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方言属北方官话中原官话秦陇片的一个地点方言,其主要特点有:
(一)凤翔境内的语音分两个系统,城关镇一带正好是两个系统混用,其主要区别是对切韵音系中知照两组及日纽逢合口三等字的读法:甲音系读 ,乙音系读 ;
(二)保留了尖音,但只有si-是典型的,tsi- ts'i- 发展演变成了 ,而 与 t t'二声母拼齐齿呼音值相同,这样,便形成了如下的语音现象:
积迹脊辑=低 焦=刁 前钱=田填 精=丁 秋 青清=听厅廷
(三)无 n 声母,普通话的n声母开齐合撮四呼皆拼,凤翔方言把普通话 n 声母与齐撮二呼相拼的字读作 声母,与开合二呼相拼的字读作 l 声母,这样,便形成了如下的语音现象:
拉辣=纳捺 la31 老=脑 lau52 兰=男南 塄=能 录鹿 lu31 路=怒lu44 摞=糯懦 luo44 龙隆=农脓 ;但是,“暖”读作 ,“嫩”读作 ,读1声母拼撮口呼;
(四)与普通话 an 组韵母相对应的有一个鼻化了的 组, 组共五个韵母:(甲系), 是完全鼻化, 是半鼻化;凤翔方言没有 in un yn,这四个韵母分别归于 () 里去了,例如:
盆=朋 金=经 尊遵=宗 准=肿 军 群=穷
(五)古汉语入声字主要分派到了凤翔方言的阴平调里,其次是阳平调里,例如:
“一七八不博福铁塔力六律喝”归阴平
“卓乏墨学泽席译硕轴”归阳平
(六)儿尾自成音节,例如:
侄儿 裤儿(裤子)
(七)重叠词较多,尤其是 A A 式名词,有时 A A 式名词也加儿尾或子尾,AA 式名词无论加儿(子)尾与否,都有小称作用,例如:
桌桌(小桌) 桩桩(小桩子,小木桩) 门门(小门)
(八)“□”(轻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普通话的“的”,例如:谁~|你~|大~|碎~(小的)|黄~|白~|好~|瞎~(坏的)
(九)“哩开” 是表示判断的语气词,用在肯定性的判断句末及疑问性的判断句末,例如:
啥~?|书~。|×不是书~。
凤翔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一)凤翔历史悠久,它是春秋时期先秦的国都所在地。迄至一九四一年凤翔专员公署迁往宝鸡,这两千多年中,它一直是陕西关中西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地理位置上看,它又处于西府的中心地区。基于上述原因,凤翔方言受到了西府各县方言的影响,因此,具备了西府方言的许多特点,特别是凤翔方言具备了西府两大主要方言区的特点:凤翔北乡话(甲音系)与扶风(大部分地区)、麟游及千阳的方言相似。南乡话(乙音系)与岐山、宝鸡、陇县(东南)、太白、眉县的方言相似,而凤翔城关话正好是甲乙两个音系的混用(但甲音系的人一般会说乙音系的话)。
(二)凤翔离古代的“五胡”区域较近,又是民族大融合时期的主要地区,因而,其语言中有一些兄弟民族的词汇。如“该他达” 中的“达”字,本为“爹”字,“爹”字在《广韵》中是“陟邪切” ,中古读如“达”、“羌人呼父也”。又凤翔人把遇事都抱无所谓态度的人叫“胡拉海”,这一词原出自蒙古语,是指土匪、强盗,凤翔人借用其词而意义转移了,还有“克梯麻擦” ,被凤翔人用来形容“很快”,这可能也是蒙古语借词。
(三)明清之际,凤翔商贸发达,晋、豫、川、苏等省商贾大量迁徙凤翔,使得凤翔方言中有了山西等地方言的一些特点。例如“后晌”(下午)、“恶水”(泔水)“捻弄”(修理、拾掇)“屎爬牛”(屎蜣螂)“大大”(伯母)、“暖鞋”(棉鞋)“玉麦”(玉米)“言传”(不~:不言语、不吱声)等。
凤翔方言的区划情况如下:
(一)狭义的凤翔方言即城关话,该区所属的乡镇有:城关、石家营、纸坊、尹家务(北)、南指挥(北)、郭店(北)及糜杆桥(南)。
(二)北乡话所属的乡镇有:唐村、柳林、董家河、范家寨、汉封(南)、糜杆桥(北)及姚家沟(南)。
(三)南乡话所属的乡镇有:田家庄、陈村、长青、尹家务(南)、南指挥(南)、郭店(南)及糜杆桥(部分)。
(四)东乡话所属的乡镇有:横水、彪角、虢王,该区与南乡话的主要区别是下列各字,南乡话读不送气音而东乡读送气音:棒(p')碟(t')锭(t')重(轻重)()、侄()坠()坐(ts')辙()彻()、澈()、蛋(鸡~)(t‘)地(t')、白(p')、箸()、楂(ts')、字(ts')等;又虢王、彪角称“咱(们)”为“沓依”t‘a24i(轻声),读“立”为 lei24,这又与县城不同。
(五)凤翔——客户话所属的乡镇有汉封、姚家沟、董家河的北部及五曲湾、涧渠之全部,这一区中,祖籍凤翔的说凤翔话(北乡话),客户人一般都保留老家方言,由于客户话并不形成一个统一的语音系统,所以不作具体的记录。
两点说明:
(一)东乡话基本上是岐山话,它完全可划归岐山方言区。因为它从地理位置上离岐山较近,语音上又与岐山方言基本相同。
(二)郭店南面及彪角、虢王两乡镇的语音中,V声母所属的字极少(而北乡话V声母字极多,城关次之,也就是说,V声母在凤翔由北向南渐次少用) 声母所属的字也比城关少,如:恶、蛾、俄、讹、饿等字读 uo(城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