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财神 此俗一直延袭至紫阳解放前夕。除夕之夜,一些民间艺人扮作黑虎财神赵公明和童子,手执彩旗,于二更左右去商号、店铺和财主家中贺新年。所到之家,主人必须敞开“财门”,点燃檐灯、鸣放鞭炮,把打财神的艺人迎入堂屋,焚香叩拜。“财神爷”便用戏剧道白腔调说道:“吾当来在某府,府内真乃福气,童儿!(有!)打开宝库; 将金银撒满福地。愿某府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一年四季,大吉大利!”童儿便展开彩旗把旗内所卷的纸钱抖落满地。主人随即给“红包”(钱),有的还设宴招待。
送财神 民国末年以前,盛行“送财神”。由民间艺人或端公,将红纸裁成16.5公分长、10公分宽的纸块,上写“福禄财神”或“增福财神”4字,逐户送去。每至一家门口便唱:“财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滚到满堂屋。堂屋四角方,银子用仓装。堂屋四只角,银子用撮箕撮。恭喜!恭喜!发财!发财!”主人即送给“红包”。
送、迎灶神 传说灶君是古代管火的神,腊月二十四是他上天庭向玉帝奏本的日子。故普通春联都是腊月三十贴,而独有灶神对联应在二十四日晨贴。人们希望灶君上天多说好话,所以还特地设宴为他及其夫人饯行,有的还请两位过往神作陪。普通人家做4盘菜,摆两双筷子一壶酒;富人家做8盘菜,摆4双筷子一壶酒。不论贫富,都少不了敬献“灶糖”,其意在粘住灶君的嘴,以防上天乱说。所以,穷人对于催租逼债的地主爪牙,常以“你当个活灶神吧”为求情之辞。此俗于紫阳解放后废除。
送穷 腊月三十夜,要把家中的垃圾、脏水倒净。新年的头3天不能扫垃圾、向外恻脏水。待到初四或初五,扯下门联横额下贴的尖角黄表纸烧掉,连同前几日所存脏水、垃圾一并倒出门。此习现已不多见。
出天行 除夕夜,家家都提前准备,只等半夜鸡叫,便对天摆设桌案,焚香烧表放炮,送玉帝回天宫,迎接诸神和灶君返回人间。1983年春节出天行时,毛坝关下街钟、吴二姓对门竞赛放炮,持续达7小时之久。此习相沿至今,仅保留放鞭炮一节,且将时间定在半夜零时,其本义已为年轻人所不知。出罢天行,人们见面即喊:“拜年拜年,恭喜发财!”甚至平日有龃龉、不搭言的人,这次见面之后也开了口。
三朝年 惯例:“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门,初三姐家行”。3天中忌说不吉祥的话,做不吉祥的事(碰破碗碟之类也算不吉利)。初一早饭多吃水饺,晌午则吃三十晚的剩饭。“三朝年”过后,才可串门走亲戚。出门一定要看个好日子,名日“出行”。人们对“三朝年”极重视,所谓“叫化子也有个三朝年”。3天及正月十五以前,人们见面总要说“年过的闹热!”回答则 必为:“年在你们那里!”
年关 紫阳解放前流行“富人过年,穷人过难”一说,称“年关”为“难关”。县城地处山坡,居民吃水须去汉江中或山上城隍庙后井中担,故而以卖水为生者不少。每到除夕日,他们上下数百级石梯挑“银水”卖,以图多挣几个吉利钱度年关。吹鼓手们则在过节期间沿街吹奏拜年,讨赏钱,混饭吃;不少要饭的叫化子则打着“莲花落”(竹板)沿门念诵吉利的顺口溜,乞得一点施舍。午夜“出天行”时,有的叫化子趁主人叩头之机,抢走祭天的猪头。主人怕他说不吉利言语,只好任其为之。正月十五以前,城乡都盛行“磨盘会”。无论穷富,轮流作东。八道河有一穷苦农民,轮到他请客时,无以为计,向人借得一副羊杂碎,不小心被狗叼去,急得直哭。最后只得将洋芋粉煎饼待客,被人耻笑。
元宵节 主要活动有3项:一是吃汤圆,二是观灯,三是玩社火。社火自正月初十开始,十五形成高潮。内容有狮子、龙灯、彩莲船、高跷、竹马、金钱棍、推车等。因大放鞭炮,火纸碎屑满街,四处弥漫火药、硫磺气味。据说哪年正月鞭炮放得多,当年就不流行瘟疫。
游百病 正月十六、十七两日,城镇居民多结伴去郊外漫游,观景取乐,意图驱除百病。以县城为盛。
