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食、衣、住、行
一、饮食
本县粮食以小麦、玉米为主,兼有红薯、高粱、谷子、豆类;蔬菜有白菜、萝卜、葱蒜、辣子、茄子、菠菜、豆角等。肉食以猪肉为主,也有羊、鸡、鱼等。城镇和大部乡村用自来水,也有少数村户用压水井和用辘辘绞水的土井。烧水做饭多用柴、煤。
食忉种类:主要吃面条、蒸馍、稀饭。花样繁多,面类有宽面、窄面、旗花面、挂面、扯面、削面、棍棍面等。由于佐料与吃法不同又分为臊子面、浇汤面(俗称涎水面)、蒜拌面、油泼面、浆水面、绿菜面、玉面饸饹等。过去一般擀面条,现在有了压面机,逢年过节、待客、农忙人们多去压面。
馍类有蒸馍、烙馍、油花馍、包子、馍、礼馍、菜合合、煎饼、玉面发糕等。云云馍和干馍则是本县的特产。
吃菜方面,过去不讲究。有“宁吃辣子不吃菜”的说法。吃面条时,用铁勺炒一点葱花、蒜苗(俗称揽锅菜)就行了。待客一般是炒豆腐、白菜、豆角之类。现在普遍已不食粗粮,饭菜花样增多。逢年过节,食物更为丰富。
兴平人喜食酸、咸、辣,口味偏重。有端起饭碗串门子和“吃饭不坐蹲起来”的习俗。一般家庭都是一日三餐,早晨稀饭、蒸馍,中午面条,晚饭俗称“喝汤”。建国前,农村多吃杂粮,喝子、吃玉面馍,也有糠菜度日的。建国后,农业生产大发展,人民生活好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已达温饱水平。
二、服饰
民国时期,除少数富人和商人穿“洋布”、绸缎外,劳动人民大都穿自织的土布。农村妇女一般都会织布纺线,纺线车子、缠线拐子、织布机子,乃是家庭常备之物。有的自织自穿,有的纺织卖布。
衣服颜色单一,男人冬季多穿黑色衣服,夏季穿白色衣服。无论单衣棉袄,多为“对门襟”,上面有用布缠结的疙瘩纽子。冬天有系腰带的习惯,有“三夹不如一棉,三棉不如一缠”的说法。裤子多为上腰、大裆、宽裤腿,俗称“两桶水”。有一种棉套裤,只有两条裤腿,上面钉有两条带子,编在腰里。妇女衣服颜色也较单调。年轻人多为红绿色,衣服多为大襟袄,从左边扣纽子,俗称“滚身”。镶有边子,如红袄绿边子等。城镇中男穿西服、中山服,女穿短衫、罗裙、旗袍、高跟鞋等。
建国前,男人多穿粗布圆口鞋,冬天穿白布袜子。年轻妇女穿绣花鞋;老年妇女则穿尖尖鞋;小孩还有穿猫头鞋的。
农村男人多剃成光头,冬天搂上白手巾,结一般打在后边,也有留“短刷刷”的。帽子有瓢瓢帽(商人戴的为尖顶,农民戴的为平顶),“火车头”帽。读书人在外边干事者穿长袍、戴礼帽。姑娘留一条长辫子,已结婚就在脑后留圆形发髻。名曰:“上头”。俗称“泡泡”。富家女人头上佩戴金银首饰,有簪子(俗称豆豆针)、钗等。穷家妇女以铜质环钗代替。上了年纪的妇女,头上戴一顶黑帽子,顶上别一簪子,胸前挂三絮子。
建国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机械织布逐渐取代土织布。布料颜色、种类与日俱繁。卡叽、毕叽、华达呢、呢绒深受欢迎。70年代起,又时兴化学纤维织品,如涤良、涤卡、涤纶、涤丝、腈纶、中长纤维、锦纶华达呢等,坚固耐用,美观大方。1954年10月,国家开始对棉布实行计划供应,每人每年发给布票17尺,絮棉一份(8两)。到1984年1月,取消了民用定量布票,自由购买。
建国初,服装式样变化不大,以中山装、列宁服为新颖。“文革”期间,若穿款式新颖、色彩鲜艳的服装,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因之,男女服装千人一色,万人一式。青年人以穿草绿色红卫服,戴军帽为时髦。80年代以来,服装款式优美,式样增多。农村青年人服饰已和城镇青年接近。男式有青年服、夹克式、军干服、运动服等,裤子有直筒裤、牛仔裤、喇叭裤、老板裤、窄腿裤。穿西服者日渐增多,女式有春秋衫、两用衫、运动服、拉链衫、各式大衣、毛衣、裙子等都已常见,戴手表的人已很普遍。
三、居住
农村街道多为东西走向,房屋相连无隙,大门面向街道。各村街道长短、宽窄、条数均不同。
多数人家房屋布局为:前面大房(俗称安间房),中间是厢房(俗称厦子房),单面厢房一般坐东向西。庄基宽的有盖对面厢房,还有后面再盖一座安间房的,合称四页平。一般家庭厢房与后院之间安有后门。后院多用于堆放柴草,饲养猪、羊、鸡等,并设有厕所,俗称“茅子”。
大房或厦子房里多住的是老人,厢房里则住晚辈。灶房有的安置在大房下,也有的安置在厢房里或另外盖一间简易灶房。农村人普遍睡热炕。炕是用土坯(胡基)或砖砌成的。上面铺席,下有孔道跟烟筒相连,可以烧柴火取暖。和锅灶相连的,俗称烧炕。房中摆设,过去多为大板柜、银柜、箱子,现在有的已换成大立柜、小立柜、圆桌、方桌、写字台等。近来年,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盖二层楼房的人家日渐增多。也有盖一层平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