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春节,全家人喜庆地陪85岁老父亲吃他亲手做的甑糕。这份口福我们已经享受了近40年! 生活富裕的今天,吃甑糕很方便,一年四季,大街小巷都有。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想吃不易,只是做得少,童年的我却饱了口福,因为父亲做了几年甑糕。如今,每听到“甑糕、热甑糕”的叫卖声,闻到米枣相融的浓香味,吃着绵软、柔滑、香甜的甑糕,不由得想起父亲当年做甑糕。 那个年代,父亲决心做甑糕,是为生计。也不知什么信息启发他想到做甑糕。多年干部及工作的经历,父亲养成了做事果断的习惯,想法定了,马上行动。知天命之年的父亲便拜师学艺,为能尽快掌握做甑糕的方法,有时就吃住在师傅家里,边帮边学。当时的原料就这两样,不像现在可添加蚕豆、红豆、花生米、葡萄干等辅料。 做甑糕的主要程序——浆米、蒸枣、米枣分层入锅、烧锅。浆米要把握好水量和时间,枣不可蒸的过干,以保证米和枣的硬软度。那个时候包甑糕是用大的芦苇叶,选摘、洗煮、铺平、晾干。做甑糕和备竹叶,每个程序不可马虎,每个环节不可小视,否则甑糕的味道就欠佳。蒸甑糕通常是在晚上进行(分大火、中火和小火,约8小时),因为一般要赶在冬季6点、夏季5点起锅,就得从先一天下午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是很辛苦的,父亲大都亲力亲为。二姐是他的有力助手。 做出第一锅甑糕时,全家人都喜出望外。父亲高兴之余也没吃第一口,第一份是母亲与我吃的,母亲有病需要关照,而我最小,百姓痛幼儿嘛!当看到父亲认真品尝第一口甑糕后脸上露出喜悦的微笑,我们都深感苦尽甘来。这,倾注了他多少心血和艰辛!甑糕做得好不好,不能自家人定论吧!第一锅甑糕,父亲决定采取免费和优惠的方式销售。邀请左邻右舍品,送给亲朋好友尝,转本村优惠卖,走到哪里都少不了一句话:味道咋样、软硬、颜色、口感有啥问题要说呀!大家都一个回答:好吃,好吃!好不好,父亲自己最清楚,只要用心做就是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叫卖,父亲总结出一点规律:周末与传统节日做大锅(四层枣三层米),平时做小锅(三层枣两层米),本村与邻村轮换着卖,确保方圆村民时隔几日都能吃上,确保当天甑糕适时卖完,确保有充足的时间休息。 卖甑糕一般不上秤,因为这是个良心买卖,一铲是多少,一斤有几铲,分量全在手上。谁说少了再加点,不说也自然会添点,不信就上秤,上秤秤杆翘上天,顾客笑容挂满脸。父亲知道,做生意要讲诚信,宁让一人吃千遍,不让千人吃一遍。时间长了,大家都说,麻师傅做的甑糕,数量质量没得说,这是对父亲手艺最好的褒奖。父亲随身带秤,是为村民用麦子、玉米、黄豆等换取。周末或放假,因童趣所在,我都会随他同出,这种经历给我童年、少年烙上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1987年,父亲断断续续再做了一年甑糕就停业了,因为1986年国家黄河滩移民政策出台了,移民可以返乡。花甲年后,父亲带着儿孙们回到养育他久别的故土,专心务农。古来稀之年,父亲“辞别”农活,只在传统佳节坚持做,因为他放不下这份心爱的手艺。过了耄耋,仅春节时用自家饭锅为家人蒸些,儿女们吃过后走时再各自带点,是他老人家的一点心愿,甑糕谐音“晋高”,希望儿孙们生活蒸蒸日上,工作步步高升。 而今,我已不惑之年,回望那段难忘的记忆,回味那年代酸甜苦辣的生活,留给家人太多久远的感怀。每年临近春节,父亲便及早准备做甑糕,深感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盼望着下一个春节早早到来,全家人再共享86岁老父亲做的甑糕!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