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陈仓区戏剧介绍(1)
2011-10-16 22:35:39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第一节 剧种
    本县戏曲,以西府秦腔为主,有西府清曲、眉户、碗碗腔、关中道情、话剧、豫剧、京剧和歌舞剧等多种,其唱腔、乐器及表演各具特色。
    西府秦腔
    西府秦腔亦称西路秦腔,为秦腔流派之一(与皮影、木偶相对而言),形成于明代中叶,鼎盛于清末。民国二十年(1931)后由于交通事业发展,东西府文化开始大交流,中路秦腔逐渐渗入西路秦腔,同化和取代了西路秦腔,西路秦腔趋向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宝鸡地、县两级剧团又以中路秦腔为标准,西路秦腔在乡村江湖艺人中尚有保留。
    西路秦腔的形成,据资料载,明代中叶周至、户县、眉县一带的“周至腔”,扶风、武功、兴平、礼泉、乾县一带的“礼泉腔”流人宝鸡、天水一带,与地方小曲、晋戏、傩戏、佛曲、民歌等融为一体,逐渐形成而发展的。它的唱腔单纯,表演大方,乡土气息浓厚,抒情性强。其音乐唱腔为板腔体结构,板式有四种(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板头约15种(大板、尖板、二六板、蹲锤、阴司板、二板等),唱音两种(苦音、花音),曲牌约二百余个,常用者五六十个,文场面民国初以前以二弦为主,板胡为副,民国中期后,板胡逐渐取代二弦,成为主要乐器。武场面较丰富,有大锣、戏锣、搧子、铙子、暴鼓、干鼓板和桄桄,配合使用,铿锵有节。脸谱与演出剧目与中路基本相同。在表演程式上略有差异。早期演出剧目无考,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虢镇南门外东侧建有豪华舞台,可知当时本县即有剧团活动。
    清道光年间(1821—1850),虢镇西堡田××创办“义兴班”,称田家戏,为本县西路秦腔有史可考之首,系西路秦腔四大班之一,至民国初年解体。清咸丰十一年(1861),虢镇东堡湾阁底堡王炳创办“聚顺社”,俗称王家戏,祖孙四代历时85年,共演出剧目百余个,以“四驹八图”剧目演出名振西府,民国三十五年(1946)散班。
    清同治年间(约1862),天王镇伐鱼村金北瓜创办祥瑞班,俗称“金北瓜戏”,在渭河南天王、磻溪一带演出七八年解散。据光绪三十四年(1908)统计,全县有大戏班聚顺社、田家戏、德娃班、张万班、天运班、红萝卜戏、沙锅班、天顺班、才才娃等9班。清末,全县只剩聚顺、田家、德娃、才才娃4班。
    民国初年,千河司家崖司东记创办“东记家戏”后,甘峪安正、卧龙寺范世贵又创办“安正家戏”和“花脎家戏”。民国十六年(1927),西安易俗社陈玉华带领十数名演员,赴汉中组建中路秦腔易风社演出。次年陈玉华病逝,符少初接管后改名新新社。民国二十年(1931)左右,社内四分五裂,入不敷出,剧社停演。此间,杨虎城部三十八军留守处接管新新社,起名“新汉学社”,添置衣箱道具,到长安等地招收新学员,培养新秀。三年后,李新纪、高新岳、乔新贤、刘新惠、赵新虎、米新红等第一批新秀出台,演出《软玉屏》、《蝴蝶杯》、《双丝帕》、《比翼鸟》、《夺锦楼》、《白玉楼挂画》等剧目轰动一时。民国二十三年(1934)8月,出汉中去西安时,路经东河桥,著名演员张经俭不幸死亡,到西安演出座位不佳,十余日后返回咸阳、凤翔、宝鸡演出很受欢迎,即在虢镇西寺露天剧场扎根至本县解放。民国十八年(1929),甘峪乡温世英利用地方民团团长身份创办鸣盛社(群众习称“温家戏”),初演不景气。民国二十二年(1933),贾村陵厚寺举办“刀山会”,温世英请求李甲宝(又名李华)及其弟李栋演出,顿时鸣盛社名声大振、陇、宝、翔。嗣后,温世英选李甲宝为领班,社内纪律严明,演出阵容整齐,人们把鸣盛社又称为“甲宝戏”。常演剧目有《春秋配》、《四进士》、《安安送米》、《烙碗计》、《黄河阵》、《通天河》、《卖苗郎》《八义图》、《九莲灯》、《七星剑》、《回荆州》、《十道本》、《抱火柱》、《走华山》、《赤壁战》、《武二郎打店》、《三打祝家庄》等数十本。李甲宝(旦角)主演的《杀狗》、《拾玉镯》、《安安送米》、《春秋配》、《黄河阵》、《采桑》等戏,场场受称赞。该团主要演员有:须生赵进俦、文武生李栋、小生郑治生、老旦赵西社等。民国三十六年(1947)因后继无人散班。民国二十四年(1935),虢镇地区秦腔受好者姚仁庵、张子经、焦儒等人倡导,酬集73股共3650元创办起新民社。新民蔡德江筹办蔡家戏。民国二十八年(1939),县保安团上校团长秦伯瀛、胡宝珊(县保卫总团第五区团长)、张巨贤三人集资创办三民社。
