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柳是一种极普通的树木,田边地头、村前屋后、沟塘河坝到处都长。虽普通,却大有“木秀于林”的独特风格。“一面荷花三面柳”成了济南大明湖的典型风景;扬州把柳作为市树,杨柳青、柳树湾等等都以柳作地名;“柳暗花明又一村”令多少“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墨客笔下生花,成就了以柳寄情的一篇篇传世美文、一幅幅意境无限的水墨画。 这些都是自然的造化,柳还有更高层次的人性魅力。在皖北乃至黄河两岸的广大农村,柳和人有一种特别的情结。人把柳作为家庭成员,和故去的人更是根连着肉,梢连着心,一脉相承不分离。老人一旦过世,儿孙们第一件事就是在族人带领下直奔大柳树。儿孙们跪在柳树下报告老人去世的消息,并请柳回家给老人尽孝。然后把大柳树伐了,树干做老人的棺材;又选擀面杖粗细的柳棍截约四十厘米为一段(过世老人有几个儿子几个儿媳就截几段),把白纸裁成四指宽的条,再把纸条剪成马尾状,螺旋式粘贴在柳棍上叫哀棍;再选一枝梢,上头挂一串用草纸剪的内方外圆的纸钱,再系一红布条叫永旗。在举行葬礼期间,儿子披麻戴孝双手捧着哀棍到舅舅门上报信,迎宾送客,祭奠亲人;长孙打着永旗跑在前头。这里的人们哀悼亲人,在万木丛林中选柳为伴约定成俗,柳扮演了另样的角色。 棺木入土后,哀棍就插在坟前,永旗插在坟头,永远地留在那里。哀棍和永旗还原了柳的本能,生根发芽。亲人躯体慢慢毫无保留地馈赠给柳了。柳的根,柳的干,柳的枝叶里似乎流淌着亲人的血脉。三五年,那哀棍、永旗就根深叶茂长成大树,为亲人坟墓遮风挡雨,形影不离地守护着远去的亲人。 柳的干沧桑敦实,柳的枝飘逸秀丽。清明时节,子孙们都要为故去先人的坟添上新土并祭祀。柳也从叶桠里吐出无限白絮,随着春风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那白絮像忠实的信使,传递了柳和祖先打开的问号与答案:人间何觅真善美?——质本洁来还洁去,树高千尺不忘根。 柳也神奇,无论春夏秋冬那哀棍、永旗插在坟前都能生根发芽。人也智慧,把柳的神奇化作吉祥。这岂不是柳的另一风景?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