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是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在宋嘉掴诂七年(1062年),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藉“饮风池”,挖掘疏浚,扩池而成,引城西北角风凰泉水注入,种莲植柳,建亭修桥,筑楼成阁,并因地处城东取名东湖。东湖与闻名与世的杭州西湖南北遥望,皆因苏轼而名,人们称之为“姊妹湖”,有诗日:“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
园内建设
水域分布 凤凰泉水由西北东流折至而南。过县城东门外石桥南流进入西渠道。从湖西北角龙口吐出入内湖,经沧浪桥喷泻而下到外湖。曲流水乡、花圃,再从外湖西南角排出。又一条从西渠道向南直流,到凤尾桥泻出。两条流水汇合后入雍水河。
林木花卉 昔日以柳、荷、竹居多,杨、榆、槐亦有。今仍以柳、竹为主,兼有国槐、松柏、冬青,引进玉兰、樱花、雪松、枇杷、棕榈等。共栽植花木两万多株、百余种。
湖区建筑 喜雨亭、凌虚台、断桥亭、君子亭、小娇亭、春风亭、鸳鸯亭、会景堂、来雨轩、一览亭、洗砚亭、望苏亭、古饮凤池门、水光潋滟门、牌坊、断桥、鸳鸯桥、聚贤厅、空濛阁、苏公祠等。
牌坊。建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知府王江倡修。并书匾额曰:“东湖静影。”
喜雨亭。原建在旧府衙东北隅,宋苏轼到凤翔时创建,自为记,早废。明朝迁修苏文忠公祠左侧,后毁。清光绪十四年(1888)知府熙年重修,又毁。1955年,凤翔县人民政府重建。1985年,修葺彩绘一新,刻立《喜雨亭记》碑石。悬挂苏轼书体匾额。
凌虚台。原建在城内东北,与城墙接近。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太守陈希亮创建,苏轼为记。后人移筑其东关“三公祠”后,祠废而台址犹存。清光绪十四年(1888)知府熙年重修东湖与苏文忠公祠时,见祠之右侧,地势宽阔,遂筑凌虚台。台上修亭一间,以“适然”名。至此,台已见徙三修。1985年,凤翔县人民政府决定砌砖护台,筑亭彩绘。刻制《凌虚台记》、《凌虚台》诗和苏轼书体《凌虚台》石匾镶于台壁间。
会景堂。原名会景亭。原建在城外南溪,宋苏轼迁之稍西,名“招隐”,后废。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知府傅世炜重修时,改名会景堂。时代变迁,年久失修。1984年,经县人民政府同意整修一新。仍保持古朴典雅风格。
君子亭。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关西道张应福慕苏公文学政事,考究其往迹,湖有莲盈二、三亩,植竹万竿,翠盖红芳,摇金戛玉,岸渚交映。遂修亭子于湖中央,亭成名为“君子”。清乾隆十九年(1754)太守朱伟业,道光二十六年(1846)知府白维清均维修过。1978年,亭被龙卷风吹毁。1980年,县人民政府批准重建。亭基高敞,亭呈八角形,金顶飞椽,斗栱结构,造型独特。
宛在亭。宋苏轼创建。清乾隆十九年(1754)太守朱伟业《宛在亭说》载:“湖中旧有君子,宛在两亭”。“伊人宛在,秦诗也,秋水方盛,凤人触物生情,思情人君子欲得而见之也”。道光二十六年,知府白维清重修东湖碑石:“所谓宛在者,至今犹在水中央也”。光绪十年(1884)镇军张运馥重修,现无存。
春风亭。清光绪十二年(1886)知府蔡兆槐创建。取苏轼“惠过春风”之含意而命名。十四年知府熙年重修。1979年县人民政府整修。亭之屋顶南坡出一抱厦,体形组合富有变化,独具风格。
苏公祠。自宋苏文忠公签判凤翔,咏“八观诗”,以壮胜概,由是东湖之名益彰,后人敬仰,建祠于湖北畔。由宋迄今,废兴迭作。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知府张可受重修。陕西巡抚毕沅提联:
百顷汇泉源偕周鼓秦碑共数八观雄右辅
千秋留宦绩比颖川杭郡还应两地配西湖
清嘉庆十六年(1811)知府王骏猷、道光元年(1821)知府高翔麟、道光八年(1828)知府陈懋采、道光二十六年(1846)知府白维清均先后重修。碑载:“苏文忠公祠当建明朝”。迨至光绪十四年(1888),知府熙年谋诸凤、宝、岐绅商,共同出资,刻日饬匠,寻旧故址亟为经营,修正殿三间,内塑苏公像。中建“同笑山房”三间,前修“鸣琴精舍”三间,二门一间,大门一间,中悬“苏文忠公祠”横额一面,联一对:
红棹绿船舞澎湃
白莲翠竹依崔嵬
“文化大革命”前后拆毁,惟碑廓有明嘉靖初高僧义敏(性空上人)传刻之“牧牛图”及有关东湖重修之诗、记等部分镌石,为识者收藏。石刻梅、菊、竹、兰四帧,原为苏轼所画,置旧府判厅壁上。后人移置东湖苏公祠壁间,还有苏轼仿吴道子“刘海戏金蟾”画两幅,僧人拜佛求仙四幅,刻在两块石上,今存县博物馆。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