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长武县民间丧葬习俗与社会习惯(2)
2011-11-15 13:10:49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妣(女)字上加“显”字、男字上加“孝”字,把写成“王”的字样分别加一竖一点,成为“神主”二字,名曰“通神点主”。对先祖封神立牌位,意在追源思本,永志不忘,香火不断。
    解放后,封建迷信色彩日趋淡薄,丧葬习俗大为更新,礼仪从简,招待从优。人死后三几天即行安葬。阴阳、醮师等神职人员被禁止、取缔,一般不勘舆地,不做道场。农业合作化以后,平毁旧坟,规划公墓。坟丘依自然地形排列,不论户族、辈分。“文化大革命”中,阴阳术士暗地“走二宅”。至80年代,阴阳又公开看风水穴地。安葬多在公墓,无选择余地,主家仅为“消灾免难”、“了却心事”而已。机关单位公职人员或有影响的劳模人员逝世,发布讣告,举行追悼会,丧事多从乡俗办理。农村和城镇居民的丧事,礼仪旧俗逐渐革除。由主奠到次日清晨安葬,请鼓乐班子,行三献礼,读悼词、祭文。参加祭奠者送献礼(馍)、花圈、抬蜡、挽联、牌匾、孝帐等。灵堂设置遗像,供各式献饭。孝子戴孝帽、穿孝服、缦白鞋。亲友戴黑纱、黑袖套、白纸花。招待依家庭情况而定。早晨血条汤,中午开席肉菜齐备,烧黄二酒。筵席丰盛,甚至大操大办。晚上行礼后放映电影,以谢亲邻。次日送埋前,汤菜、蒸馍齐上,谓之“风搅雪”。护送灵柩,除八抬轿以外,又盛行拖拉机,汽车送葬,浩浩荡荡,哀声鼓乐,情调凄凉。安葬后抱回灵牌在家供奉。“七斋”,周年,仍依旧俗,定期祭奠。并在坟地树碑,栽植松柏。三周年时送“灵牌”。此后,每逢过年、清明、十月一,子孙相率去墓地烧香化纸,哀悼祭祀。祖先遗象则放大装入镜框,悬挂于堂屋正中,以凭瞻仰纪念。
    长武民俗,忌“死”字。凡死者年老称殁,壮年称亡,少年称殇,幼儿称撂。50岁以上为老丧,70岁以上为“寿终正寝”,葬礼都较隆重。小口少亡或非正常死亡,多随即掩埋。未婚男女死亡不备棺材,钉“四堵墙”或草席卷裹。墓穴不打黑堂,衣不扣纽,俯卧掩埋。凡一户百日内死亡两人为重丧,灵柩不能出大门,必须破墙或从崖背吊出棺材埋葬。孕妇死亡,须剖腹取婴,并在墓穴倒入石灰、汽油等,引燃焚烧,以加速尸体腐化。青壮年死亡,还有“出殃”忌日,全家老小都得躲避,以免“凶鬼扑身”。诸如此类禁忌,农村年长者仍然恪守不误。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