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凉粽子是西安和关中一带特有的夏令食品,其特点是:白亮晶莹,筋软凉甜。
早在唐代,蜂蜜凉粽子就是“烧尾宴”上的佳肴,不过那时不叫蜂蜜凉粽子,而叫“赐绯含香粽子”。后来,长安城里也出现了经营这类粽子的店铺,尤以庚家粽子最为有名,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讲:“庚家粽子,白莹如玉”,可见唐代制作这种粽子的技艺已相当高超。
蜂蜜凉粽子与一般粽子不同,既不包馅,也不夹果,而是全部用糯米包制。吃时要用丝线划成小片,放在小碟子里,淋入蜂蜜、玫瑰或桂花糖酱。
甲:“师傅放下粽子,吩咐一声‘摆香案!’”
乙:“摆什么呀?”
甲:“摆上香炉腊扦烧黄二酒,上面供的是祖师爷的神像”
乙:“你们还有祖师爷?谁啊”
甲:“屈原!”
---相声《大保镖》
说粽子源自屈原恐怕是后人以寄思托的手段,忠臣孝子人皆敬之嘛,何况他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扯远了,续齐偕记里也只说是“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说这是粽子有点穿凿。春秋时粽子已然出现,裹成牛角状替牛来祭天,等到楚大夫投江的时候,粽子是有竹筒的外包装了,不过还是以菰叶、苇叶裹黍米的多,毕竟材料来源简单,又便于打理。不过粽子起源在楚地倒是没甚可怀疑的,按先秦时的农耕情况来看,虽然东亚季风给黄河中下游提供了些可种稻米的湿地,可北方大部还是以粟黍为主食,没多余的大米能这么糟蹋的。
而后岁月更迭,粽子一物因为制作便捷,本身没什么特色,可以很快和当地的食物融合在一起,也就一直这么流传了下来,只是从汉代的芦叶包米逐渐复杂化,“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齐民要术是本了解古代生活状况的好书,对于民生方面的内容记载的和很翔实。不知是汉代记载太简还是到后魏时民生凋敝,米里面已经掺着粟了。有人说南北朝时粽子里已混赤豆、红枣什么的,可续齐谐记里接着说(他刚还没说完那)“……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也没看出有填馅,倒是知道粽子上系丝带的由来了。随手翻了翻本草纲目,里面说楝叶苦,寒,有小毒,能驱蛔杀虫、解毒疗疮外带治疗湿疹,估摸是先民们昔时用来防虫的东西,在靠天吃饭的年头里,粮食是一家活命之源,虫的危害可不比蛟龙轻。
说小吃的历史,那免不了得抄起烧尾食单来看看,果然有“赐绯含香粽子(蜜淋)”句,按说这应该就是而今长安街头处处可见的蜂蜜凉粽子的样儿了,可这绯字不知从何解起,究竟是红色装饰物还是粽子上色…抑或是红米?不得而知,据说西安有人想复原烧尾食单,虽然吃不起,倒是可以去看看印证下。唐时诗赋乃是潮流,这粽子也就不能免俗,“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两句愣是写出幅色彩分明的图画来。唐时民俗、民生亦可看酉阳杂俎一书,可惜上面也就做了个广告,说“庚家粽子,白莹如玉”,估摸是受了人家的好处,在自己书里落笔写上点。敲字之余打开日历,十九号就是端午节了,想想好像自打晋代把粽子定为端午时俗后,这日子的粽子可就姿态万方了,宋时粽子已有果馅,这事儿可以找苏东坡打听,孟元老光说粽子和香药和了盛在匣里当节物,具体粽子什么口味倒没说,想来左右不过是甜,因为没见人说有肉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