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引下,全县经济形势大有好转。农业在进一步巩固、完善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5.54万亩,比解放前增长38.4倍;小型流域治理16.2平方公里;修堤防122.5公里;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6.9平方公里。国家投资3000万元的引岱工程的浆砌石空腹重力坝已建成,将逐步解除小麦主要产区鹿原的缺水状况,稳定全县粮食生产大局。1989年全县拥有拖拉机2873台(1949年无有),比1978年的450台增长5.4倍;农业总产值12077万元,比1949年的1811万元增长5.7倍,比1980年的5757万元增长1.1倍;粮食总产量19.5万吨,比1949年的7.3万吨增长1.7倍,比1980年的13.3万吨增长46.6%。主要工业门类有机械、建材、纺织、木器、印刷、缝纫、化工、食品等。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24579万元。生产的发展,经济的搞活,使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但由于山岭面积大,经济基础薄弱,自然优势开发利用迟,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扶植的贫困县。 县境交通,除横贯县境东西的长坪公路外,全县各乡(镇)均通车。邮电事业发展迅速,有邮电支局(所)27个,农话干线1141公里,电话用户427户。全县有商业零售网点2004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663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505.9万元。文教卫生事业突飞猛进,有中学65所,小学395所,1989年在校中、小学生共92461人,入学率97%。专业、业余剧团42个,文化站29个。县医院、地段医院、卫生院30所,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58人。1978年已基本控制了地方甲状腺肿,1980年基本消灭了头癣病。全县创建文明村15个,五好家庭4678户,其中受全国、省、市表扬的五好家庭共20户。全县29个乡(镇)都建立了科普协会,发展会员8415人,新华书店销售总额110万元。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蓝田具有四个方面有利条件: 一、以农耕业为基础的多层次、多格局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农村改革和人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为多渠道、多层次地进行开发性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奠定了良好基础。山岭区在发展林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养牛、养羊、养猪,建立商品肉基地;川原区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依赖其毗邻西安的优势,农村劳力逐步向第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方面转移。1989年乡镇企业205个,从业人员8935人,产值6178万元;村办企业303个,从业人员6795人,产值2722 万元;联办企业1504个,从业人员7091人,产值1891万元;个体企业15445个,人员39652人,产值10837万元。鹿原地区的沙发生产,驰名省内外,全国除台、港、澳地区外均有蓝田沙发工匠的足迹。蓝关镇纤维板厂生产的“飞天牌木质纤维板”被评为省、市级优质产品,该厂被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玉山奶粉厂生产的玉山牌全脂加糖羊奶粉获国家部级优质产品,深受用户欢迎。 二、丰富的人文资料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是开发旅游事业的有利条件。蓝田是人类发祥地之一。自唐宋以来,即是钟灵毓秀闻名遐迩的风景胜地。王维亲手所植的银杏树和《辋川图》石刻,已成为珍贵文物。全县共有56个人文自然景观。(1)“蓝田猿人遗址”。包括猿人头盖骨化石、下颌骨化石、古生物化石和旧石器,已开馆陈列。(2)水陆庵。创建于六朝,唐、明、清均扩建重修。杜甫、白居易、王维都留有著名诗篇。庵内正殿四壁3700多尊彩色泥塑群体,布局严整,层次分明,油彩艳丽,宏伟壮观,为关中一大胜景,年接待游人20万人次。(3)汤峪温泉。为陕西著名疗养胜地之一。早在唐贞观元年(627)就修塘沐浴,泉水适宜于治疗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等105种疾病。近年来开辟的“汤泉湖”又增添了新的内容,成为避暑游览的胜地。“辋川溶洞群”已开发利用,供游人观赏。王顺山风景区已经开放,蓝关 驿古栈道正在勘测设计,筹备施工。 三、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内部潜力,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蓝田素有“厨师之乡”之称,历史上名厨高手遍及全国各地,明、清的御厨师中有李芹溪、侯治荣等蓝田厨师,曾名噪京城。