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那一年,在美丽的石鼓山下,认识了王晓飞,片刻的寒暄,就读懂了彼此,然后又有了灵魂的牵挂和脉动。我知道,系结我们心灵的纽带,其实就是对秦岭的共同依恋。我的故乡也在秦岭脚下,而晓飞的家就在秦岭的腹地,可以说我们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年幼的时候,我最喜欢观看漂浮在秦岭山涧的白云,或者依傍着村头的槐树,了望着夜月一寸一寸从秦岭山头移上来。童年的秦岭,早已在我的脑海中变得非常抽象,现在阅读晓飞的散文,才似乎注入了清秋的溪水,浇灌着干燥的心田,激活了悠远的年轮。 这是晓飞的第二本书,他对第一本书的冠名是《云横秦岭》。“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那样的书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韩愈的悲伤,作为跨越一千多年之后的散文家,我不知晓飞是不是承袭了当初韩愈的感觉维度。现在晓飞要出版第二本散文集,又为书名征询我的意见,本来我想说,那就叫《雪拥蓝关》如何?可是蓝关古道虽然还是在秦岭山中,距离晓飞的家乡却偏离了好远,彼秦岭非此秦岭,是不是过于牵强附会了?其实,凡是古人留下的名言名句,都已经冲破了地域的束缚,成为精神的象征,或者成为对命运的倾诉和呐喊了。另外,晓飞的两本书都让我作序,为此我确实推辞再三,主要是担心感觉的麻木,对于文体、架构、意境,都很难谈出鲜活的东西。 无奈晓飞固执相邀,那我就尽力谈谈晓飞的变化吧! 据晓飞说,他的这一本书,编选的都是2008年之后的文章,如果先放下其他要素,单就人生的阅历来说,晓飞也理所当然地进入了成熟和多思的年纪。所以,晓飞更加追求思想的深邃,在秦岭亘古不变的静态中,寻找世俗的变更和迁移。在发现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中,呼唤着挚爱和温情。透过晓飞的文字,有时候甚至还读出了“疼痛感”,拨开抒情的一团雾,一片云,拨开生长在秦岭山坡上的花花草草,那些真切的疼痛和苦涩就隐藏在泥土深处。近来,有一句非常流行的热词叫“乡愁”,这原本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又何以在整个华人世界掀起巨大的共鸣呢?一时间,“记住乡愁”、“留住乡愁”、“保护乡愁”诸如此类的字眼,纷纷成为文学圈子和艺术圈子共同的追捧。在这里,我不想对“乡愁”做过多的解读,只想回到晓飞的文章上说,在晓飞的前一本书中,我就读出了乡愁的韵味,而这一本书的乡愁感,则更加深厚,更加浓烈。诚然,每个作家都会打下地域文化的印痕,在晓飞的笔下,秦岭也是他始终坚守的灵魂家园。先辈们在这里生存繁衍,又在这里入土安息,虽然晓飞的步履比先辈们走得远了些,但是心对心的承袭,心和心的交融,他仍然会时而噙满一腔泪水,讲述山坡和河流的今昔,让他的后人记住乡愁,让喜欢他的读者,共同品尝乡愁的滋味。晓飞的家乡,只是秦岭的一隅,由此,他更多地写到个人的记忆,缠绵着秦岭的风情,跳跃着如火的情感,面对祖先留下的根脉,他在寻找着生命的归属;面对喧嚣侵扰着静谧,他也想发出天籁的清音。或许,这只是无奈的叹息和拷问,总希望流逝的时光不染尘埃。 晓飞的散文,一直很讲究文字和句式的精雕细琢,这在当今充满浮华的文学氛围中,实在是非常难得的坚守。由于对语言苦心的营造,晓飞似乎并不追求数量的多少。在这本集子里,我还看到了晓飞视野的开拓,不但走出了那片山,那片塬,而且让想象的翅膀四处飞翔。从而就脱离了自我的羁绊,在广袤而又高远的空间,挖掘更加广泛的社会哲理和人生意义。阅读晓飞的散文新作,既可以读出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谦恭,又可以读出他对物欲横流的痛心和洁身自好。晓飞以前的文章,一直喜欢以古典的韵味表达自己的心灵向往,也许是年龄变化的因素,或者还有在生存过程中的磕磕碰碰,现在他的文章似乎自由放达了好多。 如今的晓飞,已经成为“城里人”,吸纳着多重文化的熏染,这让他与这个世界有了新的呼应和对接。但是我仍然希望他永远保持着秦岭般的质朴、博大和率真。大山和溪流曾经带给他内心的宁静,同样也磨炼了他的坚韧,这是生命之根基,这也是文学的资源!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