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博山炉 通高23.6,炉口径11.2,底座径18.6厘米,重1公斤。炉盖呈博山形,峰峦重叠,山麓有云气状镂孔。
口,半球形腹。上腹平素,下腹柱周饰柿叶纹,编织纹衬地,其外饰一圈凸带。柱腰有竹节形凸棱,喇叭状底座,座面饰瑞草纹,衬以编织纹。底座下有榫,与底盘相套接。底盘平沿,浅腹,盘壁外撇,平底,光素无纹饰。
7
斗 通高14.5、腹深6.5、口径19.5厘米,重2.15公斤。侈口,三蹄足,长柄。柄端作兽头形。底外有烟炱。
《广韵》云:“
,温器也,三足有柄。”《博古图》云:“盉不梁而把曰
斗。”
斗亦称刁斗。《史记·李将军列传》:“不击刁斗以自卫。”集解引孟康曰:“刁斗,以铜作
,昼炊饮食,夜击持行。”据上所述,知
斗初名为
,为调温饮食之炊器,后因用于军中而成为“昼炊夜击”两用之器。
8 巍率善氐佰长铜印 正方形,驼纽。边长2.2、通纽高2.5厘米。驼呈蹲卧状,腹下有穿孔。孔内套以梯形活动纽环。印面阴刻篆书“巍率善氐佰长”六字。
巍,指曹魏。《说文》无魏字,有巍字,云:“从嵬,委声。”段注:“按本无二字,后人省山作魏,分别其音与义,不古之甚。”率之义为遵循,善之义为良好。率善犹言从良、归顺。此印是曹魏朝廷颁发给归附于它的氐人下级头目(佰长)的官印。公元219年,曹操以武力征服了住在武都地区的氐、叟部落。其后魏益州刺史杨阜治武都郡时,曾“前后徒民、氐使居京兆、扶风、天水界者万余户”(《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此印1978年出土于蒲村乡南庄村东古墓中。此地恰好在汉魏右扶风辖境之内,与《杨阜传》所载符合。
9 延昌三年佛像 此像为半浮雕单身坐像,桃叶形身光,束腰须弥座,下设四足床架。通高11.3、像高3.5、床架高2.5厘米,重60克。佛像馒头状高肉髻,面部方圆,双眉弯如新月,两眼微合向下俯视,下颌近方,两肩窄瘦。双手作禅定印,身着圆领敷搭双肩的袈裟,内着僧祗支。衣纹为阴刻直线纹,结跏趺坐于底座上。衣裙自然下垂于胸前。身后阴刻圆形项光和身光,其外饰火焰纹。床足上阴刻铭文存13字:“延昌三年五月十八日张己为合”(以下残佚)。延昌为北魏宣武帝年号。
10 隋开皇三年观音菩萨像 单身立像。舟形背屏式身光,覆盆式底座,下设四足床架。通高18.1、像高7.2、床高4.8厘米,重450克。观音头戴花蔓冠,面庞清癯,细眉高鼻,下颌近方,双目微启。宝缯垂于肩,上身裸露,帔巾垂于体侧,下着短裙,褶纹流畅。跣足立于底座上。作施无畏印。首后项光为圆形光圈,其内饰莲花瓣。身光饰流动的火焰纹。边框隆起。床足上阴刻铭文27字:“开皇三年七月廿七日佛弟子阎超贵为七世父母造观世音像一区。”
11 唐大中二年铜碗 高6、口径8、腹深5.8厘米,重600克。侈口,方唇,上腹较直,下腹呈弧形。圈足。口沿下以弦纹四道分腹外壁为上中下三区,每区均有纤细的錾刻花纹,极其精致。上区分五段,每段各刻同式腾空回首龙一条,龙身周围布满豆状云气纹。中区亦分五段:其一前景似塔,两侧各插一面旗子,后景若牌坊状。其场面似为古刹。其三前置翠松一棵,枝干蜿蜒如龙蛇。其四为繁花盛开的桃枝。其二、其五为人物。前者似武士,凭几而斜卧。后者象文官,亦凭几斜卧,目对书箱,其上空有日月二字,分列东西。下区刻一周海浪蔓草纹。外底阴刻正楷“大中二年”四字。碗以铜制,又加精雕细刻,当为贵宦或宫廷之用物。
12 扶风务印 铜质。正方形,边长5.5厘米。橛钮。钮高4.4、下宽3.2、上宽2.6、下厚1.1、上厚0.8厘米。印面阴刻八思巴文“扶风务之印”。印背右方阴刻汉文“扶风务印”,左方两行,分别阴刻“中书礼部造”、“至元四年十月日”。
据照那斯图考证:“八思巴字在官印上的应用,在至元六年(1269)就开始了”(《八思巴字官印辑存》,《文物资料丛刊》第一辑)。则此印当为后至元四年(1338)所造。
务是收税机关。宋时有榷货务、市易务等。元袭宋制,在各地普遍设务,征收课税。此印是元末扶风县收税机关使用过的一颗钤记。1974年出土于益店镇宋村小学房基。疑元时此地曾归扶风县所辖。
13 狮纽带盖宣德炉 通高15.7、口径14.4、腹深1.9厘米,重2.2公斤。有盖。三矮足。炉身直颈,圆口唇。口上有两立耳。折肩,折腹。腹围呈六瓣莲花形。下腹急收,底近平。其下为三扁体矮足。盖顶隆起上有狮纽。狮作蹲卧状,咧嘴獠牙。狮颈有卷握状鬃毛,狮尾作六股上翘,显得异常凶猛。盖顶有三组祥云形镂孔,用以透烟。外底铸阳文“大明宣德年制”六字。
此炉1980年拣自蔡家坡废品收购站,为岐博所藏宣德炉中之形制特异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