解放后,蓝田人民技艺相传,厨师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烹饪技术之精湛,驰名中外。 目前,在西安饮食行业82个名厨中,蓝田就占20人。特级厨师李致忠、韩忠俭、席志华、邓省奇、费平安等人,不但经常接受有关部门邀请,为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制作高级宴席菜肴,而且都先后多次被外交部派往我驻外使馆执厨,主办各种宴席,他们的精湛烹饪技艺,受到高度赞扬。特级面点师张兴寿创制的饺子宴,被誉为“神州一绝”。一位美食家品尝了饺子宴,即席赋诗赞誉:“一餐饺子宴,尝尽天下鲜。美味甲环宇,疑是作神仙”。1987年他应日本东京西式百货公司邀请,带领徒弟赴日本参加“大中国展”,进行饺子宴技术表演,一时间日本东京出现了中国饺子宴热,在表演的6天中,有32个国家的外宾和台湾同胞争相品尝,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83年以来,蓝田充分发挥厨乡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举办烹饪技术培训班50多班次,学员近7000多人,毕业率达97%。中央机关、驻外使馆及国内许多大城市高级宾馆、饭店和大专院校,都有蓝田“勺勺客”。 四、自然资源丰富。蓝田玉藏量100万立方米以上,质地优良,久负盛名,历代诗人赞美蓝田玉的诗篇脍炙人口。解放后,民间工匠用传统手法磨研制作玉枕、纸镇、玉章等,为群众喜爱。近年来,蓝田重视玉石的精加工生产,引进现代化设备,培训工艺技术人员,充分利用蓝田玉光洁明亮,色泽柔和的特点,制作了图案独特的玉杯、玉镯、玉盘、玉碗、玉砚、玉笔筒、健身球和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等,风格奇异,美妙别致。特别是县办玉石厂生产的蓝田玉浮雕挂屏,属全国首创。各色的天然大理石板材,被全国首届室内装饰产品展销会列为定型产品。县内还有藏量丰富的铅、锌、金、铜、铁、石灰石、花岗岩以及高纯度的氧化镁矿石——蛇纹石。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振兴蓝田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宜林面积163万亩,现有林地86.73万亩,每年可供采伐木材7000立方米。辋川白皮松是我国名贵风景树种之一,面积5万多亩,已被移栽北京颐和园、中南海,并东渡日本。岭区气候非常适宜发展苹果、大杏,是建成林果基地的理想场所。山区核桃、板栗、柿子等干鲜果产量大,质量好。菖蒲、天麻、木耳已进入国际市场。中药有五味子、猪苓、党参、杜仲、柴胡等1100多种,中药材年产值近百万元。有草地135.7万亩,年产干草12.9亿斤,载畜量为71万羊单位,年提供商品牛羊猪肉3485吨。山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獐、麝、白鹭等稀有动物,还有野猪、熊、豹、狼、野山羊等野生动物。蓝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牢靠的物质基础。以上4个有利条件,再加上改革开放后蓬勃兴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为本县的经济发展开辟了外部条件,使流通领域宽阔畅通。蓝田经济现状和存在问题及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本志内计划经济及农牧编里已详记了经济贫困的各类指标,然而由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路线方针政策解放了生产力,全县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至1990年全县人口58.48万人,社会总产值44961万元,国民收入2176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7288万元,其中:工业14444万元,农业12844万元,财政收入1561.2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5407万元,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097.0万元,粮食总产量19.76万吨,农业人口人均粮食703.1斤。尽管如此,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较差距还很大,1990年西安市工农业总产值1544亿元,蓝田仅为2.73亿元,为全市13个区县平均水平的35%;国民收入,西安市为84.5亿元,蓝田仅为2.17亿元,相差82.33亿元;财政总收入1516.2万元,仅为临潼县的三分之一;农民人均纯收入,西安市为580元,蓝田仅为377.4元,是西安市的65%。主要存在问题,是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人口素质,即文化科技水平,更新观念,有力地开发落后的经济。党中央制定的更进一步的开放搞活经济新政策,给发展蓝田经济拓宽了道路,使蓝田经济的蓬勃发展,有了广阔的天地和可喜的前景。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