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蔡玉窑镇有一条不知名的老街,默默地存在几百年了。
深秋一个周末,慧玮、高峰和我一块去蔡玉窑看文友郑学良。
车子在已经被冷落了的商柞公路红岩寺到曹坪段上下颠簸,拐来拐去。两个多小时后到了文友家。他见到我们很激动,热情地招待大家。我们稍事休息后,争论着要去哪里转转。学良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咱这儿山大沟深,没啥好看的,镇里有条老街,去看看。”慧玮兴奋地高喊:“老才有品头,说不定还能弄出个文物来。”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从沙河村南行十多公里,就到了蔡玉窑。这里山高而陡,地势稍宽阔,公路边有一个村子,我们从东边一个小巷走进去,便是老街了。
街只有两米多宽,一辆卡车开过就挤满了。街面上铺着青石板,被磨得光亮光亮,可想街上曾经走过多少人呀!街两边的房子结构大致相同,门面没有土墙,全是用木板装的。做生意时,把门板全卸下来,就能摆摊子了。门板的上部到屋檐处也是用木板做的,上面还开有一两个窗子。走进一家农户,屋里高过人头二尺多是用木板绷的楼。问一位白胡子老人,他慢悠悠地说:“这儿当年可叫热闹了,南来北往的买卖人就住在楼上,现在做储藏室了。”
家家户户房连房,房子的前檐顶端都修有半人高的女儿墙,上面雕刻着美妙别致的图案。问街上一位中年妇女,她莞尔一笑,说:“那叫风火墙,你们城里人猜猜是做啥用的?”她很机敏地给出了一道题。我们胡乱猜着,她只轻轻地摇头,最后淡淡地说:“是用来挡风防火的,邻居有火灾,就能挡住。”当时的人真够聪明的,这种消防设施也够科学的了。
徜徉在老街上,没见几个人走动,只见猪、鸡、狗在漫步。几家门口主人在忙着剥包谷,用惊异的目光看我们。还有一家门口摆着几盆鲜花,鲜艳美丽着。问主人是不是卖哩?那位老人笑笑,说:“不卖,养着看哩。”可见这里的人们生活恬静闲适,快乐美好着。
街沿山势歪曲着,快走到街西头处,一家门口竖着一轮大石磨盘,上面还雕凿着花纹,下面相连着一米多长的石条,安静地卧着。石磨盘顶端光滑发亮。看了半天不知道是做啥用的?学良说是拴马桩,可没有拴绳的窟窿。台阶上还有一块石头被磨得光滑爽润,也不知当年做何用?叫来屋里的老大爷,他自豪地说:“这里过去住过富人,这是上马用的上马石。”我们在这老街上长见识了。老郝说:“那光滑的石头一定是大家闺秀坐着磨光的,说不定还有香香的余温呢。”可以想象,当年这条街上该有多么繁华啊。从南方到北方的马帮、商队经常在此歇脚,他们把多少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撒在一块块青石板上,随便触摸一下石板,说不定就能撞碎一段醉人的爱情故事呢。
如今,老街萧条了,富裕一点的人家大都搬到新街上了,还有一些留守的,他们也许是想把当年车水马龙的热闹非凡景象留守在记忆里,细细地感悟着昔日人们琐琐碎碎的生活细节。
走过老街,我心潮澎湃。这里没有古典豪华的建筑,也没有名胜古迹。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街。但那一星半点的文化气息激动着我的心,给人带来灵性。
编辑:秦人
|