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陈仓区戏剧介绍(2)
2011-10-16 22:35:39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第二节 表演形式
    戏剧因其剧种不同,表演形式各异,在本县以皮影形式演出为最。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死后,有一叫少翁的人夜间设帷帐,用灯光照射人影,使武帝仿佛得见夫人再现,非常欣喜。此后,用树叶、纸、牛皮刻制偶像,通过灯光照射,在帷帐表演剧目的形式出现。本县何时兴起,无史可查。据清末到民国年间统计,全县有皮影班(社)62个。皮影戏班,大多是有钱人置箱,请唱把式领箱,由六七人或八九人组成戏班流动演出。皮人、道具、乐器只装一两个小箱,人背、肩挑,奔走四方。戏台设置为“方方八九尺,四角栽起椽,半空靠四面,各架一页板,中间置一桌,三面芦席围,前面挂白纱,长六宽三尺,纱后吊灯盏,帷帐皮影显。”有诗云:“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光下,一笑还从掌握来。”一套最简单皮影戏箱,需刻制顶头(人头像)250人,身影(躯体皮影)40把,桌椅5套,配以龙、虎、牛、狗等若干。比较齐全皮影戏箱有400个顶头,60把身子,8套桌椅。此外还配有花园、凉亭、秀阁、龙官、殿帐、帅帐、八抬、车辇、马人、社火、变花、水兵、鬼卒以及各种禽兽、奠酒架、大娃影等。制作一套大型皮影戏箱需轻口黑牛皮7张。皮影挑线者又称扦手,本县晁峪贾午子(已逝)为一挑线能手,其特点是人物变换灵活、迅速、吹须生动,双手能挑八只马人同时表演,且动作各异,战马奔驰,灵活自如,犹如真人真马厮杀一般。剧目以神话和历史故事戏为主,用秦腔、眉户、道情、碗碗腔等剧种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县有皮影班51个,后因皮影戏剧目庞杂,不少剧目因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受到限制,到1956年皮影班减少为49个。同年,陕西省进行小戏会演,本县慕仪乡马好善皮影班出席,演出《张良辞朝》剧目,获得会演一等奖。阳平宝丰皮影班应省文化局邀请,在西安会演一月,深受群众欢迎。“文革”动乱前夕,全县皮影班发展到66个,十年动乱中解体,1979年又恢复到36个。1985年,全县有皮影班35个,1989年有36个。
    木偶(俗称“肘胡”)
    在民国及其以前,由于人们受封建迷信思想束缚,把耍木偶戏称“甩死娃”,认为哪里演木偶戏,哪里就招来祸,要死伤年轻人,故而各地演木偶戏者甚少,全县仅有的5个木偶剧班,演出均在外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和各类文艺团体的恢复,到八十年代初全县木偶剧团发展到16个,多为私人制箱,自己或请他人带箱领戏,每班由10余人组成,利用农闲或古会时巡回各地演出,以秦腔剧为主,有时也演唱眉户、道情,皮影、大戏剧目都有,但偏于皮影。舞台小于大戏,大于皮影,灯光、布景、乐器设置同于大戏演出。今县内有窑底、洪源、齐西二、郭家崖、鸡峰、上店儿、张下原、南皋、韩家村、西营、五一共11个木偶剧团。
    乱弹(亦称“江湖班子”)
    演唱形式比较灵活,几个人凑在一起,边拉边唱,不拘场地和形式。演唱以秦腔为主,也有眉户、道情等,各种调门、板式杂糅一起,有时南腔北调,一折一场,故称“乱弹”。民国时,县境川塬地区近半数村庄有乱弹班子,多在庙会演唱,也有祝寿、婚丧请去凑热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县有乱弹班子53个。随着文化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今乱弹班子仅有20多个。
    大戏
    由演员按不同角色化妆后配上乐器登台演唱,历来受人喜爱。这种表演形式,要求各种角色齐全,伴奏乐器较多。演唱以秦腔为主,眉户、碗碗腔等剧种也有。秦腔乐器分管乐和打击乐(俗称“文武场面”)。管乐以笛子为主,配以唢呐,弦乐以板胡为主,配以二胡;打击乐以干鼓、暴鼓为主,配以大鼓、钹、铙等。唱腔音柔韵平,刚柔兼济,长于抒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