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华庆班(社)
明弘治年间(1488—1505),遭贬回乡的原清州推官张凤皋和周至乐户王锦,合伙组建一秦腔戏班,定名为华庆班,主要演员有王锦的女儿王兰。清道光十四年(1834)底,本县武举张荣清(第五村新堡子人)酷爱秦腔,筹集资金购买了周至华庆班的戏箱(一说为周至县阳化张家,一说为周至县南集贤张家。还有二说:一说陕西清将某为报恩给张荣清家赠了全套戏箱,一说张荣清家购买了本县杨家村杨华、杨庆兄弟组建的“华庆班”),并招揽原班部分演员入社,后又招收数十名青年学徒,请名师在自己的书院排练。正式演出后,因该班化妆干净,唱腔洪亮,吐字清晰,技艺超群,遂声誉鹊起,名扬西府。此后,各地凡迎神赛会均纷纷前来眉县写戏(即定戏),以至西府流传有“迎神赛会不唱华庆班,神就不喜欢”的说法。每逢唱对台戏(同时有两台戏在相距不远的地方演出,俗称斗台),华庆班必为获胜者。清咸丰年间(约1859),张书、张化兄弟二人继承其父张荣清遗志,用自己家开办烧坊(酿酒)收入,继续办戏班。从外地请来工匠绣衣制靴、削把杖,不惜巨金到西安购买“新蟒”“新靠”(文武角的戏衣),还对戏班重新进行了整顿。由于华庆班重视服装道具,更有闻名西府的须生演员雷大坪、双才,丑角演员木曲灯(绰号),净角演员宝鸡张(宝鸡人姓张)、满满,旦角演员新润儿等著名演员,艺压群芳,技高一筹,每到一地演出,观者如堵,掌声雷动。
民国元年(1912),华庆班更名华庆社。9年(1920),张书之子张春华领箱在周至下青化演出,不幸失火,衣箱全部被焚,演员们抱头痛哭。后怀着绝望的心情回到箱主家,张春华热情款待众艺人,鼓励大家共商恢复戏社的办法。最后决定:由箱主张春华支出一部分,在凤翔府辖各大村预借一部分,演员从亲友家筹集一部分,重新购买衣箱。经过短期紧张的筹集、置办,华庆社又鸣锣登场,开始演戏。12年(1923),张春华去世(年仅39岁),其弟张春友辅佐7岁的侄子张宏德领箱。19年(1930),关中大旱,颗粒无收,华庆社面临倒闭危机,众演员边卖唱,边谋生,经两年的艰辛奔波,社内未饿死一人。22年(1933),天降春雨,庄稼丰收,各地迎神赛会之风盛行,华庆社的演出收入日胜一日,当华庆社辗转回眉时,妇孺老幼皆欣喜若狂,各界纷纷赞扬戏社救活了西府的名流把式。箱主特拿出6份箱款,分发给有功的几位老演员,以答谢他们的勉励支持。有鉴于箱主乐善好施、重视人才的德行,西安三意社的名演员赵镇华、张建民、冉春民、“七岁红”等,先后来华庆班搭班演戏。
华庆班(社)在其100多年的演艺中,其演出剧目先后有《黄河阵》《蜜蜂计》《串龙珠》《游西湖》《回荆州》《蛟龙驹》《绝龙岭》《清华桥》《太和城》《上煤山》《八阵图》《八义图》《破宁国》《蝴蝶杯》《七星剑》《金沙滩》《回西岐》《五典坡》《假金牌》《法门寺》《八件衣》《白帝城》《葫芦峪》《三滴血》《春秋碑》《将相和》《逃国》《梅花阵》《双罗衫》《出五关》《黑叮本》《斩李广》《十五贯》《牛头山》《九连珠》《九华山》《十王庙》《十八路伐卓》《草船借箭》《兴隆会》等250多本(折)剧目,常演剧目保持在180本左右,其中以《醉写黑蛮》《采桑》《黄河阵》《辕门斩子》《俞伯牙弹琴》《打骡子》《杀狗》《秦雪梅吊孝》《庞涓搜府》《五台会兄》等最为叫绝。班(社)中著名演员有雷大坪、新润儿、双才儿、“柳木曲灯”、宝鸡张、满满、王彦魁、八娃、银壮、侯驴驴、鳖娃、袁抱抱、马丙银、张均、大帽帽(姓赵)、柴娃、冯占银等。其中“柳木曲灯”的“阴阳隐”、新润儿的“抡扁担”、王彦魁的“双鞭扫花”,还有“跑马”“打秋千”“骑骆驼”“丑冷”等,成为华庆社独创的绝技。
