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绥德县生活习俗(2)

2012-5-18 14:42:55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农村人的饮食一般较城镇人稍差,白面、大米、肉蛋和各类鲜菜较城镇人吃得少,饮食花样也少,但八十年代出现的专业户的饮食水平已赶上甚至超过了城镇水平。
    饮水有井水和石崖泉水,1965年县城安装了自来水。绥民多数无饮茶习惯,只有部分城镇人饮茶,到了八十年代饮茶者逐渐多了起来。盛夏,家家多以“绿豆汤”解暑;严冬,多数人家喝“油茶”(牛油或羊油与米面制成)防寒。八十年代,汽水、啤酒、高橙等已成为城镇多数人和农村少数人的饮料。
    饮食销售有食堂和小饭摊。小饭摊多为传统的风味小吃,如油旋、黑粉、碗飥 、卤鸡等,吃饭方便省钱。食堂的装饰越来越美观,菜肴品种越来越多,尤其是海味菜肴渐渐盛行,西安风味、山西风味、兰州风味、四川风味等外地菜肴也逐渐增多。糕点则由过去的饼干、雪花等几个品种发展到面包、蛋糕、江米条、芙蓉饼、排骨酥、生日蛋糕等十多个品种。瓜果食品有西瓜、小瓜、果、桃、梨、枣、葡萄等,近年来由外地运进的橘子、香蕉逐渐增多。西瓜是人们夏秋季最喜欢的清凉食品,八十年代品种不断增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销量大大增加;水果在建国前只有红果(小果和老果两种),建国后栽种了苹果,并先后引进了桃、梨、葡萄等新品种,其中夏熟的北京桃、秋熟的雪花梨和奶葡萄最受欢迎;红枣乃本地特产,沿黄河岸的枣林坪和河底乡的红枣个大、肉厚、甜度高,人们除了生食或作馅外,还用白酒制成“醉枣”(即酒枣)于春节期间食用。
    燃料,建国前农村以高粱、玉米秆及柴草为主,建国后城乡均以煤炭为主,近年来,县城部分人家用上了煤气炉。
     二 服饰
    清朝末年到民国中期,士、商、地富身着长袍马褂,夏单、冬棉、春秋夹,有绸缎和布料之分。头戴礼帽或“瓜壳”(瓜牙帽),也有绸、布之分。男人脚穿“片瓦鞋”(细帆布软帮面,布或皮底)或“牛鼻子鞋”(鞋头至鞋口有两条棱,如牛鼻子);女人穿“凸凸鞋”(鞋面刺花,鞋底后跟安木托,行走有声),冬季均穿布棉鞋或毡窝鞋。袜子均为布袜,冬季为棉布袜,男人多有裹脚布。男、女多戴手镯(银镯或玉镯)、戒指(多为金戒指),妇女都戴耳环(金环或银环)。1928年县官宋祖铎提倡穿短服,并亲自带头,此后长袍马褂逐渐减少。冬季,短服外多披外套(即大衣),春秋,有人在裤外另套一便裤,叫“套裤”。
    平民百姓穿短服,夏单、冬棉、春秋夹(棉袄和夹袄均为右衽),土布缝成,夏季多为白色或鱼白色,春秋冬则染成蓝、黑、灰色。衣扣用布绳绾成扣眼和扣纥相扣。男人系布腰带,妇女系腰裙。冬季男人多披老羊皮袄。鞋为“遍纳鞋”(鞋底用麻绳、鞋帮用丝线纳得很坚实的布鞋),初为端底,即不分左右鞋,后来分左右,叫“格柳底”。农村男子多用一块方布(叫包巾)裹头,民国初年始用毛巾裹头,叫“拢手巾”(绥民称毛巾为手巾),拢头手巾即民歌中唱的“三道道蓝”的羊肚子手巾(因手巾两边各有3道蓝线)。夏季,出门或下地劳动多戴白布大沿圆帽或草帽;冬季,老汉们多戴毡帽,耳戴耳套。城镇平民春夏秋多戴“瓜壳”,冬季则戴“四喜棉帽”或“火车头帽”(都有两片护耳)。少数妇女戴手镯或戒指及耳环。
    无论贫富男女老幼,皆在贴胸腹处系一块红布兜肚,叫“肚肚(dú du)。五六岁以下的孩子都在胸前上衣外系一块防涎水布,叫“牌牌”;屁股后遮一块防坐地潮湿的棉布毯,叫“屁帘”。
    清朝时,男子留辫子,女子缠足。民国初开始剪辫、放足。男子剃光头蓄短发;妇女留长发,老婆则梳发髻、罩黑纱网,冬季戴黑壳帽,发髻外露;小孩在脑门上留一片头发,叫“锁锁”,后眼脖(即脑后颈脖底凹之处)留一撮头发,叫“眨眼毛”。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盛行八角帽、带耳棉帽和“八大块”上衣(用八片布缝成),以灰色居多。部分男青年喜欢腰束皮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