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扶风县社会保障和福利(3)
2011-10-28 22:43:07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第三节 劳动保险
    本县始于1987年。是年3月,成立劳动保险公司,主要任务: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险的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监督管理企业退休退职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费用的社会统筹、支付和调剂以及合同制工人养老基金的收缴管理;指导企业退休职工的服务管理工作。
    一、离退休职工费用社会统筹
    根据《宝鸡市国营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基金统筹暂行办法》,本县于1987年5月一步跨入市级社会统筹,至1990年底,参加社会统筹者39个单位,其中部、省属单位5个;县属单位34个。职工2.6123万人,其中离休职工1007人,当年收缴统筹金116.99万元,拨付125.5万元。其中市调剂8.5万元,本县上解市公司316元。
    纳入统筹的退休费用计10项:离休费、退休费、退职费、副食品价格补贴、生活补贴、工残护理费、冬季取暖费、离休补贴费、退休生活补贴、“四种”价格补贴。
    二、合同制工人养老金统筹
    由用工单位按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17%缴纳,合同制工人缴纳月标准工资的2%,由县劳动保险公司专户储存保管。1990年全县缴纳养老金者1601人,分布149个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年收缴养老基金30.12万元,至1990年底,计缴纳75.53万元。

第四节 社会福利
    一、宝鸡市绛帐社会福利院
    该院起源及其演变是:民国十八年(1929)连年旱、虫荒、瘟疫,大批灾童无家可归,以华北慈善联合会主任委员朱子桥为首,于十九年(1930)九月二十六日创办扶风灾童教养院(下简称灾童教养院),地址县城大公馆,当年收容灾童500余名,后增至1000余名。大者15~16岁,小者7~8岁,本县人最多,岐山、眉县、武功、周至、麟游等关中各县皆有。分男女两院居住,男院居文庙(今县委驻地),女院在仓门巷东侧(今广播站驻地)。院内有保姆、教员近30人,保姆负责衣食起居,教员教读书识字;每天二餐,不定量;穿天蓝色布衣,冬季有棉衣;晚上睡在有床板的大宿舍里,每人褥、被各1条。因灾童太多,常有生病、甚至死亡者,遂在院内设医务所。
    教养院以“教养兼施,工读并重”为宗旨,设教导部、工业部,分别负责向灾童进行文化教育和传授工艺技术。设有7个学习班级,学校经常提醒学生,“你们吃了人民饭,怎么报答人民的恩情”,教育学生热爱人民。
    二十三年(1934),院内办起1附设小学,取名勉仲小学,设1至4年级,从社会招生,学费自理,一直办到建国时。
    院内组织年龄较大,不愿读书的灾童从事工业生产。工业部内设医务科、缝纫科、鞋科、织袜科、竹科和木科。各科从外地请来技师,女工普遍学会纺线、缝衣。灾童能手工做皮鞋。院内衣服自给有余。抗战开始后,选拔50名做鞋能工去北京支援义勇军。
    二十三年(1934)灾情解除,但因饥民先前逃离甚多,本县大片土地无人耕种,卖地无人要。教养院先后在豆村、聚粮、卜村、贤山寺等处买地5252亩,至二十四年(1935)已全部耕种,发展为7个农场,并在聚粮栽植果树400余亩。
    随着灾童年龄的增长,院内着手解决其婚姻问题,有的由社会介绍,有的在院内物色。二十四年(1935)八月二十三日,为收养灾童张民歧和李新梦、王得山和张迎春、梁春彦和张秋风、杨思泰和岳彩霞举行集体婚礼。结婚后,转为院民,继续在院内生活。
    三十一年(1942),山西平陆县教养院并入扶风灾童教养院。三十四年(1945),灾童教养院与河南西霞口教养院合并,改名为陕西省私立扶风灾童教养院。其时,院内原有灾童,有的于年馑过后寻归故乡,有的升学,有的在社会上自谋出路或参加工作,院内仅剩200余人。因人少地多,难以及时耕种,除自种1189亩外,将大部分土地出租给贫苦农民耕种,将7个农场编为怀幼第1村(豆村)、第2村(聚粮)、第3村(卜村)、第4村(贤山)。院内设生产、教导、医务、总务4个组。生产组下设做鞋、缝纫、磨面、耕地、榨油等;教育组下设小学和农业训练班;总务组专管生活、经费收支等;医务组分医务室和产院,给院民治病的同时,对外接生助产。
    办院初,全靠朱子桥等诸善长奔走募捐。二十四年(1935)后,逐渐“以院养院”。1949年收小麦1144石,杂粮90余石,加之果木和院办工厂收入,已足以养院。
    至建国前,该院已改名为陕西省私立扶风育幼院。
    1949年7月本县解放后,该院被县人民政府接管,成立了新的董事会。院内职工有的在土地改革中分得田产,安居乐业;有的安排在西安草滩、大荔等农场工作;有的被选为国家干部,少数年龄尚小的灾童继续留院收养。
    1950年8月,该院被省民政厅接收,并入陕西省孤贫教养院。8月16日,陕西省孤贫教养院由西安迁至本县绛帐车站。1951年12月,更名陕西省第一孤贫生产教养院,并在绛帐车站设残老所,在县城设妇女所和安老所,收养孤、贫、盲、聋、哑人等。后历更名陕西省第一生产教养院、陕西省社会福利院、陕西省社会教养院、宝鸡地区社会福利院,1980年11月更名宝鸡市绛帐社会福利院。
    1990年院内设办公室、行政科、管理科、卫生所、劳动服务公司和4个所:一所(管理精神病人)、二所(鞋厂)、三所(管理儿童)、四所(管养残老和智力发育低下的呆傻)。有职工184名,收、代养人员408名(男309名,女99名),其中残废儿童23名、健全儿童7名、残废老人13名、聋哑人41名、盲人13名、轻度残废人员33名、精神病患者206名、呆痴傻者72名。
    1981年3月,将原布鞋组扩建为制鞋厂,有职工60名,年产鞋19.34万双。1990年产鞋27万双,产值81.38万元,实现利税7.2万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