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扶风县生活习俗(1)
2011-10-28 22:37:57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一、饮食
    1.主食及花样。建国前,富户主食小麦面粉、大米,偶以杂粮调剂口味。贫户多食粗粮,间以小麦、大米改善生活。
    建国后,县南绛帐、上宋、揉谷三乡(镇)人多地少,水利优越,小麦、大米收获约各占一半,农忙时主食小麦,农闲时主食玉米等杂粮。县北法门、黄堆、南阳、天度一带,地广人稀,以小麦为主食,兼食小米等杂粮。之后随着全县水浇地的增多,农作物结构的改变和粮食产量的逐渐增加,普遍以小麦为主食。主食作法多种多样,以面条、稀饭、蒸馍为多。面条有“宽面、窄面、细面、挂面、削面(削筋)”等;佐料以“荤、素”分;食法有:“干面、汤面、一锅煮面”等。“臊子面”系本县传统佳肴,具有“煎(热)、汪、稀”特点,全县多以先捞面后浇汤,唯县城周围先舀汤,后捞面。馍种类主要有锅盔、干粮、馒头、煎饼、油饼、包子、花卷等。“鹿羔馍”系本县传统风味食品。其它小吃尚有面皮、水饺、油茶、豆花、麻花、油糕、凉粉、粽子等,“法门油粉”最为名贵,有“软、光、筋、香”四大特色。
    2.副食及蔬菜。副食品主要有豆腐、粉条、大肉(猪肉)羊肉、鸡蛋等。品种繁多。建国前,多数人仅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修建时才用副食蔬菜宴客,唯城镇人、农村富户日餐配有副食蔬菜。建国后,1970年前,农户仍主要靠挖野菜;后相继自己种植蔬菜(包括鲜嫩“苜蓿”在内);大多数人上市购买。主要蔬菜有红萝卜、白萝卜、白菜、韭菜、大蒜、豇豆、黄豆芽、芹菜、菠菜、茄子等。“透心红萝卜”系本县蔬菜中的一大名产,其特点是个条修长(一般6至7寸),大小均匀,颜色鲜红,质地脆嫩,味道甜美,生熟均可食用。农村有“离了红萝卜,上不成席”之说。近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副食与蔬菜品种增加,有蛋白肉、西红柿、大辣椒、茄子、韭黄、莲花白、架豆、土豆(洋芋)等,食用量比1970年前约增3倍。本县人喜欢多味菜肴,偏爱酸、辣。烹调既注重主料的色、味、香,又喜爱佐料的鲜、酸、辣。传统习惯是一日三餐。早、晚一般为馍伴小菜稀饭(糁子或糊汤),中午食面条。晚饭比较随便。
    3.筵宴。本县筵席风味,各地大同小异。酒、莱、饭为筵席三要素。县城公宴通常有八菜一汤,多为猪鸡牛鱼肉、鸡蛋和其它炒菜。农村宴席有干菜和汤菜两种,干菜为炒菜;汤菜只添菜不换碗。婚嫁一般为“十三花、十二起”;生日、满月一般摆“十大碗”;丧葬为“九碗”,县南一带忌讳吃肉。“十三花”:四碗豆腐,上覆盖肉片(又称“柱碗”)分摆四角,两碗稀菜(煮粉条拌绿菜),两碗豆腐,两碗豆芽拌粉条,两碗炒素菜,一大盘甜米置中央。“十二起”又称十二件,比“十三花”少一盘甜米。“十大碗”又比“十二起”少两碗炒素菜。九碗是豆腐两碗,煮粉条两碗,凉豆芽拌粉条两碗,红白萝卜两碗,一小盆煮粉条。无论干菜汤菜,开席前须有凉菜供下酒,唯丧葬宴席只备一大碟混炒的粉条豆腐或只是粉条加青菜。
    4.茶点。本县老人嗜好饮茶,故城镇和农村要道常设茶摊(馆)。清未民国时期,县城有茶馆、茶摊十余家,农村人多以黑豆、梨花、兔耳草、黄芹、白果叶、山楂叶代茶。建国后,改以购买茶叶。今成年人几乎多数饮茶,尤喜陕西青茶、茉莉花茶。农村老人多喝“酽茶”(或称“罐罐茶”);城镇人以淡茶为主,并有元霄节吃“桂花元霄”、端阳节吃“油糕”、“粽子”,中秋节献月亮吃月饼、梨、苹果、枣儿、核桃等干鲜果的传统。
    二、服饰
    1.容装。清代,本县男性蓄发,梳辫子。官、绅、士、儒年过30,一般农民60岁留胡须。姑娘留发扎单长辫,婚后在脑后盘发髻,俗称“盘头”。辛亥革命后,男人剪辫剃须,遗老仍留小辫、长发,状似妇女剪发头,唯脑门上剃光。民国时理发始用推剪,青年留有西发、平头、分头、抛顶等,中、老年多剃光头;部分妇女剪去发髻,改留“剪发头”。姑娘梳单辫子,已婚妇女有的留“短发”,有的仍留“盘头”。建国后,发型日渐繁多,男人留“西发、大背头、平头、青年头、上海式、学生式”。农村老人以光头居多;姑娘始留双辫;幼女有“儿童式、蝴蝶式、小辫子、朝天辫”等。成年妇女以剪发称著。80年代后,城镇和少数农村青年留披肩长发、烫发。
