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位于西安市东南,距西安45公里,南枕秦岭,北依横岭,毗邻华县、临潼、渭南、商县、洛南、柞水、 长安等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东南部属秦岭延伸地带,地势较高,中、西部川、原相间,向西北倾斜,海拔最高2449米,县城海拔469米。山、岭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0.4%,总耕地面积仅78.05万亩。县境内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1℃,平均风速为1.6米/秒,最大积雪深度为18厘米。无霜期212天。年平均降水量为720.4毫米,7~10月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5%。境内有灞河、浐河两大水系,流向由东南而西北。农耕区主要分布在鹿原和河川地带。主产小麦、水稻、玉米和豆类;多为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 蓝田是人类先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掘材料证明,蓝田猿人距今约有115万年左右。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开始置县,以《周礼》玉之美者为蓝,县出美玉,故名蓝田。两千余年来,历代县名时有更易,秦孝公设芷阳,汉有灞陵、南陵,北魏设杜县,北周改县为郡,原辖地分玉山、白鹿二县,武帝建德二年(573),又将玉山、白鹿并为蓝田县;武德三年(620)改白鹿为宁民县;贞观元年(627)并玉山、宁民为蓝田县。汉、魏、晋、唐隶属京兆,五代宋金时有沿革,元属奉元路,明、清均属西安府,民国初年归关中道。1949年5月23日解放。解放后隶属五易:1950年属渭南专署管辖;1956年归省人民委员会直辖;1959年划归西安市;1961年重归渭南专署;1983年改为西安郊县。1989年底,全县辖29个乡(镇),519个行政村,2477个村民小组。中共蓝田县委员会和蓝田县人民政府设在蓝关镇。全县总人口576429人,其中农业人口535573人,占总人口的92.91%,非农业人口40856人,占总人口的7.09%,除汉族外,还有蒙、回、藏、壮、维吾尔等民族241人。 自然和人文方面的有利条件,造就了蓝田历史上一批名人。据县志记载:“吾国文化始西北,而哲学始伏羲,环宇记帝母居华胥之渚,娠帝华胥,在蓝田境,则帝亦蓝田产也。”有关黄帝梦游“华胥之国”的传说,世代相传。唐代宫廷名画家韩干,以画马著名,有传世遗作。北宋神宗年间,蓝田三里镇乡的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四兄弟均曾在朝廷任要职,他们的《吕氏乡约》提出了民间自治主张,吕大临的《古器物图录》是陕西省第一部重要的金石文献。清末民初的著名理学家牛兆濂,名驰三秦。民国期间的地质学家赵国宾,全力苦心于地质学的研究和著述,撰写了40多种地质研究的专著。 蓝田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历史上有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将领刘宗敏;清宣统三年蓝田“哥老会”首领余成龙率众反清起义,占据县城;1915年蓝田农民掀起交农器运动。在民主革命时期,蓝田东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1930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蓝桥暴动,消灭刘汉三营;1935年红二十五军到达蓝田葛牌镇,建立了葛牌区苏维埃政府。1935~1946年,红二十五军和红七十四师曾先后在蓝田建立革命根据地。国民党疯狂推行“烧光、抢光、赶光”的“三光”政策,东山一带民房被烧,一片凄惨。蓝田人民不屈不挠,英勇牺牲,杨珊、胡达明、杨天智、白耀亭、魏志贤等革命先烈的鲜血洒遍蓝田大地。80年代初,年仅18岁的马楼乡信用社女职工李凤莲,为保护国家财产与歹徒殊死搏斗,用生命保住了人民的金钥匙,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三八”红旗手,全国金融战线一面红旗。 耕作业是蓝田的主要经济门类,建国前生产力水平很低,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只有7.34万吨,且贫富悬殊,广大贫苦农民不得温饱,与此相关的国民党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文化落后,1948年不识字人数占全县总人口80%。解放前仅有几家个体手工业者,经济十分落后。解放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效果显著。50年代中期,顺利地完成了城乡社会主义改造,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 1963年开始进行社教运动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都严重地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全县经济建设长期徘徊不前,人民温饱问题未能解决。[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