    1949年7月本县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招收已解散的大戏班主要演员李新纪、高新岳、晋新安、任新宇、范玉花、庞玉民、吴惠民、苏新恭和司鼓姜新培等30多名演职人员,由县委副书记焦世雄负责,9月15日成立起本县第一个中路秦腔专业剧团——宝鸡县新声剧团。10月份配合肃特反霸、民主建政,下乡巡回演出。
    1950年,虢镇西堡、北堡、周原第四村、俱家村、有礼村、宁王宁王村、阳平东枸村、蜀仓东崖村、天王寨子村、县功桃园村、凤阁岭毛家庄等十多个业余剧团相继成立。演出剧目除传统古典和历史剧目外,《白毛女》、《血泪仇》、《穷人恨》、《阎王债》、《一家人》、《大家喜欢》等新编现代剧深受群众欢迎。1952年县新声剧团调宝鸡地区演出,由专区接管后,县人民政府大力倡导发展群众业余剧团,到1955年全县农村业余剧团已发展到75个。
    1956年,经县人委与西安市协商,调尚友社二队来县落户,改名为宝鸡县人民剧团。1958年随县制撤销并人宝鸡市戏曲剧院秦腔一团,1961年宝鸡专区撤销戏曲剧院,恢复
    原名新声剧团后,又随县制复设下放本县,改名为宝鸡县人民剧团。此间,正逢三年困难时期,农村业余剧团演出基本停止,仅有县专业剧团在县内活动。1964年“社教”运动开始后,县剧团大部分青年演职人员,被抽调去“社教”工作团,名演员李新纪被揪斗后撵出剧团,加之古典剧和历史剧停演,演出活动极为萧条。
    1966年,“文革”开始后,县剧团领导、名演员、导演、教练、老艺人都当作“走资派”、“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被批斗后清洗出团,县剧团内群众两派分别成立了谓之“红色造反文工团”和“工农兵文工团”,配合“文革”运动演出小节目。1970年,江青炮制的所谓“八个样板戏”出笼后,县文工团及宣传队(此间农村组织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百余个)争相排演,瞬间“样板戏”占领了文艺舞台,古典、历史秦腔艺术在本县销声匿迹。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县剧团恢复了古典、历史剧目演出。1977年排练大型古典剧《逼上梁山》,在县内和宝鸡地区连演30余场,深受观众欢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连续排演《三滴血》、《十五贯》、《三打白骨精》等秦腔古典剧目,演出均得到观众的赞扬。此间,天王、周原、宁王、双白杨、上王、贾村、赤沙、香泉、晁峪等公社和阳平东枸、蜀仓东崖等大队纷纷建立和恢复业余剧团,排练古典和现代剧目,走乡串村演出。
    1982年,县人民政府为振兴秦腔拨专款2万余元筹办宝鸡县戏曲学校,首批录取学员34名,1984年12月结业期满。此间,新街、杨家槽、淡家村、王家堡、贾村、蟠龙、慕仪、北村、郭家村、陵原、桥镇、严家村、磻溪、双白杨、新民等农村自筹资金,自请教练,办起业余戏校(班)18个。据1987年统计,全县从事秦腔艺术的专业和业余演职人员共1000多人,正在各戏校(班)接受培训的500余人。
    在本县活动的西路秦腔著名演员有武吉娃、刘家娃、黄谋娃、魏根子、侯烈、焦明珠、任增气、甲寅、邓金钟、张太、司东计、戴荣、唐二瓜、朱宗莲、魏甲合、孙双钱、唐双魁、李华、香玲、吕贵、温玉堂、甘清云、杜文华、魏凤鸣、李锐;中路秦腔著名演员有乔新贤、张新华、黄金花等。建国后,在政府的精心培养下,青年新秀不断涌现。1988年,县剧团青年演员刘兰萍主演《背妹告状》参加西北五省电视大赛,荣获陕西省公主杯二等奖。
    1989年统计,在本剧坛贡献较大,被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接收为会员的先后有权衡、张积善、王文仕、刘发民、司芬琴、李新筱、王新虎。