第四节 剧 团
人民剧团 1950年2月,县人民政府第三科(文教科)接收华庆社和齐镇友谊社,组建成立县群众剧团,田既平任指导员,原华庆社社长张景忠任团长,团内实行团长责任制,工资分配采取按台口破账的“基薪批红制”。年内新吸收咸阳演员米养民和长安演员李新民进团,并开始制作灯光布景。对剧团内部进行整顿,成立以指导员、正副团长、秘书、股长和演职代表组成的团委会,下设宣教、剧务、总务三股,分别负责学习、剧目审查、排练演出、后勤保障及外出联系等工作。
1951年,吸收华新中、王集荣、姜培中、冯志民、李香君、严艺芳、刘新惠、董尚义、李华义、李纪民、郭占民、余培堂进团,还举办了第1期学员培训班。1952年前后,根据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精神,对具有色情、恐怖、封建迷信等不健康因素的剧目加以革除,净化了舞台,使戏曲表演注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反抗剥削压迫、争取自由等新的内容。《白毛女》《穷人恨》《血泪仇》《小二黑结婚》等一批现代新剧目陆续上演。年内剧团新购发电机并制作、更新部分灯光、布景。次年,参加全国剧团登记,取得民间职业剧团演出证。1954年4月,群众剧团举办第二期学员训练班。次年,剧团参加宝鸡专区戏曲会演,演出历史剧《烈火扬州》。李炳义、李凤琴获演员一等奖,王集荣获演员二等奖。9月,县级机关干部捐款修建东关剧院舞台。1956年5月,剧团参加陕西第一届戏剧观摩大会,演出《烈火扬州》,被评为演出、导演、演奏三等奖,剧本一等奖,王集荣获演员二等奖,姜培中、田玉华、李炳义、李凤琴、纪桂芳、严忍信获演员三等奖。会演期间受到省委书记赵伯平、省长赵寿山接见。大会给眉县群众剧团补助1000元,并发给每个演职人员服装一套。同年成立剧团党小组和工会。团内工资分配由“基薪批红”改为“基薪分红制”。1957年,县群众剧团改名为县人民剧团,县政府拨款2000元购置衣箱。剧团建立党支部,李靖华任支部书记。年内举办第3期学员训练班。
1958年,周眉合县,剧团改名周至县人民剧团第一团,严艺芳赴省戏曲学校导演班学习。1959年,一团举办第4期学员训练班。年中,会同二团组成赴省演出团,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1960年10月,一剧团参加省青年演员会演,演出古典折子戏《双下山》和本团刘志渊创作的眉户现代剧《红旗炊烟》,严秋容、李香君、纪桂芳获青年演员奖。下半年姜培中赴省戏曲学校导演班学习。这一时期,剧团因长期深入山区为群众演出成绩显著,被评为全国“五好标兵剧团”,受到文化部、省文化厅表彰。是年举办第5期学员训练班。1961年,周眉分县,恢复眉县人民剧团。举办第6期学员训练班。次年,县政府拨款40000元、黄金0.25两,购置衣箱道具。年内吸收演员赵侠、蔡志友、王清莲、刘吕丹进团。1963年,剧团排演本团刘志渊移植改编的大型历史剧《澶渊之盟》,后赴西安向省市文艺界汇报演出,先后慰问空军21航校、17航校等单位,在西安演出达一月之久。年内县政府拨款开始修建东关剧院。