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一阕小令,秋郊夕照,马致远涂抹了多少悲凉戚苦的意象,唯独留下一句“小桥流水人家”,给后人平添了烟花三月下江南的多情与冲动。 乌镇,水墨一样的画卷,静静铺在江南一隅。尤其当城市一天比一天繁华,人心一天比一天浮躁,怀一颗温软的心,在这样一个娴静的水乡走走,人,也带上了一点通透的灵性。 脚步轻轻,远远地,就见一抹一抹的黛色覆压在河道两岸。那是晾晒的缁衣吗?那是印染的黑布吗?寒冬时节,江南的女子,早就深藏在枕河的楼阁中描花拈绣,谁会去漂洗这若青若黛的染布呢? 跫音不响,等你走近细量,原是一叠一叠的黛瓦密密匝匝地覆盖在沿河矗立的木楼上。千年的古镇,瓦是乌色的,墙是乌色的,木板也浸润着乌色的岁月。乌镇,是宣纸上洇染的墨色,质朴,传统,而又韵味无穷。 漫步小镇,小巷幽深曲折,蜿蜒在朱门黛瓦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流落在纸片上的文字,平平仄仄,倏然变成一幢幢临河而建的水阁,高低起伏,廊腰缦回。乌镇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橹声飘然而过,住在西北以西的人,真该和着古人的诗篇,浅唱低吟一首《江南好》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登上斑驳的石桥,看着淙淙的流水,青石铺就的街道,有穿着蓝印花布的女子从桥上走过,青花瓷般,柔婉,蕴藉。这是个冬日的早晨,薄雾弥散,空气幽湿,没有雨巷,没有彳亍的油纸伞,戴望舒的诗,带给你的,是一声悠长的太息。郑愁予的春闱,也错过了季节。东风不来,怎可见三月的柳絮飘飞?怎能聆听达达的马蹄声在向晚的青石街道响起? 江南的诗情,安安静静,真的需要在春去春又来时慢慢苏醒。 乌镇的节奏,不疾不徐,沉浸在这深沉的黛色中,你不由得想起那个葬花的黛色女子。她眉若罥烟,眉尖含蹙,早慧又早逝,像一朵出岫的轻云,让你无法挽留那缥缈的香魂一缕。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生命的河流中,连李煜那样的帝王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一个转徙漂泊的女子,怎可奢望那不离不弃的相守呢? 造化弄人,但也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真情绻意。登上乌篷船,船家撑起竹篙,小船划开静静的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橹声欸乃,茅盾故居就在眼前。 茅盾,文学巨匠,而他的妻子,曾经缠足,不闻诗书。一段天壤之别的姻缘,两条不可相交的人生轨迹,茅盾和孔德沚,却相依相扶,相濡一生。原来,东风并不恶,欢情也不薄,只要山盟在,即使几年离索,锦书难托,也可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茅盾故居,坐北朝南,有茅盾的塑像。一尊是少年俊才的身像,目光炯炯,远视前方;一尊是成名的头像,双臂交叉,右手架一根袅袅烟卷,眉眼之间,满是锦绣华章。 乌镇,原来在古旧、清净中,也可演绎万事沧桑唯有爱是永远的神话。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本想躲一时尘埃,却又惹一世尘埃,走过了乌镇,也就走过了江南,高高的屋檐,灯光幽幽,那些渐行渐远的黑白回忆,是一场水墨之梦,慢慢模糊,又渐渐清晰。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