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岚皋县饮食习俗(1)

2012-5-20 16:05:40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普通饮食
    本县饮料主要是茶和酒。食物种类较多,高山以玉米、洋芋、小麦、荞麦、燕麦、黄豆为主。低山以大米、红薯、小麦、玉米、豆类为主。蔬菜以白菜、芥菜、菠菜、萝卜、四季豆、洋芋为主。农闲时一般一日两餐,农忙时一日三餐。
    普遍喜酸爱辣,无论小炒或是红焖,花椒辣子是少不了的,绝大多数家儿都备有酸菜坛或浆水缸。高山地方,新包谷一出来就磨一大缸浆粑,专门放酸后食用。逢年过节,大都要做元宵、甜酒、熬糖。除了酸辣,还喜苦臭。多数院边都种有苦瓜,炒时佐以青椒,又辣又苦,耐人寻味。有的还做臭豆腐、霉豆腐一类食品,吃起来独具风味。小康之家,讲究方桌高凳,几碟子几碗,粗细搭配。从20世纪50年代起,饮食卫生逐渐引起重视,吃饭定时定量,干稀配合,荤素调节,粗细间杂。早餐较简单,午饭、夜饭特别看重。来客或一般的节日,都要弄几菜一汤,乡下还有用盐挂面做菜的。平时调剂生活,喜蒸包子、包饺子或擀面条。逢年过节或办什么事,都要杀猪宰羊打豆腐,既讲究吃饱,也讲究吃好。用水大都为泉水、河水,县城和部分乡镇还用上了自来水。
    

岚皋“水土硬”,水中的矿物质有助于消化,因而特别爱吃肉,有“三天不动荤,走路无精神”的说法。高山人切肉喜欢厚大,一片肉就能盖住碗口,俗称“杠子肉”或“肥大片”,常令市民或外地人望而生畏。待客最诚心的就是不停地往别人碗里夹肥肉块。有些人到乡下作客,最怕中碗底埋伏。若面露难色,主人反倒大惑不解,苦苦相劝不要“讲礼”。若剩在碗里,主人便大为扫兴,甚至怀疑客人的人品不大诚实。
    在本县的饮食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杀过年猪与吃刨汤肉。杀年猪要选择吉日(属牛、属马的日子最好,象征来年喂的猪膘肥体大),还要请把式(屠夫)和二把手,准备“卯子”(用棕叶扭成,穿肉时用)。杀时要一刀毙命,称之为“过山快”,预兆来年槽头顺。毛要刮得干净,肉也要砍得周正。
    将刨尽的整猪支在大澡盆上,杀猪匠就从脊背处“开边”,看是否“通脊”(首尾膘肥的厚度均匀),围观者多用手指插入量出几指膘来。也就在此时,内当家的才很自信地走出来,享受人们的称赞。割下猪头,往往要先称一称,好预测该猪的净重,一般为一比十。下来就是过秤实测,俗称“吊边”。砍肉也有讲究,常言说:“猪大猪小,二十四个卯”。肉从尾部砍起,依次为坐墩、二道腚、腿筋、黄鳝肉、倒尖、软膛、腰绺、宝肋、槽头、项圈。砍一块称一块,并用墨打上肉码字,从一到十的写法为“| ||×÷文十”,如三斤二两,就写成“ ”;四斤六两就写成“×”。
    趁着猪血未冷,便倒进早已准备好的豆腐盆里,再加上蒜瓣、花椒之类的佐料,捏成疙瘩放在火炉上面熏干。这种色香味俱全的血豆腐干,当地叫“血粑粑”,是炒腊肉下酒的上等佳肴。
    
家家杀过年猪,家家都有一顿丰盛的刨汤肉,即使刚在邻家吃过,主人也不马虎。所谓吃刨汤肉,就是用刚杀出来的新鲜肉置办一桌酒席,犒劳杀猪匠和前来帮忙的乡邻,共庆丰年。不管谁家杀猪,不论生人熟人,只要赶上了就得入席就坐,如果过于谦让,主人反倒不悦。
    刨汤肉多用槽头,因为这儿的肉块头大,一块就是十几斤,而且有肥有瘦,便于厨房调理。待猪“头蹄下水”收拾停当,刚把烟抽罢,鲜美可口的刨汤肉就端上了桌。几碟子几碗,有炒有炖,再满满斟上几碗自家烤的柿子、拐枣酒。因酒劲(度数)不大,通常用碗不用盅,真应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说法。一人一碗下肚,再猜宝划拳打通关,直闹到夜深人静方罢。虽不是“家家扶得醉人归”,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了。这种刨汤肉,从冬月初一直要吃到大年三十。
    杀年猪吃刨汤肉的习惯,不知兴于何年,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杀得起的家儿屈指可数,若是遇上一顿,那真是享了天福。现在,家家户户都喂三四头大肥猪,除了自家食用外,还扛到集市去卖,吃刨汤肉成了家常便饭,也就不足为奇了。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