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历史文化>>正文

紫阳县县志序言录(1)

2012-6-11 8:25:01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紫阳县志旧序(一)
    李楷
    天汉隶蜀,今籍于秦;金州属郡,今归直管;紫阳非邑,今特为城,皆沿革之大,不可以不志者也。夫志之难不在笔之工拙,而在政之能否与心之勤惰。请以画喻:峰壑异状,灵诡分形;远近高下之势,阴阳惨舒之情;曲折层次、位置经营之妙,工者得之,拙者失焉。惟政亦然:人之治与忽,岁之丰与俭,租赋出入,管钥盈虚,城守、兵防、疆土、盗贼之事,备总而计之,励精则有余裕,砦窳则益见窘束。是故能于政者勤于心,不者反是。
    紫阳旧无志。有之,自今虞山朱君始。吾闻紫阳在石林水汭虎豹交迹之乡,人薄之者如道旁苦李,生于其地者如海外别区。自设兴镇以来当增棘手,畴昔之所谓吏隐乃称为盘错利器之地。志其难可以得其易,志其易当以思其难。予不才,读紫阳志而有感于令之贤也。今之君子,固有不愿为志者矣。君江南常熟人,笃信谨守,廉平善任。以志为急,知先务矣。
紫阳县志旧序(二)
    邑令·朱允治
    邑有志犹国有史也。国不可以无史,邑顾可以无志哉!金州昔属兴元,领县凡五。明正德间因地险山峻,巨寇啸聚,辛未岁割金州汉阴之地建立紫阳县。治令兹邑时,巳越一百五十年矣。受事之初,即询及有无志乘,佥曰,“明邑侯沁水张公、安邑范公皆修之未成。自鼎革以来屡遭兵燹,城郭坵墟,人民流亡,固已巢无完卵、目无完舍矣,又安得所为志乎!且紫在万峰之中,峻岭危壑,每为盗薮。莅兹土者,急赋税,勤调发,孜孜为民治产谋生之不暇,欲举一百五六十年情事,阐幽扬芳、肉骨而生死之,此实难矣。况乎山川风土、道理远近,文献不存,考订无从也。”治曰:“否,否。紫阳虽蕞尔,正供不盈千,著民不及村落之半,荆榛满目,熊豕交迹,为兴属荒残之最。然亦思朝廷设邑命官,凡邑之建置沿革,可久而无稽乎?邑之疆域名胜可概勿表章乎?其仕兹邑之姓氏政事与邑之名公巨卿、懿行节孝可湮没无闻乎?谁为守土,惟治之耻也。”爰谋之父老,矢志咨访。有邑茂才魏子列台者,尚书确安公嫡派,出其先人所记一册示治。治手辑编次,录成一帙。苦于帑无余金,囊乏遗俸,迟之又久,未克付梓。今皇上亲政之年,治在紫九阅春秋矣。虽无抚字之劳,业居催科之拙,饮冰茹蘖,殚心调剂,虽不能为鸯凤,亦不甘为鹰鹯。迩者防守游戎徐公綦隆与治戮力兹土,同寅共济,幸而小丑荡平,俾治得以告无覆于紫,惟志成,弗负始愿,甚为快事。乃捐资以构剞劂,用垂久远,非好为难也,亦以邑有志犹国有史也。紫虽小邑,洵不可以无志也夫!
    康熙六年岁次丁未仲冬之吉
重修紫阳县志序(一)
    麟承乏紫阳且八年矣,每询所谓紫阳志,皆云:“紫阳之为邑,自明武宗之时始。其时城池之完好,民物之繁萃,人文之蔚起,风土之淳庞,称全盛焉。后百余年而至沁水张公继芳为宰,始修邑乘;又二十年至安邑范公宗文而增修;又五十余年至国朝,常熟朱公允治而再修。迩来兵火频仍,书既佚亡,板亦散失。迄今二十年间,沧桑变易,记载无人,遂成绝响。”麟喟然叹曰:“宰是邑而不知是邑,其可乎?”然紫阳之为邑不难知也。兹山峙川流者,非邑之金城汤池乎?云蒸霞变者,非邑之文教儒风乎?如带如砺者,非邑之干城锁钥乎?兴云吐雨者,非邑之祀事明乎?青松白鹤者,非邑之仙风道骨乎?观乎长林丰草,而邑之赋役尚可问乎?蔀屋茅檐,茼邑之风俗尚可问乎?清水苦蘖,而邑之职官尚可问乎?噫!麟何不幸而宰今日之紫阳也?请以汉喻:武宗之时,嶓冢导漾也;沁水张公为宰之时,东流为汉也;安邑范公之时,东为沧浪也;常熟朱公之时,大别入于江也;而麟之时,其合流入海之时乎!几欲纂集,以鸿雁未归,疮痍未复,补救之不遑,奚暇征文献事载籍哉?戊辰春,始走役,聘本郡刘子会同邑诸绅士较同考异、斟酌损益,辑为新志,亦颇详赡。披览之余,而今日之紫阳可知矣。于是问之诸上召,笔削成书,后之君子踵而修之,虽百世之紫阳可知也。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暮春,知紫阳县事平阳沈麟撰。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