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景点介绍>>正文

凤翔东湖(饮凤池)(1)

2009-6-30 16:25:45  来源:凤翔县政府网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东湖,是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在宋嘉掴诂七年(1062年),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藉“饮风池”,挖掘疏浚,扩池而成,引城西北角风凰泉水注入,种莲植柳,建亭修桥,筑楼成阁,并因地处城东取名东湖。东湖与闻名与世的杭州西湖南北遥望,皆因苏轼而名,人们称之为“姊妹湖”,有诗日:“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

  东湖古称“饮凤池”,位于凤翔县城东南,是陕西历史悠久的风景区之一。相传周文王元年,瑞鸟凤凰飞鸣过雍,在此饮水,故取其名,凤翔县名也由此而来。
  东湖,是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在宋嘉掴诂七年(1062年),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藉“饮风池”,挖掘疏浚,扩池而成,引城西北角风凰泉水注入,种莲植柳,建亭修桥,筑楼成阁,并因地处城东取名东湖。东湖与闻名与世的杭州西湖南北遥望,皆因苏轼而名,人们称之为“姊妹湖”,有诗日:“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
  东湖距今已近千年历史,现占地近20万平方米,其中水面8万平方米,有亭、台、楼、阁、轩、树等明清式仿古建筑30多处。东湖景区内现有“凌虚眺远,岸柳飞雪、石璃吐甘,沧浪瀑布,凿桥观鱼、断桥叙文、喜雨怀苏,洗砚直谋,君子吊古,苏伺仰容”等三十多个景观。具有“布局完整,精巧雅致;特有风光,宋代风貌;北方风格,先秦风物”的鲜明特色和重要的历史,风景、文物、艺术、科学、旅游价值,堪称我国北方古典园林的优秀代表和西部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区。
  1990年被省政府首批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AA”级旅游区。
    史载:“商王文丁十二年(周文王元年)有凤集于岐山。”相传“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故称“饮凤池”。苏轼《东湖》诗云:“闻昔周道兴,翠凤栖孤岚。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次年,于政事之暇,倡导官民,相度地形,藉“古饮凤池”扩广疏浚。源引城西北凤凰泉流注入池。建亭修桥,种莲植柳,作游憩之所,改名东湖。水多则蓄之,以防涨溢。干旱则泄之,以润田畴。明嘉靖、万历和清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几经修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知府傅世炜开辟二湖,称外湖,原湖称内湖。全湖总面积14公顷。东至小城墙,南至外湖南岸外侧,西至明城墙,北至东关街道。建筑物增多,湖体扩大。湖内有建筑物十余处,玲珑别致,各具一格,结构殊绝,造型优美。点缀着古树奇石,古朴幽雅。
    清末,战乱频仍。东湖亭、台、轩、榭,倾圮殆半。溪流壅塞,残垣茅蓬,景象萧索。民国9年(1920)、12年(1923)虽曾维修,原貌未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十年代略加修整,始有起色。“文化大革命”中砸毁碑石,拆除建筑,砍伐古柳,破坏严重。
    1978年,县人民政府决定整修东湖。在省、市支持下,成立管理机构,编制工作人员,制订整修规划。1983年7月13日向全县颁布《关于加强东湖管理保护的通知》。1984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年底共投资41.7万多元,整修过门、桥梁、道路、亭、台及湖岸,栽花植树,开展服务活动。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对外正式开放,接待国内外游客。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