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观念改变催生出菜市场
传统的宴席制在辛亥革命后也出现了改良的趋势。
中国人的很多人情是吃出来的,传统的宴席方式是共享一席的聚餐制,遇有喜庆节日,无不大宴宾朋,而一个圆台面则最能体现民族心理的深层底蕴。但在西方,流行的则是分食制和自助餐,这种饮食方式,卫生节俭是一个方面,同时也是为了社交的需要。比如自助餐很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要求。
民国建立后,由于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以及自助餐这种饮食方式的传入,中国知识界兴起了改良宴会之风。大家参照中西宴会的规格,组成中西合璧的宴席,中国传统宴席方式的改变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仆人迎门、侍役拉座、设摆台、置餐具、插牙签、放餐巾乃至送沙滤水(也有以茶代替的)等一系列西方饮食礼仪,也开始普见于中式菜肴的饮食场所了。
社会饮食观念开始偏离农业社会崇俭恶奢的模式。过去以菜蔬为常食之品,鱼肉则唯阴历初二、初八、十六和廿三食之的传统荤素调节习惯,在上海被率先打破,许多人家无荤不食,倡购时鲜的风气也不再被视为奢侈。
这样的观念改变,带来了菜市场的出现。在上海,1892年出现了第一个现代性综合类室内菜市场——“虹口三角地菜场”。到了民国建立后,菜场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到抗日战争之前,上海已有菜市场49处了。
民居开始西化,有轨电车上路
辛亥以来的百年,中国民居的西化和近代化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局部装修、平面布局到造型结构、材料设施逐渐模仿西洋建筑的过程。
在北京,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的新态势,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玻璃窗代替菱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拱券点缀一下。以后,不少四合院房屋布置进一步模仿西式格局,比如把厨房、锅炉房、配餐室、餐厅布置在一起,内有地板、护墙板、水汀、吊灯,设备则有抽水马桶、电话等。如此,既保存四合院的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的优点,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而在上海,石库门建筑在辛亥革命后盛行。20世纪20年代,石库门占据了当时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石库门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坡屋顶常带有老虎窗,红砖外墙,弄口有中国传统式牌楼,外墙采用西洋建筑的雕花刻图,二楼有出挑的阳台,总体布局采用了欧洲联排式风格。
和民居近代化一起出现的,还有交通的近代化。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运,这可以说是上海最早的轨道交通。这条从静安寺始发至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的有轨电车线路虽然只有6.04公里,但它书写了上海城市交通的传奇。同年5月6日,法租界第一条有轨电车2路电车也正式运营,起始站是十六铺,同年7月延伸至徐家汇,全长8.5公里。
到了辛亥革命前夕,法商有轨电车已行驶于华界老西门至斜桥等地段,并企图自十六铺扩展到华界外马路董家渡一带,被中国当局拒绝。1913年2月,上海华商电车公司成立,着手电车工程的筹建,同年8月11日,华商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起点站是小东门,终点站为高昌庙,全长4.97公里。
旗袍式样不断变化
作为中国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在衣食住行方面都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而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非改良旗袍莫属。
旗袍式样的变化经过千家万手,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革。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
在具体式样上,西方服饰对旗袍影响最大。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在保存至今的上海旧月份牌上,旗袍美女们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形象呼之欲出。同时,旗袍也变得越发精致和华美,滚边、钮扣也别具一格,而且大抵由手工制作。旗袍的腰身也越做越窄,完全贴身,将全身的曲线充分显露于外,青布旗袍最为当时上海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胫而走,全国仿效,几乎成为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