春节习俗沿革 源远流长的年节风俗习惯很多,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民文化的提高,其中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部分,被逐渐淘汰:一些富于积极意义的节日传统,诸如有关改善生活、活跃节日气氛、有助于健康娱乐、表达美好祈望等方面的,至今仍在盛行。“文化大革命”前,吃腊八饭、打扬尘、过小年、贴春联、吃团年饭、初一吃饺子、放鞭炮、互相拜年、玩社火、吃汤圆等风俗,仍继续沿袭。变化较大的有:(1)春联的内容与旧社会迥然不同,如“拥护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走合作化的道路,过共同富裕生活”。(2)堂屋贴家神的地方换上了毛主席画像;灶王爷神龛见不到了;门神画印的是解放军或古代民族英雄像。(3)屋墙上贴的新年画,多是胖娃娃抱大鱼、和平鸽、四季花鸟屏之类。(4)机关团体实行团拜,单位提前一两天会餐,然后各自回家团年。(5)社火的扮相也有所变化,彩莲船的唱词多是革命内容。解放初两年,还增加了扭秧歌,节目内容全新,反映革命和建设。(6)城镇举行春节文艺晚会,演戏剧、放映电影。端公、叫化子 消失;1958年县城修建自来水道后,卖银水的也没有了。(7)城镇居民互致祝贺词,不再时兴“吉利”话。“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积极意义的风俗习惯亦被强迫剔除。一度勒令群众贴“忠”字画、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神堂敬领神石膏像,农村有的人家还在像头上搭红布。群众和干部要过“革命化” 春节,劳动到大年三十晚上,大年初一又要接着放石炮修“大寨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春节习俗逐渐恢复,但消费水平大为提高,大吃大喝的陋习又有抬头。
(二)其他节日
1)惊蛰 农村普遍时兴炒包谷花,又为“炸虼蚤”(跳蚤),传说这天炒了包谷花,一年不长跳蚤。不少人家至今仍讲究。
2)清明节 明清时,各户人家上坟扫墓,添加新土,将白纸剪成象铜钱和布缕样的长条,挂在坟头及四周,叫做“标墓”。后世把这种纸缕称作
“清明吊子”,并以红绿作点缀,将其系在木棍上插在坟头。极少数富户为显示富有,做“清明吊子”的原料为白绫。这些习俗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受禁止以外,一直沿袭至今。紫阳解放后,县城的中小学生,每逢清明节都要在老师带领下上神峰山烈士陵园为革命烈士扫墓,向为紫阳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牺牲的革命烈士敬献花圈。
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这一日,禁忌烟火,只准吃冷食。过去,为少数士宦之家所过,一般农家和居民过的很少。今已废除。
3)端阳节 主要活动有:吃粽子(高山不产糯米,不吃),喝雄黄酒,插菖蒲艾蒿避邪,戴香荷包,打露水等;最隆重的活动赛龙舟,但限于县城和汉王城、洞河2镇,内容为龙舟竞渡和抢彩。民国年间每年举行一次。解放后基本停止,仅1956年举行过一次,盛会空前。因竞赛需要,各镇均有业余龙舟队,仅城关,就有上河坝的“黄龙”、中河坝的“白龙”、下河坝的“红 龙”、教场坝的“金龙”、任河嘴的“青龙”、小河坝的“草把龙”,以及往来船帮的“混江龙”。多则10数只,各有各的特色。它们都有“龙舟会”,选有会首。每年农历四月下旬,便开始筹集资金和租赁船只(因紫阳地区无固定龙舟,均为临时租船用,经过加工改制而成)。一般租用“小摆江”、“老鸦船”,以小巧灵活为宜。为了加快船速,船头接水面处钉上人字形木板,叫做“分水”。先将船身晒干后,涂抹桐油和鸡蛋青,然后在中舱上部系一面鼓,按龙头颜色插两面彩旗,安上艄浆和龙头龙尾,即成龙舟。五月初一为接龙“点水日”,由谷会首带人去庙宇中将龙接往河滩,安在船头上,鸣炮焚香,划船“点水”。接着进行4天预赛,初五正式比赛。比赛时,船头站立“踩头的”,手执小旗任指挥。 当各龙舟划至距彩船不远时,即进行“抢彩”:由彩船鸣炮,将鸭子投入江内,各龙舟上的水手即跳水捕捉,捉得者至彩船领奖。比赛结束后,各自将龙头送回庙中,等待来年再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