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翙
■兰璞
众所周知,井勿幕是“西北革命巨柱”,也是陕西反清斗争的实际策动者和精神领袖;而凤翙先生也是这场革命的不二功臣。
张凤翙(1881-1958),字翔初(亦作翔楚),原籍河南沁阳。光绪初年家乡灾荒,随作铁匠的父亲辗转流寓西安,久之遂入咸宁县籍;19岁考中秀才,废科后考入陕西武备学堂,未毕业又被陆军部选派日本士官学校深造,识者称其“相貌秀伟,态度严正,不滥交际,不轻然诺,但胸有城府,敢作敢为”。据说,留日期间,即已秘密加入同盟会(一说同盟会外围组织“日知会”),行止缜密,表面不事革命活动。宣统元年(1909年)回陕,被授新军混成协司令部参军,旋又兼代二标一营管带。因军事良好,办事认真公允,在中下级军官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曾对知己张钫、钱鼎私下表示“绝对主张革命”“将来一定出来干”,并嘱其“切要机密,以免偾事”。
武昌首义消息传至西安,井勿幕恰好不在省中,由郭希仁、李元鼎(子逸)等主持机要,决定10月22日(农历九月初一)举事,拟推钱鼎指挥。钱以资望不足恐难胜任力辞,大家遂共推凤翙先生担任。21日(农历八月三十日)晚,张钫、钱鼎约凤翙先生至营部大操场,通报众意,先生略加沉思,便毅然答应,称:“这是革命大事,既承大家不弃,要我出来干,这是义不容辞的。成功了是国家民族之幸,万一失败,你们都说由我一人主使好了,千刀万剐我愿一人承受。既然决定明天起义,那就事不宜迟。”22日早林家坟(在西安西关)会议上,张钫宣布响应首义,凤翙先生指挥,钱鼎副之,大家表示同意。有人提出缓至26日或28日动手,先生再申事不宜迟,必须当机立断,耽搁几天,“高竿的人头都早已风干了”,并且要求大家精诚团结。接着即部署午间12时动手。后来,攻占军装局战斗10时许即因故打响,其他各路也提前动手,很快就占领了军装局及鼓楼、南院(巡抚部院)等重要据点、衙门和城内除满城以外的广大地区。当晚,先生又与各领导人集议,确定了若干稳定局势的措施。
这些措施,关乎成败,至为重要,表现了先生关键时刻卓越的领导才能。两天后,满城攻破,巡防营反正,西安起义遂告成功。从而奠定了陕西北方首个起义省份、全国最早响应首义省份之一的历史地位,也使清廷固守陕甘、收复东南的图谋化为泡影。
机缘凑巧,勿幕先生辛苦多年,为革命做了大量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正式发动的时候却不在西安;凤翙先生一向不曾显山露水,革命发动的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一举成了陕西辛亥革命的具体领导者。只是,成功后督陕时凤翙先生阿附袁世凯,排挤井勿幕,枪杀万炳南,屏退革命党人,铲除洪门帮会,起用旧官僚,追剿白朗军,“二次革命”还杀害了邹子良、马开臣等反袁义士,导致袁系陆建章得以顺利入陕,使此后陕局战伐不休,调京多年及回陕定居后,凤翙先生又长期绝迹政坛。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