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间艺术>>正文
眉县民间艺术剧种和班(社)、团(1)
2011-10-28 23:21:19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第一节 主要剧种
    木偶戏 解放前散见于全县各处。本县解放后,除群众继续自发组织外,1961年8月,县成立集体性质的木偶剧团,演职员工资实行批红制度。“文化大革命”初被勒令停演,1967年11月解散。1980年3月,县木偶剧团恢复。1989年2月,县文化馆举行木偶戏调演,常兴、城关木偶剧团相继在县演出六天。演出以秦腔为主,剧目主要有《斩李广》《九宫桥》《下河东》等。演出范围除本省外,远及甘肃,群众影响良好。
    皮影戏 清末至民国流行于本县乡村,后渐衰。1952年,以陈集功为班主的皮影班活动于本县。1957年,成立眉县重光皮影社,班主朱海征,演唱碗碗腔。皮影班演职员多系自愿组合,工资采取批红制。皮影戏演唱以秦腔为主,演出时在台前置一纱幕,用牛皮刻成各种图形的戏剧人物,由一人在幕后挑动表演,由挑线人和文武乐器演奏人员演唱。本县皮影戏演唱大都是秦腔传统剧目,主要有《大堂》《康熙访山东》等,演出范围广及县内外。
    下河寨道情 清光绪年间,县城东下河寨村村民曹九成创建道情班。后由王录继承,它以道、佛家之说为蓝本演唱,属于小调坐唱形式。道情班人员系自由联结。演唱风格与曲子相同,文武音乐齐备,不分行当,只分男女,以其独特的唱腔与悠扬悦耳的乐器伴奏而声闻县内外。由于受演唱体裁及传播范围的限制,发展较慢。1951年11月,道情班王天绪被县首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推选为出席宝鸡分区文艺代表会的代表。1955年,该班参加了在县城举行的眉县第一届业余艺术会演。1962年11月,下河寨道情班参加县业余曲艺会演,被评选参加宝鸡地区曲艺会演。下河寨道情是西府稀有的一个剧种,演出剧目主要有《槐荫相会》《桃园结义》《尧舜禅让》《孟姜女哭长城》等。
    曲子戏(眉户剧) 一说因其产生于眉、户两县而名;一说其曲调缠绵悱恻,使人入迷,故名迷胡。剧目主要有《张连卖布》等。解放后,本县曾流行眉户剧《梁秋燕》,影响促进了一代妇女的婚姻自由。主要乐器是三弦,分清唱和演唱两种,1951年,本县有曲子班一个。
    在本县先后流传的其他剧种还有:
    民国27年(1938),沦陷区难民相继大批流入眉县,河南曲子戏、湖北花鼓戏、线胡戏随之先后传入本县。
    1949年下半年,陕北、山西等老解放区的曲子戏、道情及其他民间艺术,随同解放大军相继传入本县,演唱节目有《夫妻识字》《交公粮》《大家喜欢》《兄妹开荒》《张二嫂纺线》《回门》等。
    自乐班 遍于本县乡村。所用乐器有管、弦、鼓、小锣、钹等,唱腔以秦腔为主,间有眉户等。演员不登场,均系坐唱形式,多活动于迎神赛会、婚丧嫁娶等场所。由于演唱方便,以自唱自乐为主,故名自乐班,成员均为自愿结合组成。民国时期至50年代较兴盛,1951年全县有36个班,参加人数达421人。有宗教音乐队5个71人。六七十年代绝迹,80年代中期逐渐兴起,还出现了全家齐上的家庭自乐班。
第二节 其他剧种
    民国27年(1938),山西蒲剧“晋风社”在齐镇“山西同乡会”(即山西会馆)支持下,以齐镇为点常驻眉演出,直至抗战胜利。34年(1945),该剧社在县城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连续公演数日,其中青年演员王秀兰扮相俊美,嗓音清亮,最受观众欢迎。
    31年(1942)西安正艺社在本县进行抗日幕捐义演。次年9月,眉县建国剧社成立,演出场所在建国剧台(旧址位于县城西街路南),演出剧目有话剧《雷雨》《日出》《野玫瑰》《王老虎》及秦腔折子戏和歌舞、魔术等。
    解放后,外地剧团极少在本县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大唱《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京剧始流传本县城乡。
    1986年底,营头烟霞村青年农民严艺峰,自筹资金13000多元,购置设备,招收演职人员20余名,聘请宝鸡市艺术专业声乐、舞蹈老师授课。经正规训练,组建成立西北地区第一个农民歌舞团——眉县新蕾歌舞团(后改名新艺歌舞团)。对团内演员按业务能力划分为一、二、三类,实行月工资外加演出补贴,再加场次奖金的工资制,演员积极性大大提高。1987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在县文化馆舞台做首次汇报演出。3月3日—4日,歌舞团在岐山县五丈原镇正式售票演出,初战告捷,盛况空前。此后,歌舞团分别在陕西、甘肃、宁夏、山西等省、市、县、乡(镇)巡回演出200多场,到1989年,新艺歌舞团共出演8省100县90多个乡镇及部分中小城市,成为拥有2万余元固定资产、演出人员26人的文艺演出团体。年底自行解散。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