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佛教
一 传教活动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佛教传入长安。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较大发展,各州县乡邑不仅广建寺院,僧尼大增,并出现了寺院经济。西晋时,作为“三辅名邑”的本县,佛寺遍地。据境内发现并存有的北魏、北周石刻佛造像考证,佛教传入本县至少有1600余年。
隋、唐时代,佛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本县境内建有不少佛寺和一些称为兰若或招提的小佛寺。1980年,车坞神圪垯村唐墓出土的石刻(墓志型)兰若遗记中,记载了光宅寺一和尚的经历。此一时期,佛经借助诸多自然载体广为流传,其中石窟造像、刻藏经文、经幢传世较多。县境内以金川湾石窟及其刻经最为有名。1952年,县城南门内唐佛图塔下出土的两尊经幢,一尊是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所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另一尊为唐宣宗大顺二年(891)所刻《尊胜陀罗尼经幢》。1982年7月,城关公社枣坪村西山坡出土的砂石菩萨像、黄甫公社寇北村出土的砂石阿弥陀佛石像等,均属宋代佛教活动的例证。
明清时期,佛教与传统的崇神祈福活动相融,借助传统民俗诠释教义,流传更为普遍。境内润镇街、小豆村、李梅庄娘娘庙会成为集中体现这种观念的活动场合。明洪武十五年(1382),各地设僧司、僧官,县级设僧会司。本县僧会司设于县城北寿峰寺内,管理全县僧尼户籍、寺庙准建事宜。时境内寺庵遍地,晨钟暮鼓不绝,佛事广兴。清道光六年(1826),重修小豆村娘娘庙。道光七年(1827),重修金牙堡龙盘寺。今存于黄花山村西的黄花山石窟与造像,黄甫乡寇家沟村的阿弥陀佛石像,县城出土的砂石弥勒佛像,龙盘寺的玉石观音像、罗汉像等,是这一时期佛教活动的遗存与反映。
近代以后,由于兵燹、灾害、社会变迁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境内寺庙毁废严重。民国8年(1919),方里大明寺被人为毁掉。小豆村寺庙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中被捣毁。寺庙的佛事活动被家庭佛堂所替代,佛教活动日趋衰微。1965年,县内有佛教神职人员28人(女2人),其中主持1人,僧尼27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官庄龙盘寺、黄甫昌隆佛学院、润镇街姜嫄庙(俗称娘娘)、固贤薄太后庙相继修复,佛事活动正常,佛教信徒渐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