    西府清曲
    据传,秦躁公时(前442~前425),王宫中演奏的平弦曲子,传遍雍州大地,元代流入本县民间传唱,清朝流行甚广。因起源于秦西之地,故称“西府清曲”。以曲艺坐唱形式,配以弦乐伴奏,音乐婉转,唱腔悦耳,是关中西部群众最爱听的一种民间小调。农村逢年过节、古会、农家红白喜事,邀曲子队助兴,已成为西府民间传统之习俗。清曲内容极为广泛,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演义、婚姻爱情、英雄豪杰传奇。主要剧目有《喜吉庆》、《八仙庆寿》、《贺新房》、《渔家乐》、《卖杂货》、《放牛》、《游春景》、《庄稼禾》、《大观灯》、《十二将》、《百宝箱》、《景阳冈打虎》、《思情人》、《哭五更》、《相面》等。民国以前本县较有名的清曲班有:贾村的广福班,蟠龙的东坡班,马营的西庄班和温泉班,八鱼的姬家店班和淡家村班,西部山区的新民班。“三能”(能弹、能拉、能唱)老艺人有磻溪的贾振、马营的刘、清溪的陈列焕、新民的豆志祥等。
    五十年代初,全县有清曲班19个,常在农闲之时为群众以取乐趣。
    1956年,在原清唱曲目基础上,通过加工将《王妈问病》、《张连卖布》、《三请诸葛》、《小姑贤》、《亲家母打架》、《二姐娃问病》等搬上大舞台演出后,其语言风趣,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喜爱。
    碗碗腔(俗称灯盏碗碗腔)
    清光绪五年(1879),杨家沟乡巩家泉村李学明成立家庭灯盏碗碗腔皮影班始,流行于虢镇至蔡家坡的渭河两岸。常演剧目有:《玉凤楼》、《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洞庭湖》、《银索计》、《波水计》、《二度梅》等50余本。民国二十年(1931),西府秦腔和中路秦腔戏班逐渐增多,碗碗腔渐落,李学明皮影班解体,改由李祁劳接传秦腔皮影班。1961年,李学明长子李辛,孙子李有柱、李祁劳,被邀请到宝鸡新声剧团指导排演碗碗腔《借年》、《古泉激流》等剧目。“文革”期间,李祁劳被邀来县文艺班指导移植碗碗腔现代剧《常青指路》后,碗碗腔剧种偶尔出现。
    眉户(俗称“迷胡戏”)
    属套曲式剧种,曲调有《银扭丝》、《慢诉》、《紧诉》、《勾调》、《西京》、《一串铃》等200余种。民国时,本县唱眉户戏者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省文工团来县演出眉户剧《劳军》、《大家喜欢》。1953年,眉户现代剧《梁秋燕》在县剧团排演后,成为本县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个剧种,许多业余剧团排演,至今不衰。演出剧目多为现代剧《两颗铃》、《战鼓催春》、《送货路上》、《槐树庄》、《兄弟姐妹》、《壁垒森严》、《不平静的海滨》。传统历史剧《张古董借妻》,是县剧团眉户剧演出的代表作。
    另外,本县外来剧种有豫剧、京剧、话剧。抗日战争期间,豫剧“四大名旦”之一陈素珍,随沦陷区人民,来县城大地剧院演出《耶律含嫣》、《破洪州》等剧目达三月之久,场场座无虚席。不久,陈剧社去兰州演出,爱国艺人常香玉剧社来宝演出,旅宝河南同乡会筹资修建“河声剧院”一座《今宝鸡剧院旧址),1949年解散前夕迁往西安。
    话剧在本县出现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冬,国民革命军某部乐团在虢镇蔚文小学戏台,演出话剧及管弦乐。次年,中国左翼联盟演出三分团来县城演出《秋海棠》、《野玫瑰》等剧目。
    京剧始于1950年2月,西北人民解放军18兵团政治部文工团,在虢镇南门外戏台演出京剧《打渔杀家》、歌舞剧《兄妹开荒》。1953年10月,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率团在渭阳柴油机厂演出。
    上列剧种在本县已流传数十年,县内至今无专业剧团,仅有城区工厂业余剧团偶有小节目演出。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