴曹地府黑暗无光,有了路灯照亮,死者方能行走。
倒头纸、脚乘 老人咽气后,亲属要焚烧纸钱,称为烧“倒头纸”。迷信传说,赴阴间路上多有小鬼挡道,烧倒头纸是为亲人的灵魂付买路钱。“倒头纸”点燃后,孝子放声痛哭,接着烧“脚乘”(纸糊车马),目的是让亲人灵魂去丰都城能快一点。
报丧 烧罢倒头纸,丧家开始向本家族人报丧。本家族人陆续来到死者床前,烧纸吊唁。接着,由本家族人分头向亲戚报丧。
奔丧 死者女儿、亲戚得知噩耗很快前来吊唁。吊丧者来到死者遗体旁,须跪倒痛哭,死者家属上前搀扶并劝哭。
入殓 吊丧完毕后,死者遗体被置放入棺,遗体四周用麻纸包裹的禾杆塞实,然后盖上棺盖,并用木钉钉紧,称为“入殓”。入殓一般在死后第二天或第三天进行。
在入殓之先,棺材最底层要撒上细土或干草木灰,上放柏叶朵,柏叶朵上铺褥子,最后将遗体放入。遗体一侧放置死者生前常用之物,如手杖、烟袋、砚台等。大户之家,给死者口中放玛瑙珍珠。盖棺时,孝子尽快抽去死者脸上的苫布,放于棺内。盖棺后,要用黑麻纸将所有接茬的地方糊严。入殓时不得哭泣,更不能有泪掉在死者身上。入殓完毕,男女众孝子伏地放声痛哭。
成服 入殓完毕,丧家大门两边贴上“×年×日发丧,×月×日成服”一类白对联,横额多为“望云思亲”之类。之后,开始按血缘辈分给男女孝子穿丧服,称为“成服”。
儿子、孙子、长重孙穿麻纸孝衣,戴顶饰为棉球的纸孝帽,腰系麻绳,脚穿白孝鞋。儿子孝衣前胸后背,分别书有“哀哀父(母)兮,生(养)我劬劳,生(养)育之恩,昊天罔极”。远房子侄穿短孝衣,戴短孝布,外甥、女婿一般只戴白孝帽。女孝子上穿白孝衫,下穿白裤,外套白裙子,头顶长孝布。
重孙孝帽顶上棉球染成红色。未过门媳妇(无论辈分),白孝衣上缝红布条。怀孕女孝子不得成服。
成服之后,孝子开始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