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上镇是吴堡县的一个村镇,面积一平方公里,人口340多人。过去由于镇北的山形象一条龙,所以有人叫盘龙镇。本镇位于县城北41.2公里处的黄河畔上,北与佳县螅镇相邻,黄河对岸属山西省临县碛口镇管辖。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是吴堡北区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也是当时较繁荣的物资集散地。
优越的地理位置与集镇的发展
吴堡县北区的集镇原设在岔上以南2公里的川口村,清咸丰六年,黄河泛滥,洪水成灾,将原设在川口村的集镇全部冲毁。之后将集镇重新选址在岔上。岔上地理位置优越,一是位于黄河畔,水运交通方便,上至包头,下至潼关,木船运输川流不息。二是统汇川发源于绥德县东区,长20多公里,四条清水长流,统汇川从岔上注入黄河。左右有近百个村庄,自然形成了一条大通道。这些村庄的村民所需日用物资和需出售的农产品多数通过这条通道进行集市交易。
集镇由川口迁到岔上以后,周围村庄的富户也来这里买地建房,开设店铺,如一步焉、康家焉、川口等村的富户在这里就修了30多间窑房。山西临县、柳林,陕西绥德等地的一些人也来这里住户经商。民国时期,这里就有30多家门店,另有酿酒、蚕丝、织布织袜、棉花加工、铁业、木业、银匠、粉条、豆腐等10多家加工业。当地商人通过黄河船运,将山西碛口保德等地的炭、瓷器、服装及其日用品等运到岔上集市,主要销于吴堡、绥德、佳县等地周边群众,远乡群众用骡、马、驴、骆驼等牲口将粮食、食油、食盐、洋芋、棉花、粉条、挂面、红枣等土特产品运到岔上市场,主要销于山西临县、汾阳、陕西关中等地。码头上经常有10多只木船上下运送物资,岔上深沟大牲口运输络绎不绝,成为秦晋两岸物资交流的重要市场。
岔上镇农历逢九逢四为集会日。遇集这天,热闹非常,有吴堡近一半的乡村群众以及绥德、佳县、对岸山西黄河沿岸一带的周边群众约数千人来这里赶集会。集市上撑棚搭帐,叫卖声不断。有推销产品的,有购置物品的,有亲戚好友相聚的,有传递信息的,有相亲恋爱的,有倒买倒卖的,有耍手卖艺的,也有散心图热闹的。集市上摆摊设点卖粮食、棉花、油料、瓜果、蔬菜土特产品的,卖油、盐、瓷、炭、布匹、服装等日用品的,卖饼、馒、糕、水饺、炖肉、碗坨、面食、米汤等各种小吃的,也有镶牙、照像、理发、游医、卖艺、相面算卦等赚小钱的。畜牧市场牛、驴、骡、马,猪羊成群,交易频繁。整个集市一片繁荣景象。集会这天,各类产品赶天黑基本全出售完毕。
1940年新政府成立后,岔上镇的政权机构由民国时期的联保改为区,设区委、区公署。岔上为四区,下辖六个乡。一乡驻地岔上村,二乡驻地王家塌村,三乡驻地崖窑上村,四乡驻地山头村,五乡驻地薛张家山村,六乡驻地丁家畔村。
新政府成立到一九四九年建国前,正是处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岔上镇成为边区重要的物资中转站,从华北到延安一带的许多物资从山西碛口船运到岔上,用大牲口经绥德运往延安,供应边区部队。当时转运站由冯维新(吴堡冯家岔村人,曾任宁夏自治区皮毛公司、畜产公司、进出口公司经理)总负责。这个时期,岔上镇水陆码头更加繁荣,运输牲口日夜不停往于绥德、延安,返于岔上。
1949年至1956年由原第四区改为第三区,区委、区公所设在岔上镇,区辖7个乡。随着战争创伤的恢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岔上镇新设了一些事业单位,成立了供销社、卫生所、营业所、邮政所、粮站等,这样给区乡的事业发展增加了活力。文化事业也进一步发展。每逢五一、六一、十一等重要庆祝节日,全区各校上千名师生来岔上镇举行庆祝活动,开大会、赛歌曲、搞游行、呼口号表示对节日的庆祝。每逢春节,全区10多家乡村秧歌队来镇上演出,向机关干部、门店员工拜年,有时举行伞头秧歌竞唱,镇上人山人海,无比热闹。镇上每年还举办几次戏剧演出、放幻灯、放电影、蓝球比赛等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1956年至197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58年3月全县撤区并乡,岔上区撤销改为岔上乡,驻地岔上镇。1959年9月岔上乡改为岔上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驻地岔上镇。1958年12月吴堡县制撤销并入绥德县管辖,1961年8月恢复吴堡县制,岔上公社驻地仍为岔上镇。岔上镇在这一时期,由于土地由私有转变为集体化,个体工商户随之取缔,国有商贸企业迅速兴起,供销、粮食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岔上镇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行政事业单位又新增了法庭、派出所、林业站、兽医站、工商所、信用社、广播放大站、税务所、文化站以及综合厂等,各单位都新修了办公住宅。公路从县城修到岔上镇,每天有客货车通往,交通更加方便。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务人员的增加,来镇上办公私事务的人也越来越多,岔上镇集贸市场仍比较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