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新常态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法治思想总领下,执法自身的要求会愈来愈规范,广大群众对执法机关的期望值会愈来愈高,同时,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记者的大环境,也使得执法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公开会愈来愈透明。 针对这一现状,有不少警察感言,现在警察是弱势群体,警察不好当。我以为,在执法环境日益规范和内外界媒体的关注下,只要注意以下“三怕”,当一个合格的好警察也不难。 一怕业务不精惹人嫌。精通业务是一个民警立足单位的最根本的功夫,业务不精害死人的教训举不胜举。主要表现为“三不”:跑不了,出警逮贼跑不动;说不了,调解论理说不过;写不了,总结材料不会写。业务不精,领导恨铁不成钢,安排个事干不动,出个警,警情还没有处理,一句不当的话、一个无谓的动作,当事人就要反映他的问题,一个警情反而变成两个警情,弄得领导疲于应付;业务不精,同事不愿和其搭档,帮不上忙,使不上劲,一块干活都成了自己的事,还得处处操心照顾他;业务不精,自己也自知没趣羞愧难当,给事干不动,没事闲无聊,同事都忙唯独自己闲,无所事事,无动于衷,无所适从,独留落魄。 二怕服务群众不到位。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同时也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止一次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政法机关每年测评的“公众安全感”和“人民满意度”就是很好的指挥棒,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此来回应群众的新期待。万不敢大案破不了,小案看不上,巡逻没思路,调解不会弄,见了群众还爱理不理、趾高气扬、吹胡子瞪眼。为此,每一位警察都要常思忖“当下的自己”,往前索不过三代,都是农民,都穿布鞋,所以要常怀悯农之情,常念群众之苦,常感劳苦大众之不易。刑警,就要男儿本色,更好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另外还要把精力放在“涉案财物追缴发还”这个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上;片警,就要侠骨柔肠,积极组织巡逻防范,及时查处治安案件,善于化解矛盾纠纷;窗口民警,就要热情服务,一声问候,一杯热水,工作上千篇一律的重复,政策上不厌其烦地解释,为的是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三怕交友不慎误入歧途。作家柳青说过:人的一生最关键的往往就是几步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君不见,诸多已经身陷囹圄官员的忏悔中,说得最多都不外是交友不慎、利欲熏心。交同性朋友,纸醉金迷,觥筹交错,为物欲所困;交异性朋友,莺歌燕舞,卿卿我我,为情欲所扰,到头来都落得个“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交友是一门艺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知音难觅,狐朋狗友是酒肉朋友,有酒有肉就来,没酒没肉就走,只有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要懂得取舍,有舍才有得,去芜除杂,幽兰自香。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与各种违法犯罪社会阴暗面打交道较多,所以要保持高度警觉,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一杯清茶,挚友几人就可。要警钟常敲,警灯常明,警笛常响,做到近朱者不赤,近墨者不黑,常在河边走,也不会沾湿鞋。 实质上,以上“三怕”倒不是真正的害怕的“怕”,只是唯恐自己“业不精技不强”,唯恐服务群众不周到,唯恐交友有误,说穿了,正是有了这“三怕”,做到这“三怕”,我们的每位民警才会业务上积极学习,感情上努力向群众靠拢,交友上才会冷静而不忙乱,才会做到慎思、慎独,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的称号。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