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历史文化>>正文
|
|
|
2011-9-28 21:27:57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宋代的散关在那里?苏轼在《过惶恐滩》“山忆喜欢劳远梦”一句的自注中作了记载。注谓“蜀道有错喜欢铺,在大散关上”。标明宋代的大散关在错喜欢铺下。今观音堂西三里处有古地名“欢喜台”,是古蜀道上登越秦岭必经的一个居民聚居点。因其在煎茶坪岭的山坡上,故又称半坡铺。苏诗称错喜欢铺为“喜欢”,此半坡铺俗名“欢喜”,与“喜欢”虽二字排列先后略异,但意思全同,应是同一地名在不同时代的传讹。此欢喜台比观音堂西二里处的大散关地势高,与苏轼的记述“在大散关上”相吻合。因此,宋代的错喜欢铺应即今之欢喜台。由此可知北宋苏轼所过的大散关还是宝鸡西南五十二里处的唐散关。 《中兴四朝志》载:“大散关属梁泉县,在宝鸡县南,为秦蜀往来要路,自关至和尚原才咫尺,两山关控陡绝,出可以攻,入可以守,实表里之形势也”。记述的这一地望与观音堂西二里的地理环境完全吻合。《宝鸡县志》“大王山”下载:“山为观音堂南屏,攀崖而上,有旗杆石基五,宋吴玢竖之以防金兵。有灵泉二,旱祷多应。东连一岭稍平,即和尚原之脉也”。旗杆石基就在观音堂西二里处的大王山上。此山“东连一岭稍平,即和尚原之脉也”,与《四朝志》“才咫尺的记述相合。这里当秦蜀往来要路,南为大王山,西为煎茶坪岭,关控二山之间,与《四朝志》“两山关控陡绝”的记述相符。由此可见,《四朝志》记的此宋散关与唐散关的地址相同,都在宝鸡县西南五十二里处。因此可以断定:宋代的散关就是唐散关。 唐散关本属宝鸡县,而《四朝志》为什么记它“属梁泉县”呢?这是因为南宋时金人占领了宝鸡。宋将吴玢、吴璘抗金,据守和尚原、大散关,抵挡了金兵的南下。绍兴十二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西以散关为界。此“和议”又执行了二十年。在这期间,本属宝鸡县之大散关,这时尚未沦陷,仍属宋人的占领区,因此宋人把散关归属于梁泉县(即凤县)。这是战乱中的应变措施,不是散关本属梁泉县。但遗憾的是南宋小朝廷以后再没有能够收复宝鸡,南宋的行政区划,只能以散关隶属于梁泉县而告终。《四朝志》为南宋著作,所以它记载的是南宋时的实际。以后在全国统一的时期里,散关这地方仍都归属于宝鸡县。 南宋时,宋金在大散关相持之际,宋人守在大散关防止金人南进,而金人守在那里呢?金史、元史对此都有所记载。《金史·完颜匡传》载:太和六年二月,“宋人陷散关”。《金史·完颜纲传》载:太和六年九月,“宋兵走二里关”。此“二里关”在今川陕公路距宝鸡二十公里处。其西南距大散关十二华里。金史这两段记载都在太和六年(公元1206年),一年之内既有“散关”,又有“二里关”,说明散关与二里关是同时并存的。《元史·按竺迩传》载:壬辰(公元1232年)“睿宗分兵由山南入金境,按竺迩为先锋,“趋散关”。这是蒙古与宋联合攻金时的趋散关。《元史·郑鼎传》载:岁甲午(公元1234年)“从塔海绀不征蜀,攻二里散关”。这是蒙古灭金开始伐宋的一年。所攻的此“二里散关”,即金史之“二里关”。《元史·刘亨安传》载:丙申(公元1236年)“都元帅塔海征巴蜀,攻散关”。这是蒙古伐宋的第三年,从元史这三段记载看,在壬辰至丙申的五年中,既攻二里散关,又攻大散关,说明二里散关与大散关也是同时并存的。散关和二里散关,都在散谷水旁,相距只有十二华里。在正常情况下,实无分设的必要。加之,“二里关”、“二里散关”的名称前所未有,它又出现在宋金“绍兴和议”之后,此绍兴和议及以后的修改和议,都是“以散关为界”,先后共达六十多年。在这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二里散关一直是属于金人的占领区。知此二里散关必是宋金相持之际,金人筑以防宋的关口。这时宋据大散关,而金据二里散关,形成两关对峙,两军对垒的局面。大散关几经战乱,遭到破坏,曾于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二月初二日被金户部尚书胥鼎占领后,奉金宣宗之命而焚毁了。此后在这里不断地还进行着拉锯战,即使修复也当是简陋的。随着元代的统一,此关遂逐渐毁弃。而二里散关为金人新筑,未遭破坏,从而取代唐宋散关的地位,实际上成为元、明时代的散关。《明史·地理志》“宝鸡县”下载:“西南有大散岭,大散关在焉。……西南有益门镇二里散关、东南有虢川二巡检司。”可知二里散关巡检司实际上起着原散关的作用。而大散关在这里只是被当作历史关名来记载的。清代,二里散关也已毁弃,而遗址尚存,所以嘉庆年宝鸡知县于此立了“古大散关”石碑,这就是现今保存的散关遗址。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