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水资源主要包含降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径流资源、地下水资源等方面,总的来说,水质良好,但资源欠丰,加之受骊山丘陵地形的影响,水量分布不均,不能适应主要农作物在生长期对水的需求,因此,还需要想方设法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第一节 降水资源 降水资源,就是水的天然来源,即从大气中落到地面的固体或液体的水,主要是指雨和雪(含冰雹在内)。 降水的季节性 本县位于东亚季风区,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于7月、8月、9月三个月,其降水量为253.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5.9%,且多有 大雨和暴雨;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及干燥的冷空气的影响,使当年12月和翌年1月、2月份降水量仅有17.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这种降水季节差异和年际变化,使旱涝常有发生,对农业威胁较大。 历年平均降水量 本县历年平均降水量553.3毫米,最多739.5毫米(1964年),最少427.3毫米(1972年),累年平均偏差67.4毫米,相对变率12%,降水量呈不稳定状态。 从表3-5可以看出,本县春季的4月、5月、夏季的7月和秋季的9月相对变率小于45%,降水比较稳定,能满足小麦在播种和翌年春季发育阶段所需的水份,有利于小麦生长,但到了秋末至冬季,降水又趋于不稳定状态。 降水空间分布 本县虽然年平均降水量在510至636毫米之间,但是由于骊山丘陵地形的影响,县境内降水空间分布不均,降水量从南向北逐渐减少。骊山丘陵区对水气抬升。 作用明显,地形雨较多,多年平均降水量较大,为662毫米。黄土台塬区处于骊山丘陵北麓,受骊山地势的影响,降水量为585毫米。渭河平原区地形平坦,雨水较少,年降水量为550毫米。 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分平均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最大的月份是8月,降水量是8.7毫米/日。1日最大降水量可达80.8毫米;1小时最大降水量可达27.1毫米;10分钟最大降水量可达9.8毫米。 降水保证率 本县年降水量80%的保证率只有475.0毫米。若以此为据来安排农业生产仅够一料农作物的需水量,如种两料作物就必须采取灌溉措施(其中,4月份降水量80%的保证率仅21.9毫米,加之这时温度高,蒸发快,水量根本满足不了夏播的需要,9月份,降水量80%的保证率为45.5毫米,有利于秋播)。 年降水日数 降水日数是指降水量大于或等于0.1毫米的天数。本县降水日数,全年平均为88.4天。冬季的1月份平均降水3天,日数最少;秋季的9月、10月平均降水10天,日数最多,最长可达21天。相应地,秋季由于阴雨连绵,常常造成日照时间短,这样,对棉花裂铃、吐絮、采拾、晾晒以及玉米后期成熟阶段的生长很不利。 蒸发量 自然植被蒸发量,即农作物需水量,是指绿色作物生长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的总量。按照栽培植被的自然蒸发量来说,本县全年共需水1035.7毫米(理论需水量),但实际年降水量仅仅是553.3毫米, 尚差482.4毫米。由于本县地表水资源极不丰富,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每年产流量仅3.04万立方米。从空间分布来看,南多北少。其中,骊山丘陵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5.02%,年产流量竟占全县年产总流量的57%,每平方公里平均产流量9.57万立方米;而渭河平原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73.62%,年产流量占全县年产总流量的24%,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1.09万立方米。再从年内时间分布来看,也不均匀,75%的径流量分布在6~10月份,而7月、8月、9月三个月的径流量就 占全年径流量的47%,同时,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枯相差3~5倍,而且,径流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与主要农作物生长期间对水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县亩均水资源134立方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及邻县的平均水平,要解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这个问题,需灌水321.8立方米/亩。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是指大气降水在本县面积上形成的地表径流。 地表水资源状况 大气降水量的大小以及地表径流的多少,是与地貌、土质及蒸发等因素有关的。根据降水差异,并依等高线作为分界线,本县可划分为三个降水流区; 〔骊山丘陵降水高产流区〕 位于本县城南部,高程在550米以上,面积201.9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62.07毫米,降水总量为13368.52万立方米。 〔洪积台塬降水中产流区〕 位于骊山丘陵之北的洪积黄土台塬区,高程在400~550米之间,面积174.3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4.75毫米,降水总量为10192.19万立方米。 〔渭河平原降水低产流区〕 位于高程在350~400米的渭河两岸平原地区,面积为734.7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0毫米,降水总量为40412.90万立方米。 本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75.82毫米,年降水总量为63973.60万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根据应用面积加权平均法量算成果,本县地表水资源极不丰富,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亩产流量仅有3.04万立方米。从时间分布来看,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的5~10月份,降水量为44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7.9%,而7、8、9三个月的降水量为27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7%。从空间分布来看,本县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递减。骊山丘陵区面积仅占全县面积的15.02%,但由于地形的影响,地形雨较多,多年平均降水量也较大,为662毫米,年产流量占全县总量的57%。黄土台塬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11.36%,但由于受骊山丘陵地形的影响较大,降水仅次于骊山丘陵区,为585毫米,年产流量占全年总量的19%、渭河平原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73.62%,由于地势平坦,地形雨较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0毫米,年产流量只占全年总量的24%。此外,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大,丰、枯期径流量相差3~5倍,加之全县径流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主要农作物生长期需水的供求矛盾不时发生。 地表水水质 本县地表水主要为骊山丘陵区地表径流。由于骊山丘陵区无污染源,所以,地表水水质优良,各种指标符合地面水的标准或饮用水的标准。根据1983年3月在戏河水库、韩峪水库、芷阳水库、龙河水库及渭河、石川河、清水河、三里河等河取样化验的数据,也证明戏河、龙河、韩峪河、三里河、石川河水质达到生活饮水标准,渭河、清水河水质达到地面水标准。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