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焰火
本县自古有放焰火之风习。民国二十三年(1934)正月十六日,虢镇南堡举办“全架花”焰火会,热闹非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年元宵节之夜,村村户户放小型焰火。有些村庄在庙会期举办大型焰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焰火的品种不断增加,色彩更加绚丽多姿,赤、橙、黄、绿、青、蓝、紫俱全。式样有花状、星状、垂柳状,还有古典戏曲人物以及能够表达简单故事情节的《月中旅行》、《全家乐》、《大地开花》、《天女散花》、《金盘托月》、《连升三级》、《十二莲灯》等。1967年11月,县革委会在体育场放半架花。1983年元宵节,县文化局在体育场举办小型焰火会,同时,虢镇西堡村放半架花。3月2日,水莲寨在本村放全架花助兴,均为本县焰火活动之最。
第五节 锣鼓
本县民间鼓乐逢年过节、集会庆典,各村都有敲锣打鼓习惯,锣鼓娱乐无固定组织,但风格比较一致。主要以大鼓、大铙、马锣等乐器配置而成,乐声粗犷雄壮。一般不讲究锣、鼓、铙固定数目和音量平衡,按传统鼓点敲打取乐。另有一种是以一面鼓、两副大铙和一面大马锣为一组,各种声音音量较平衡,由这样的一组、几组、十余组乃至百余组组成乐队,人数可达数百人,阵容浩大,气势磅礴,敲打起来,声势惊天动地,令人振奋。
本县锣鼓历史悠久,在千百年流传和演奏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什样锦、长兴鼓、一串铃、德行鼓、跪鼓、转鼓、干鼓、三钟鼓等许多精彩曲目。香泉乡水柏村的“德行鼓”又称“刁鼓”,是为当地民间舞蹈伴奏的一种鼓乐,形式与五十年代出土的汉代“建鼓舞”颇为相似。1984年陕西省民间舞蹈征集办公室对此鼓乐和舞蹈录了音像。
本县较有影响的鼓乐是“三槌鼓”,原为新春佳节或盛大集会用来表示庆贺的一种鼓乐,以节奏沉稳,气势浩大而著称于方圆数县。4人为一组,即一面直径65厘米的大鼓,配两副大铙和一面直径24厘米的马锣,流动演奏。其人数、组数常以需要而调整变动,多时可达百余组400余人。人数较多时设1至2名指挥,手执红旗或吹口哨,以统一节奏和前进速度。六十年代以前,演奏者全为男性,头扎白毛巾,上着白色对襟褂子,下穿黑裤子,腰扎黑色或蓝色大腰带,腰带上吊一眼镜盒,每人戴老式下腿眼镜1副。近年来。鼓乐队中出现专司马锣的女性,服装也变为运动衣。百面锣、百面鼓、统一服饰、统一动作,鼓手挥动鼓槌,几百个鼓槌上的红缨在空中一齐舞动,鼓声震天动地,场面如火如荼,十分壮观。
1959年,天王和磻溪百面锣鼓去西安参加建国十周年庆祝活动,以后曾多次应邀赴宝鸡市演奏,受到各界人士高度赞赏。
上一页
[1] [2] [3]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