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紫阳县年节习俗(3)

2012-5-26 20:10:34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4)六月六 俗谚:“六月六,晒棉绸。” 人们翻箱倒柜,大晒衣物,以防霉烂虫蠹。至今亦然。因紫阳山区多阴雨,室内潮湿,故十分重视晾晒衣物。农历六月正值旱季,日照充足,为晒物佳期。
    5)七月七 旧时妇女夜设酒果,祭祀牛郎织女,并对月穿针,向七仙女乞巧:一次将线穿上者为 巧得。此俗至民国中后期即逐渐消逝。
    6)中元日 俗称“七月半”,又称“亡人过节”。主要活动内容:烧包祀祖。先将火纸用钱钻子打印,用白皮纸封成若干方包,外写各个祖人的名讳及祭祀人的名字和年号,在家里供奉1~3日,“包”前献酒菜。七月十四日晚,将“包”拿到河边或野外焚烧。同时,还在各处烧些零散“钱纸”,让孤魂野鬼享用。放河灯,制做各种形状的纸灯,灯底的纸板涂以桐油或漆蜡,灯内燃蜡烛或蜡捻,于十三日至十五日晚,一般在十四日晚放于河中,随水波流下,纸船明烛,如点点流萤。意在使屈死、溺死之冤鬼随灯到扬州赶“盂兰盆会”,早日超生,免害活人。
    7)中秋节 夜晚月圆时,人们在院坝设一小桌,上摆月饼及核桃、板栗等干鲜果敬月。旧时,贫苦农民吃不上月饼,更无此雅兴;但仍要设法吃一顿好饭菜。
    8)重阳 九月九日,富有人家相约携酒登高,观赏秋色。民国中期以后,逐渐消逝。
    9)腊八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出家时,曾饿晕在地,幸得一民女用多种粮食做成的稀粥喂他,立即精神焕发,便于腊月初八日成佛。故此,民间即于此日以各种豆类加豆腐丁、肉丁熬成稀粥,谓之“腊八饭”。吃饭时,先按人各盛一碗置于桌上,经约5分钟“请神”(即敬佛爷),而后全家就食。有时稀粥刚端上桌,大人不注意,小孩端上就吃。大人一面气得鼓眼睛跺脚,一面不住地念:“南(ná)无(mó)南无,小儿有过。忏悔忏悔,消灾增福”。孩子有时提出疑问:“年年敬佛爷,家里怎么还是穷?”大人就用《西游记》的故事来支吾说:“孙悟空一个筋斗能打十万八千里,打不出佛爷的手掌心。如果不吃腊八饭,明年会更穷。”所以,不论穷富,家家都吃“腊八饭”。现在城乡仍时兴吃腊八饭,而敬佛仪式已废除。
    民国《紫阳县志》载:“十月一日,墓前化楮,谓之送寒衣。”“十一月冬至日,标墓。一如清明。”这两项习俗,均已消逝。
    (三)迎春接福
    过去紫阳民间的迎春活动,作为一种群众集会,比春节还要隆重。活动内容分“迎春”、“打春”、“送春”3项:
    “立春”日,由县官带领全城百姓去汉江河滩(上河坝)迎接“春官老爷”。扮春官者,多为本地有名望的士绅之流,年龄一般50~60岁。俗谚: “春官老爷再大,只管三天。”迎春时,“春官老爷”头戴没有“顶子”的“冬帽”(清代官帽),身着长袍短褂,脚穿双梁鞋,手捧木雕春牛,等候在上河坝。迎春队伍到后,县官先祭拜天地,再将“春官老爷”让进自己的大轿,自己则坐小轿,列队游街。队列依次是:扫街婆(摇旦)、 驱邪汉、衙役、香童、“春牛”(4人抬)、“春官老爷”、县令及生员、民众。人人都着新衣,手执纸扎的迎春花。队伍到处,家家燃放鞭炮,门前贴“迎春接福”条幅。游遍全城后,再到东郊文昌宫举行耕地式:文昌宫外有一块义地,约亩许,专供每年一次的耕地式用。县官先拜天地,然后扶着事先准备的犁头,由1名农夫赶牛,犁3犁后由农夫接过犁头继续向前走,县官和“春官老爷” 则跟在后面绕地1圈,迎春即告结束。人们把轿子和所带家什放进文昌宫,各自散去。
    第二天是“打春”。原班人马又集中在文昌宫,由县官先到香案前叩拜天地,用小树枝将纸牛打烂;接着,再到城外游一次街。这次游行,县官乘坐自己的大轿;“春官老爷”则改乘小轿,且反穿皮袄,意在提醒人们谨防“反春”(即春寒)。游街完毕,仍将所用器物送回文昌宫。
    第三天是“送春”。众人仍到文昌宫,陪县官再次祭拜天地后,在锣鼓、鞭炮、唢呐声中将“春官老爷”送出文昌宫,表示返回人间,整个活动即告结束。
    “春官老爷”回家以后,立即分发“春牛帖子” 。此帖由县衙粮房事先印制,上有年、月、日、辰:四季节令和春牛图——人们认为牛在牧童前农家则忙,在后则闲,牧童骑在牛背上更闲。“春官老爷” 以每张1~2文钱的价格将“春牛帖子”全部买到手,各里各甲又派人以每张2~3文的价格买回,转售各家各户。随贫富不同,每张收费不等:最少3~4个麻钱,富有而大方之户可给10~20文;还有以粮、肉代钱的。送帖子的人,怀抱一只木雕小春牛。每到一家,先诵一段顺口溜:“春官进门来,四季广招财。老者得福寿,少者得安怀……”诵读得越好,钱就收得越多。一直到正月十五日后,送帖才停。
    迎春接福活动延续到辛亥革命前后即逐渐消逝。

上一页
[1] [2] [3]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