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上镇是吴堡红色政权创建和活动的主要村镇。一九二七年九月,薛尚英(岔上镇人,1926年入党,1935年背叛革命,40年被人民政府处决)根据绥德党组织的指示,利用其父在岔上开设的“和合兴”杂货铺作掩护,开始恢复党的活动。一九二八年夏天,薛尚英根据陕北特委的指示精神,在岔上成立了中共吴堡县委,薛尚英任县委书记。冬季薛尚英联络樊俊(吴堡岔上镇樊家圪坨村人,1926年入党,1933年任中共吴堡区委书记,1935年叛变革命),在川口教书的张维培(上张家山村人,曾任宁夏、陕西省人民银行副行长)在岔上“和合兴”杂货铺组建中共岔上支部(当时属吴堡第二个党支部)。岔上支部成立后,积极开展活动,利用晚间将群众中流传的“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的歌谣书写在岔上至宋家川和佳县螅镇等交通要道的石壁上,以唤醒民众。
1929年6月,薛尚英和慕嘉绩(吴堡晓寺则村人,1927年入党,1931年被国民党杀害),丁茂义(吴堡岔上乡丁家圪坨村人,1926年入党,1934年任中共吴堡县委书记,1936年吴堡沦陷后自首,回家务农),张毅忱等发动和领导岔上及附近村庄的400多名群众,揭露和斗争了国民党县政府财政局局长等人在征收烟亩捐税时敲诈勒索,贪污受贿行为。
1934年春,岔上镇一带的红军在岔上镇遇集时将国民党驻岔上镇税丁贾鼎有抓走带到岔上后沟处决,鼓舞了群众的斗志。
岔上镇中共党组织建立后,有郭洪涛、马明方、张达志等人来岔上镇视察党的地下工作,传达陕北特委的指示。岔上党组织的发展,大大影响了周边的群众,党的组织不断扩大,为吴堡北区开展武装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
岔上在发展,明天更美好
农村进一步深化改革,岔上镇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基础实施建设力度的加大,群众的生产条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佳吴公路从岔上镇通过,镇东沟口新修了一座公路大桥,改变了昔日涝期交通受阻状况,南北车辆日夜川流不息。岔上以西通沟公路至上张家山乡与吴米公路相接。岔上镇南北两座大山开通了拖拉机路,群众山上种地更加方便。公路两侧新修了两排门面房,个体工商户开门市搞各种营销活动。山上修起了水池,解决了机关村民饮用水的困难。村镇家户都有电灯、电话、手机、电视等各种电器,不少户有汽车、摩托车、三轮车、拖拉机等交通运输工具。山上遍地枣林,红枣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大大改善。乡政府机关由原来10孔窑办公,现在增加到30多间(孔),办公条件大大改善,党政领导班子全力以赴,带领群众加快农村建设步伐,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