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镇吴山
吴山又名吴岳,亦名岳山,古为五镇之一,又称西镇。北依陇县,西傍赤沙、香泉,南接上王,东畔宝(鸡)平(凉)公路。山上有峰十七,以镇西峰、大贤峰、灵之峰、望辇峰、会仙峰为冠。有诗云:“碧殿红楼绮平空,镇安西土命神功。五峰高出擎仙掌,一山中水挂玉虹。春雨近时紫草遍,暖烟深处碧桃浓。圣朝表正吴山号,礼乐昭明万古崇。”《山海经》云:“吴山之峰,秀出云霄,山顶相捍,望之常有落势,其位西方,故曰西镇。”据《陇县续志》载,隋开皇十六年(596)正月,始在吴山建造庙宇。唐天宝八年(749),封吴山为“成德公”;至德间封为“天岳王”。后唐清泰二年(935)封为“灵应王”。元大德十一年(1307)封为“成德永靖王”。明洪武三年(1370),直称曰“西镇吴山之神”。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四月,钦颁宸翰额曰“五峰挺秀”。历代封建帝王登基,均遣官致祭。
吴山原有古典建筑颇多。山下有卸香亭、仰止亭、漱玉亭、啸月亭、望海亭、依云楼、珍珠娘娘庙等。山东五里处,有始建于开皇十六年(596)的吴岳庙,巍峨壮丽。庙前有铁铸旗杆一对,高约三丈,上悬铁吊牌两面,右书“万古英灵生北斗”;左书“五峰浩气镇西天”。
旗杆上各有铁斗一对,斗角悬铁马十六只,夜阑更深,风吹马动,响声沙沙。极其森严肃穆。庙内主殿供桌置斗大一香炉,饰二龙戏珠图案,铸有“大唐敬德监修”字样。吴岳庙历唐、宋、金、元,屡毁屡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降敕增修,轮廓一新。永乐二年(1404)又奉敕修葺。正统五年(1440),陇州知州张斡重修。除众多庙宇之外,吴山保留历代碑刻近百通,素有“小碑林”之称。其中有历代文人达官题咏及《吴山全景图》碑。山上庙前原立小碑一通,高三尺许,详记修庙经过,碑阴有“唐敬德监修吴山庙,听盐三石六斗七升”等语。“文化大革命”中,庙宇及碑刻毁之几尽,仅幸存明代建筑硬山五脊古庙两座。1980年以来,农民募捐钱物,新建简易庙宇三间。昔日“鸿蒙宝气”、“五峰挺秀”、“晴岩飞雨”之摩崖刻石,今依稀可辨。
我国名山自古以来就有岳与镇之分,岳是国之名山,镇乃一方主山。相传镇有安定一方之作用故被称之为镇。由于岳与镇都是历代帝王封禅祭祀圣地,因此在历史上地位很高,是国家礼制最高名山。五岳五镇源于汉晋,唐宋时形成了定制,流传至今,成为国家重要礼制制度之一,在我国影响很大。
吴山又名吴岳,自古就是五镇中之西镇,其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内,属于陇山支脉,系二亿年前岩浆侵入上升而形成。其山势巍峨,群峰排空,直逼云端。南北长约13公里,东西宽约9公里,最高海拔2096米。吴山虽有峰十七,但以镇西峰、会仙峰、大贤峰、灵应峰、望辇峰最为壮观。吴山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峨嵋之秀、青城之幽、黄山之奇,又加上其林海莽莽,面积多达334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5.7%,因此在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吴山是我国历史名山,曾有岳山、千山、吴岳之称,是吴帝后裔——太岳部族与吴回部族发祥之地,也是我国祭祀吴帝、黄帝最早的地方。周秦王朝发祥宝鸡,周秦帝王认为这是吴山保护之功,便将其封为西岳。当时天下只封东西二岳,由于周秦帝王的偏爱,在祭祀吴山的不少礼仪往往超过泰山,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西汉时曾有十一位皇帝二十三次来这里祭祀。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皇帝下诏建立西镇祠,十六年(公元596年)敕造吴山神庙,按礼制祭祀,并派专人管理。唐时又被加封为成德公、天岳王,后唐时被下诏加封为灵应王,宋、金时又被封为成德王,元时被封为成德永靖王,明封为西镇吴山之神,清时被封为吴岳大帝。公元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4月,康熙皇帝御笔为“吴山”,赐颁“五峰挺秀”,使其更加名扬天下。
吴山是一座瑰丽的文化艺术宝库,原有古典建筑很多。山东五庙处有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的西镇大庙,其呈三进院落,中轴对称格局,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勾心斗角,递次升高,错落有致,巍峨壮观。楼台亭阁近百间,门前铁旗杆三丈有余,铸凤雕龙,腾空欲起,一派帝宫气势。山下有御香亭、钦差大公馆、仰止亭、啸月亭、漱玉亭、望海亭、依云楼、珍珠楼等古建筑五十余处,又加上西镇大庙廊房内有历代祭祀咏吴山石碑达130余座,使这里成为陕西最大古建筑之一。
吴山既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景观,是我国著名的名胜景区之一。这些名胜古迹历经民初匪祸兵灾,特别“文革”浩劫的毁坏,所剩甚少,令人扼腕叹息。但是我们可以从留下的遗址遗物中,想象出它当年的辉煌,感觉出它当年的气势。现在吴山的旅游开发,已走入正规渠道,不少重点名胜正在修葺之中。我们有理由可以相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借这次中国五大镇山第四届文化旅游节的东风实行五镇联袂,加大开发力度,一定会使吴山重振威风,再现当年的辉煌。
吴山在宝鸡,处在秦岭和陇山的合围之中,位居群山之首,是中国五镇山中的西镇名山。又名“吴岳”,亦名“岳山”,山势巍峨,五峰挺秀。130多通石碑,记载着几千年来历代帝王将相祭祀礼拜的历史。这是因为它与一位非同一般的历史人物--吴太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传说远在禹夏之际,周太王古公亶父继承后稷、公刘的事业,由一个游牧民族发展为农业先进部落,率领部族从彬地即今天的旬邑、长武、彬县一带,循着漆水和沮水,翻越梁山,迁居到渭河北岸岐山之南的平原地带,安邦定国。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太伯为长子,仲雍为次子,季历为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灵利,相貌奇伟,很有王者风范。古公亶父从周人的长远发展着想,拟把王位传给三子季历,这是因为季历的妻子太妊是姜姓部落头人的女儿。联姻可以达到政治联合。政治联合对于具有雄心但又弱小的周人来说何其重要。深谋远虑的古公虽是如此打算,但又怕引起纠纷。按当时的授权规定,长子太伯顺理成章当继承王位。古公却要打破这个规距,显然是逆风而上,困难重重。这让他左右为难。太伯看见父王愁眉不展,善于洞察秋毫的他,很快就知道了父王的心事,当即和二弟仲雍相商后,就以给父王进山采药为由,奔到离岐山不远(100多公里)的吴山避居,作出非常明智的决定。季历在大哥ֻ二哥毅然出走的情况下,只好接受王位。后来,古公去世,太伯、仲雍奔丧,季历定要将王位还给太伯。而作为具有合法身份继承王位的吴太伯,这回把自己和三弟季历相比较,当是自愧不如,便不心生嫉恨,也不怨天忧人,自己不行就是不行,何必打肿脸充胖子。当即力断,回避退让,相偕二弟再回吴山。季历不愿委屈大哥,追到吴山执手恭让王位。太伯无奈,只好与二弟带着族人南迁,在江苏无锡一带建立了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