1964年剧团开展“五反”运动,省剧协会员金葳、雷雨在县剧团创作出《一把尖刀》,经修改定名为《汉城春秋》,搬上舞台后参加宝鸡专区现代戏会演。8月,古典剧目停演,全部上演现代戏。10月,东关剧院竣工。1965年,剧团精简演职员工20多名,每人发给回乡安置费50元。1966年剧团成立“红卫兵筹委会”和“赤卫队”等群众组织,开展“破四旧、立四新”,在东关剧院门前象征性地烧毁了几件破旧古典戏装。举办第7期学员培训班。次年剧团演职员工搞大串联,演出瘫痪,下半年成立“反修文工团”“井冈山兵团”等组织。1969年,剧团更名为县文工团并成立革命委员会,举办第8期学员训练班,对乐队进行扩编,全面上演革命样板戏。1972年,县文工团参加宝鸡市创作节目调演会,演出刘志渊创作的现代剧《激浪滩》。举办第9期学员训练班。1973年恢复眉县人民剧团名称,参加宝鸡市创作节目调演,演出《激浪滩》。演出后,由市组织慰问驻宝部队。是年,县剧团废除原地方所定工资级别,一次性套入国家文艺级。8月,县剧团在宝鸡陵塬公社王家托夫大队水库落成竣工演出中,全团人员食物中毒,其中中毒较重者三人送入宝鸡治疗,后经抢救全部脱险。
1974年,县剧团参加宝鸡市创作节目调演,演出刘志渊创作现代秦腔剧《柳林春风》。次年,剧团分成演出队和小分队下乡宣传演出。下半年,县革委会批示在眉县中学举办文艺训练班,参加学员50余人。1976年剧团举办第10期学员训练班,在全县各公社进行普及样板戏演出。5月,参加市创作节目调演,演出秦腔现代戏《飞雪迎春》。1977年春,剧团赴甘肃天水等地,演出“文化大革命”中被禁锢多年的《洪湖赤卫队》《八一风暴》等。6月,排演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个历史剧《逼上梁山》。10月,县剧团冲破思想禁锢,在全省率先排演历史剧《杨门女将》,在县城连演一个多月,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后赴省汇报演出,在西安等地连演半年之久,颇受好评,省电台为该剧演出录了音。《杨门女将》从此成为县剧团的保留节目。1978年8月剧团参加市创作节目调演,演出本团合作剧目《南塬风云》,获创作二等奖,演出、导演、音乐、舞美一等奖,王集荣获演员一等奖,段艺兵、杜效武获演员二等奖,郝宝丽获演员三等奖。团内40%职工调整工资,是年,撤销县剧团革命委员会,王汉强任团长。1979年10月,举办第11期学员训练班。同月,省剧协委员,市、县人民代表,著名秦腔演员王集荣病逝。是年剧团在长安演出辗转途中,运送衣箱的拖拉机翻车,2人受伤。1980年剧团职工宿舍楼(东关剧院右后侧)竣工。40% 职工调整工资。1981年6月,参加市青年演员选调演出,华新中获演员二等奖,黄海英、王秋艳、张永强获演员三等奖。7月,武张军赴省戏曲学校秦腔音乐作曲班学习。1982年7月,县政府拨款35000元,从上海、苏州购置一套衣箱。8月,剧团在东关剧院亮新箱,演出大型秦腔历史剧《白沟议和》。9月,举办第12期学员训练班。次年初,剧团成立艺委会。3月,在金渠公社来家寨大队演出《回荆州》后,凌晨三时舞台坍塌,损失衣箱、道具等折价11000余元。5月,著名演员华新中病逝;9月,调整职工工资,并排演现代剧《安乐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