    2.服装。唐代,本县受都城长安影响,兴盛长裙,宽衣大衫,系腰带。妇女衣着红、紫、蓝、绿各色。明代大体与今演古典戏剧服装相似。清代和民国初,着装有大襟式和对襟式两种,大衣襟者居多,大襟有长袍和短褂之别。男女均穿“大裆裤”。冬季,富人士儒多穿长袍马褂,衣料多以绫绸缎,衬以羊皮、狐皮或丝棉,作工颇考究。夏天穿长衫或短褂,非绸即纱,质优色艳。贫人穿短衣袄,土布为料,色以红、绿、青、黑、白居多。农村男子一年四季腰系黄色布腰带,妇女则系黑围裙。民国中期,中山装、学生服、旗袍和裙盛行,西装在县城视为“洋装”。逢有盛典,着长袍、马褂者不乏其有,配以礼帽,颇感“时髦”。面料,细布取代了土布,阴丹士林布和纯蓝布风靡一时。县城人普遍穿中山装,少数政界人员穿西装,戴礼帽,配以眼镜、皮鞋和手杖。农民仍穿土布缝制的大襟衣、便裤。少年学生多穿童子军服和学生服装。建国后,长衫、大褂绝迹,旗袍便衣日渐减少。盛行一时的男装有中山服、红卫服、学生服、青年服、解放服、工作服和各式各样的大衣;女装盛行列宁服、春秋衫、两用衫、轻便衫、拉链衫,各式大衣和女裙。
    “文化大革命”中,穿着款式单调,青壮男女服装几乎全为蓝黄色,样式一律为解放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衣料花色品种丰富多彩。青年们追求新颖时髦的衣服款式,有上海服、西服、港服、卡曲衫、喇叭裤、西装裙、旗袍裙、学生裙、连衣裙。农村老年人服装式样变化甚微,但质料大部分已由土布变为市布、混纺、化纤。男女青年冬季多穿“滑雪服、太空服、多功能防寒服”,夏季为“港衫”。平时多穿牛仔裤、皮茄克;女青年中流行“蝙蝠衫、健美裤”。
    三、用具
    本县农村历史上以土坯(俗称胡基)垒灶。清末至民国间,盆、罐、缸、钵、碗、盏多为粗陶器。富户有八仙桌。照明点清油灯,夜行用灯笼。传统盘土炕,铺苇席。民国时,富户有热水瓶、闹钟之类,县城温玉珊家卧室用江西瓷砖砌墙,并有存放钱币的保险柜。建国后,日用器具逐渐由低档向中、高档发展。碗、盆、杯改用彩釉陶或搪瓷钢精质料。户户有热水瓶。1970年后,大多数农户逐渐有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钟表。1980年后,几代传用的“黑财柜、红银柜、小箱子”已被五斗柜、大衣柜、高低柜、组合柜、床头柜、写字台取代,部分农户有照相机、钢丝床、食品专柜、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沙发、电风扇、台灯等。城镇职工和部分农村人冬季使用电褥子。
    四、娱乐
    本县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有“社火、龙灯、狮子、旱船、竹马、蚌灯、锣鼓、打秋千”等。唐、宋后,除大灾歉收年,每年春节全县各地农村均自发组织社火,既娱乐又祭“神灵”。建国后,社火更为盛行,每逢春节,各村竞相比胜,有马社火、床社火、车社火、高芯子等,并有“转鼓、竹马、旱船、云朵”等。
    民间日常游戏有:下象棋、打扑克、掀花花、推牌九、丢方、猜拳、斗鸡;儿童游戏有瞎子捉跛子、跳房子、瞎子摸象、打“靶儿”、“官、兵、捉、贼”、打尜、翻绞绞、打纸包、跳皮筋、踢毽子、点十窝、“狼吃娃”等。
    五、称呼
    本县社会交往从古至今一般互称“先生”,今改称“同志”,技、艺行道称“师傅”;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系统称“老师”。农村称呼古今变化不大。
    1.长辈称呼。对曾祖父母称“老爷、老婆”或称“爸爸爷、爸爸婆”;祖父母称“爷、婆”,外祖父母称舅家(yǎ)爷、舅家(yǎ)婆;父亲称“爹或伯、爸”,杏林、揉谷等地称“大”(diá);母亲称“妈、娘(niá)”。将岳父称“姨父”,有的同父亲一样称呼;岳母称“姨”,亦有同母亲一样称呼的。
    2.父方亲属称呼。对伯父称“伯”,按排行沿称“大伯、二伯、三伯……”;对伯母称“老妈或大妈、二妈、三妈…”;对叔父称“爸”或“爸爸、大爸、二爸、三爸……”;对叔母称“娘”(nia)或“新娘(nia)、二娘、三娘……”,杏林、揉谷、召公等地部分村庄称“婶子、大婶、二婶、三婶……”。
    女性不论本人年龄大小,均依附丈夫排行。
    对姑母称“姑”,对姑丈称“姑父”。
    3.母方亲属称呼。舅母称“妗子”,也有称“妈”,舅父称“舅”,姨母称“姨”,姨父称呼不变。
    4.平辈称呼(包括亲戚)。兄称“哥”,弟称“兄弟”,姐姐称“姐”,姐丈称“姐夫”;对嫂称“嫂子”。城镇有少数人对嫂称“姐”,对姐夫称“哥”。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