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佛教、道教
佛教,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传入我国,东汉时传入本县,县城建槃若寺。唐贞观年间(627~649)朝邑金龙堡建金龙寺。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朝邑张子甲(法名智甲)联同仇会焕、仇命初、杨明甫、靳惠民等,在原朝邑县城内天鉴楼创立念佛社。张子甲经合阳县李仙涛介绍,皈依于苏州灵岩山寺印光大师学佛,并担任社长。靳惠民担任副社长。1943年张病故,靳继任社长。该社坚持活动十年余,常与合阳、澄城县社友书信往来,学习弘扬佛法,颇有影响,信徒发展较快。
建国前,县内有教徒百余人。教徒严持五戒,勤修十善。活动场所,大荔县有城内城隍庙、西长城聚善堂、南高迁乾元堂、埝头七圣佛宫、下寨永远佛堂五处;朝邑县有城内念佛社,北贝家庄、仓西村佛堂等。
建国后,佛教发展较缓慢,教徒以老年妇女居多,不少教徒先后亡故,加之“文化大革命”冲击较大,活动基本停止。1978年以前,仅有教徒18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县退还了教堂房产9间。1982年,靳陆怡任教会主持人。教内进行整顿,活动趋向正常。全县设有五处念佛社,分布在:高明乡东白池村、两宜乡北贝家庄、冯村乡贺家洼村、下寨乡下寨村、苏村乡洪善村。佛社设社长、副社长,社内按期活动。1986年,信徒发展为152人。
道教,1950年有道士4人。九龙村的太皇庙、蔡庄沟的三义庙、簸箕掌的玉灵观、东马村的吕祖庙是该教活动场所。后,庙宇均被拆除,教务活动基本停止,现仅有居士2人。
第二节 基督教
基督教,系新教加尔文派,属瑞华西差会。
清光绪七年(1881),瑞华西差会派瑞典人查明道来本县传教,在大荔县城内设立了“福音堂”,作为活动基地。继后到大荔从事教务活动的瑞典籍教士有:伯信诚、胡林德、宋益廉、吴周泰、林教士、爱教士,挪威籍卫国秀等。婆合乡高八村高明顺,首先从查明道、伯信诚学道。清光绪三十年(1904)高被聘为大荔、华县两县传道员,立为长老,后又有蒲城永丰的樊喜凤,华阴南马家的杨生华,大荔的潘有才、惠立志、张兆祥等立为专职或义工传道员。他们以大荔为据点,向朝邑、华阴、华县扩教,民国九年(1920)已发展教徒约百人。1921年后,教区已由县城扩及到安仁、双泉、南龙池、堤浒、步昌、西庄、陈村、义井等村镇。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教徒增加到200余人。当时,华人主持教会工作的,大荔是王庆河长老,朝邑是惠立志牧师。抗日战争开始后,仅从事一般教务工作,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教会在县城内红楼巷创办崇德小学,1937年校迁南龙池村。1939年与双泉薛子惠执事办的培心小学合并。1943年迁回县城,1948年停办。1920年,教士吴周泰、胡林德创立了“大荔基督教红十字会”。1923年教会成立了“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东路十一县临时委员会”,1946年教会开设“圣经学院”。这些组织,不几年均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