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大年初一,象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凌晨,家家争先早起放开门炮,然后祭天地。小孩换上新衣服向其家族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小孩数角或数元钱。早晨吃饺子(俗称“扁食”)。做时,将若干枚铜钱或硬币包入,吃出者为有福气。饭后,年轻人三五成群的欢聚一家耍牌、喝酒,年老人串门聊天,孩子们亦随大人,或聚于一处玩耍嬉戏、放鞭炮等。这一天,人们诸事不做,见面拜年问好,家家都有备好的瓜果、黄酒,宽待来客。
正月初六,俗称过小年,意为人年。早上吃油糕或馒头;中午祭奠诸神、祖宗,食长面或饸饹,示意长命富贵、幸福绵长;晚上挂灯笼,燃放鞭炮,点长明灯,有丰盛的肴馔和美酒。初七,人日(俗称“人庆”,意为“人庆人年”),过法如同初一。大村庄闹秧歌等娱乐活动多从此日始。
正月十五日,俗称灯节,为民间一隆重节日。早饭吃饺子。产棉区捏花饺儿,谓之“花圪塔”,寓意神灵保佑,棉花丰收。入夜,先点香敬神,后院子里点燃一捆柴禾,谓之“神火”,人不可跳,把筐子在火堆上扔来扔去,同时反复唱道:“哎,要什么哩?要棉花哩!”
这一夜,城乡都非常热闹,为春节闹红火的一个高潮。转“九曲”多在此夜进行。
正月二十三日,俗称老君爷生日。早上食饺子。是夜,点香放炮打篝火,此火为老君爷火,人不可跳,拿扁担在火上摇摆,问老君爷要粮,同时唱道:“哎,要什么哩?(要)千石糜子万石谷,南瓜葫芦菜豆豆,满山遍野绿油油,多打黑豆喂老牛。”
正月三十日,俗称“月尽”(谐音“月庆”)。晚上打篝火,大人小孩均跳火,烤燎衣被。边烤边说:“燎什么哩?燎百病哩!燎净了没?燎净啦!”
二月初二,为龙头节。相传龙王为民降雨除旱之日,故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之说。是日,男理发,女修面,已成惯例。20世纪40年代前,此地狼多,故早饭家家将包子捏为狼形,意为吃狼儿子。今无狼,但仍盛行其吃法。
清明节,为民间又一重要节日。每当清明到来之前,妇女们就把发酵后的面给家中成员捏各种面食(一般成年以上男子为大馍,上附小鸟、小兽;男孩为老虎,女孩为“髽髻”,妇女为梭子),谓之“祭推”,俗称子锤。蒸熟后,以备清明食用,以此祭奠介子推(春秋时晋公子重耳的随臣)。这一天,家家还要上坟祭奠祖宗。因介子推是火烧死的,故人们均不烧纸,用五色纸剪成许多铜钱形的小纸撒在坟上,再培上土,表示对故人的崇敬与怀念。新中国成立后,机关、学校等单位多在此日为烈士扫墓;80年代以来,民间视此日为祖宗立碑之吉日。
四月初八为儿女节。民间有“四月里,四月八,娘娘庙上把香插,人家插香为儿女,奴家插香为什么”的歌谣。许多不育或晚育之妇上娘娘庙插花上香,献面拐拐、老公鸡、上布施钱等供品,以求“娘娘”显灵送子。也有青年男女抽签打卦的,问当年是否动婚或婚姻能否美满。这一天,家家普遍吃凉粉,有“四月八,不吃凉粉不得发”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