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作品>>正文

富县旧志简介和序言集锦(1)

2012-6-30 10:58:24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一、旧志简介
    明万历《鄜州志》
    明万历《鄜州志》由万历进士王邦俊编纂,鄜州知州阎思孝参校,成书于万历十二年(1584),为本县首部地方志书。
    编纂人王邦俊,字虞卿,号壶领,今富县北道德乡下柳池村人,明万历二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迸员外郎,出任湖广按察司佥事,继任贵州兵备、山东布政司右参政,明廷都察院右监都御史等职。
    王邦俊告老还乡后,治别业于郭家庄,与唐代诗圣杜甫故居羌村相邻,故于山崖大书刻石“少陵旧游”,著有诗集《征南草》等。
    王邦俊首次编纂《鄜州志》并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春正月亲自为志书作序,其在自撰的《郡志序》中提出:域地、建置、食货、秩官、人物、祠宇、记异、艺文为修志八纲,八纲之下设四十二目。志书成册之后存藏于鄜州书院。可惜,首部《鄜州志》毁于明末战火之中,后人在灰烬中拣得残志二卷,奠定了清代康熙五年(1666)重修《鄜州志》的基础。明万历《鄜州志》残志二卷在清代康熙以后,也遗失无存。
    清康熙《鄜州志》
    清康熙《鄜州志》为康熙五年(1666)由鄜州知州顾耿臣主持编纂的一部地方志书。
    康熙《鄜州志》,是在明万历《鄜州志》灰烬残本二卷的基础上,重新编辑成册的。志书鉴定:分巡河西道陕西按察司副史鲍开茂,延安府知府王廷弼、延安府推官刘翊胜;编阅:鄜州知州顾耿臣;汇纂:鄜州贡生任于峤;校正:鄜州同知王国礼、儒学学正汪坎等八人。康熙《鄜州志》序言,对明万历进士王邦俊首次编修《鄜州志》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康熙《鄜州志》中如实记载、注释了明万历《鄜州志》残志二卷所记载的内容,在艺文卷中原文收录了王邦俊、阎思孝亲自为明万历《鄜州志》所撰写的《郡志序》。
    清康熙《鄜州志》的篇目设置,基本上是按照明万历《鄜州志》编纂者王邦俊所提出的修志八纲分域地、建置、田赋、秩官、人物、祠宇、记异、艺文等八卷六十三目编纂成册,详细地记载了鄜州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人物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所不同的是,将王邦俊修志八纲中“食货”改为“田赋”。纲目变异,体现了编纂者的指导思摁,王邦俊居官后乞归乡里,编修地方志书,着眼于百姓的吃穿度用,因此将物产按“食货”列入纲目,载入志书。顾耿臣身为鄜州知州,则着重官府收入,因此将“食货”改为“田赋”,详细地记载了鄜州的赋税收支。
    清康熙《鄜州志》六十三目75000余字。陕西按察司副史鲍开茂、延安府知府王廷弼、鄜州知州顾耿臣、贡生任于峤等为志书作序印行。今北京、南京、西安等地图书馆、档案馆均有收藏。
    清道光《鄜州志》
    清道光《鄜州志》为道光十三年(1833)鄜州直隶州知州吴鸣捷主持编纂的一部地方志书。
    道光《鄜州志》的编纂可谓机构庞大,人员众多,编辑、总校均为七品职衔。志书鉴定:太子少稞兵部尚书前陕西巡抚鄂山(满州正兰旗人,进士出身);总纂鄜州直州隶知州吴鸣捷(安徽人,进士出身);编辑:鄜州直隶州分防黄龙山州同谭瑀、鄜州训导徐效陵、鄜州经正书院主讲牛献、中部知县路上林等四人;参订:户部翰林院士路德;总校:鄜州分防王家角州判、前宜君知县沈连启等五人;分校王国泰等四人;采访孔庆发等十九人;校刊朱桢等三人,共三十八人。州设昌志堂,集一州之人才,修一州之志书,可见其重视程度。
    道光《鄜州志》在编目设置上,删繁就简,将明万历王邦俊的修志八纲,四十二目归纳为域地、建置、人物、艺文等四款,四款之下设四十三目,记异改为记事和祠宇一同并入域地部;食货分为物产和田赋两部分;物产归域地部、田赋归建置部;人物按秩官、乡贤分上下两卷记载,因此全志共计四部五卷四十三目97000余字。志书成册之后,由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前陕西巡抚鄂山和鄜州知州吴鸣捷等作序印行,今北京、南京、西安等地均有收藏。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